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早在几个月前,很多人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两剂接种,现在加强针来了,为什么还要补充这一针,加强针能起什么作用,接种安全吗?
抗体逐月减少
疫苗保护力也降低
疫苗阻挡新冠病毒入侵细胞,主要靠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产生抗体,干扰病毒表面蛋白与人体细胞膜受体相互结合。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抗体水平先在几周内迅速升高,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研究显示,与此同时疫苗保护力也随之降低,感染新冠病毒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升高。
今年10月初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研究显示,接种BNT162b2新冠病毒疫苗6个月后抗体水平降低。参加该研究的4668人是一家大型医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者,他们在接种疫苗后每4周接受一次抗体水平测量,共测量6次。结果显示,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参与者的抗体水平在第4天至第30天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1]。
至于抗体水平降低是否代表疫苗保护力降低,《自然》(Nature)今年9月17日也曾撰文进行讨论。两位免疫学家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直接结合病毒的中和抗体下降较快,而记忆B细胞等仍可在人体再次暴露于病毒时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但也有专家认为,预防感染主要依靠中和抗体,接种疫苗和接触病毒的间隔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受感染,病情也越严重。比如,以色列2021年初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与近期接种的同样人群相比,前者在7月疫情爆发期间患重症的风险是后者的两倍。同样,以色列关于第三剂加强针的报道也指出,比起未接种第三剂的老年人,接种过的人感染几率更小,发展成重症的几率也更小[3],我们后面还会详细介绍这项研究。
文章还讨论到,除了直接保护接种者免于感染和进展为重症,接种加强针还能带来其他获益。比如接种加强针可以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减低他人被传染的概率。如果病毒流行广泛,也意味着产生危险变异毒株的风险更大。所以加强针可以从多方面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
对于国内的新冠灭活病毒疫苗,科兴公司克尔来福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种第二剂疫苗后中和抗体滴度升至49.1,而6个月后降到6.7,在血清阳性阈值之下。与其相似,接种两剂国药集团疫苗后第28天至3个月之间,中和抗体滴度明显下降35.8%~70.8%。
面对逐渐降低的抗体水平和疫苗保护力,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出新的措施强化疫情防控。
加强针增加抗体
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前面提到在以色列进行的研究显示,BNT162b2疫苗的保护作用随时间推移降低,以色列也因此从2021年7月30日开始推行加强针接种:如果距离第二剂接种超过五个月,并且年龄大于等于60岁,则开始接种第三剂疫苗。
一项研究收集了此后1个月的数据,对比超过一百万参与者的感染情况,并于10月7日将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发现,接种第三剂超过12天的人感染新冠病毒比例不及接种两剂者的十分之一,重症率接近其二十分之一。对比接种第三剂后4~6天的人,接种12天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降低了约五分之四[3]。
另一项10月29日发布于《柳叶刀》(Lancet)的研究聚焦于BNT162b2第三剂减少重症病例的作用[4]。研究纳入了115万接种第三剂的人群,并选用72万与其特征相近的未接种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接种第三剂的人中有29例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其中重症17例;而仅接种两剂疫苗者住院及重症例数分别为231例和157例。该研究总结,接种第三剂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在两剂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重症风险。
接种第三剂克尔来福疫苗的研究数据也于2021年7月上传至medRxiv[5]。研究纳入了540位年龄在18~59岁的参与者, 结果表明,当接种第二剂后6~8个月接种第三剂,14天后中和抗体滴度升高约20倍。
国药集团疫苗相关研究也支持第三剂的加强效果,但是尚未有同行评议的文章发表。
第三剂安全性与前两剂相似
最后我们来看看加强针的安全性,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和第二剂的安全性已经在接种人群中得到了验证,第三剂可能与之前相近。
2021年2月克尔来福疫苗第一剂与第二剂安全性相关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上 [6]。研究记录了144名成年人接受疫苗或安慰剂注射后的反应,各组参与者注射后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在各种不良反应中,疫苗组仅注射部位不适症状及注射部位疼痛两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其他不良反应都没有明显差异。
在第三剂接种研究中,注射克尔来福疫苗的540人在第三剂接种后28天内共发生了14起不良反应,与第一次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严重程度为1~2级,最常见的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研究人员分析认为,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与疫苗接种有关[5]。
总结来看,新冠病毒疫苗第三剂是安全有效的。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6个月左右接种第三剂,可以使抗体水平再次升高,第三剂疫苗也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病例及严重病例。除此之外,加强针的具体接种还取决于当地流行情况及个人感染风险等。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