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企业模式也要变,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几周之前的新闻,回头再看看,会有更多的理解。之所以隔段时间再写这件事,也是为了避风头,懂得自然懂。
微软旗下职场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在10月14日宣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旗下领英中国网站。这一消息之所以引起关注,因为领英是唯一一家获批在中国大陆提供社交服务的外资互联网公司,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领英高级副总裁Mohak Shroff在声明所提到的业务调整原因,即“日益挑战的运营环境与更大的合规要求”,也是引发外媒关注的核心要素。
不过,Shroff和领英中国总裁陆坚都先后强调,这只是对目前的战略进行调整,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推出一个全新的求职产品,专注于“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
简单的说,外资互联网公司要在中国运营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所以微软和领英决定对中国业务进行调整,结束这块可能存在风险的社交业务,专注开发和投入前景可靠的求职业务。显然,这一业务调整并不代表领英会就此退出中国市场。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其实并不惊讶,但颇有些感慨,毕竟自己当初关注了领英入华的全过程,也亲自采访过两位决策当事人。2014年2月,领英与中国两大本土VC巨头宽带资本和红杉资本成立合资公司,两大本土VC成为小股东,获得董事会席位;由合资公司推出简体中文版的领英网站,与领英英文全球平台对接。
领英以这样一种中外合资的方式,成功进入中国内地,在美国总部、中国伙伴以及本地管理团队之间实现了平衡,一度成为了美国互联网公司入华的新模版。正是看到了领英的成功模式,一年半之后,美国短租网站爱彼迎(Airbnb)也是携手宽带和红杉推出了中国业务。
那几年,美国互联网巨头对增长迅猛的中国市场充满着无限渴望。或许,没有人比Facebook的扎克伯格更加努力。他不仅研读中国治国经略,频频向中国示好,更多次来到中国讲座,在北京和西安上街跑步,营造自己“中国女婿”的人设。但是扎克伯格没有做到的事情,领英却做到了。
彼时,领英对中国市场的机遇憧憬满满。2014年,领英在全球约拥有2.8亿用户,而拥有1.4亿职场人士的中国,意味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逐步与世界接轨、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了职场社交和人才招募的需求,全球职场社交巨头领英则是中国高素质职场人才的首选平台。最直接的范例是,即便当时尚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领英的英文平台上也已聚集了400万中国大陆用户。
七年半时间过去了,如今领英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7.74亿,而中国用户也超过了5500万人,仅次于美国和印度,是当初刚刚入华时的十多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英中国已经实现了总部耕耘中国市场,连接中国职场人士和中国企业的既定目标。
在这一方面,领英中国的这种模式是美国社交媒体巨头中的唯一成功者,或许扎克伯格也羡慕不已。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进入那个遥远的城堡。当初没有实现,未来也不可能。
2016年,微软斥资260亿美元收购了领英。这是微软CEO纳德拉上位之后重要的一笔收购。实际上,微软在领英上市之前就曾经多次洽购。领英不仅可以补足微软最渴求的社交业务板块(即人际关系),更和微软发展企业市场的战略方向完全一致。
根据收购时的承诺,领英进入微软阵营之后保持着独立运营,而领英中国依然是直接与总部沟通,而不属于微软中国业务。这种“放手”也让领英得以继续保持增长活力。微软收购五年之后,领英全球用户翻了一倍,营收规模增长了近两倍。微软2021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显示,领英本财年营收突破了100亿美元的里程碑,同比增长了27%。而且,接近一半的增长都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
虽然专注职场社交的领英并不像Twitter那样时时成为新闻焦点,但领英实际上却是营收仅次于Facebook的美国第二大社交巨头,其营收规模更是Twitter和Snapchat的两倍多(基于两家公司2021财年营收预估)。中国人的老话“闷声大发财”,或许形容领英也非常恰当。值得一提的是,领英的营销解决方案(网站广告和信息流广告)在过去五年增长超过了五倍,已发展成为全球前三大B2B数字化广告平台。
那么,既然领英中国业务增长不错,那么微软和领英为什么还要放弃中国的社交业务呢?这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也很好理解。
虽然领英为了在中国市场运营作出了很多努力,但在中美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作为唯一一家在中国运营社交媒体的美国互联网公司,领英不得不时时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如果继续在中国运营社交业务,可能会在两个市场都面临负面影响。结束中文的领英社交网站,或许是微软和领英最现实的解决方案。
不过,结束中文社交网站,并不意味着领英会就此放弃中国市场。他们只是结束一个可能有麻烦的业务,专注于更有营收潜力的业务。实际上,这也不是领英中国第一次进行业务调整,他们此前就在试水之后曾结束了本地化业务赤兔。
领英还没有公布具体的中国市场发展战略,所以只能从他们当前的业务和营收进行合理推测,看看放弃社交业务之后,领英中国还能做什么?
不妨来看看领英的营收模式。他们的营收大体包括几大部分:1、面向个人用户的订阅服务,订阅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网站功能支持;2、面向企业用户和招聘猎头的服务产品,包括人才解决方案,学习与发展,营销解决方案,等等。在领英的营收来源中,企业用户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帮助企业和雇主招聘合适的人才,进行人才培训和发展服务,提供营销解决方案,这才是领英的主营业务。
换句话说,虽然领英表面上是一家拥有7.74亿用户的社交网站,但本质上是一家2B的企业人才与营销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服务客户与营收来源是网站上的5800万家企业用户。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有97%是领英服务的客户。
Shroff和陆坚在声明中提到了未来领英中国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在充分依托全球平台优势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更加专注地帮助用户连接职业机会,协助雇主找到理想的候选人。因此,我们决定对目前的战略进行调整,于今年内发布一系列全新的产品及服务。它将专注于提供‘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的发布与互动功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在疫情中为数不多能够继续保持增长的国家。互联网巨头微软更是绝无可能放弃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2020年微软总裁Brad Smith公布的数据显示,微软的中国营收占比只有2%,年营收只有20亿美元,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虽然未来不会再有社交网站,但领英中国依然还有5500万职场用户和36万家企业用户。和母公司微软一样,领英的本质是一家大数据公司,是一家帮助职场人提供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服务的职场服务平台。相比诸多望中国市场却无法进入,或是在中国市场无奈败走的其他美国互联网公司,领英中国业务已经算是美国互联网公司屈指可数的耕耘中国成功案例,而且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和盈利。
虽然领英还没有公布全新求职产品的发展规划,但目前的诸多业务其实并不会和社交功能绑定,因此也可以延续到未来的新求职平台。目前领英平台上的36万家企业用户,会是其数据资产。而大数据分析原本就是领英相对于其他求职网站的最大优势。
个人猜测,如果按照产品去社交化的要求,目前领英中国主要营收来源的人才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洞察业务应该也会得到保留,并延续到未来的求职平台。线上线下培训、“职场必修课”、“职场指南”、“软件开发”这些职场充电服务都会是未来中国职场最具增长空间的业务领域,而且并不涉及到社交分享和内容对接。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这些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左右的。作为企业管理层,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外界变化,以务实的态度,作出自己的业务调整。卸下可能带来隐患的社交内容业务,全力深耕人才招聘、数据分析以及职场培训这些更加稳妥和高营收值的业务方向,或许对领英中国来说,反而是一身轻松。对微软来说,更是如此。(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