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永不死

张瑞敏永不死
2021年10月19日 00:03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何加盐

  张瑞敏是谁?

  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这个名字可能一脸茫然。即便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也会有一种历史的恍惚感。

  张瑞敏,似乎是一个很古早的名字。

  他曾经创造巨大辉煌,享有中国当代企业家的最高盛誉。但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人们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口中所传,都是马云、马化腾、雷军、王兴、张一鸣等人的名字。张瑞敏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员,似乎已经像他同时代的同行朱江洪、何享健等一样,在江湖上只剩下传说,曾经的辉煌渐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但实际上,张瑞敏却始终还活跃在企业管理的第一线。和他同年创业的知名企业家里,王石早已让贤,柳传志也于去年退休,只有张瑞敏还担任着海尔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职位。

  甚至关于海尔,人们的认识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它是国人的骄傲,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但今天我们在网上搜“海尔”两个字,却能看到“没落”、“衰落”等字眼;在知乎的“在海尔上班是什么体验/什么感觉”等问题下面,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评论。

  那么张瑞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海尔究竟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张瑞敏究竟是应该被拉下神坛,还是应该被重新认识?海尔究竟是已经没落,还是依然风光?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张瑞敏,以及他一手打造的海尔。

  1

  我来

  1938年,山东落入日寇铁蹄之下,可怜的山东百姓,在经过多次扫荡之后,生活日加艰难。

  在渤海之滨的莱州,一个叫朱马村的小村子,老农民张维周一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便让孩子们走了很多山东人曾走过的老路:闯关东。张维周的五个儿子,除了老五年纪太小以外,其他四个,都陆续渡海去了东北。

  1940年前后,才刚刚十三四岁的老四张文科,也跟着大哥跨过渤海海峡,去到了250公里外的大连,寄人篱下,当了裁缝店的学徒。

  到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和山东都回到中国主权之下,张文科才终于回到山东。不过在莱州农村小地方,他从大城市学来的裁缝技艺也没有用武之地,就去了青岛,成为某服装厂的工人。

  两年后,张文科年过20,在亲戚的介绍下,和离家30公里外东李家村的一位姑娘结婚了;又过了两年,他们生下第一个孩子,取名张瑞敏。

  日后的资料会如此介绍:张瑞敏,山东莱州人,1949年1月5日出生,父亲为服装厂工人,母亲为纺纱厂工人。

  然后,关于他小时候的事迹,就是一片空白。我们很难从任何公开资料找到任何关于他童年的描述,几乎所有对他的简介,都是从1984年他35岁开始。

  对于他这种知名度和成就的人而言,这个现象极其罕见。何加盐研究了这么多牛人,张瑞敏是唯一的一个找不到任何小时候资料的人。没有自述,没有传记,没有记者的探访,甚至连坊间传言都没有。

  我们唯一能猜测的是,他成绩应该不错,初中和高中都上了山东省重点中学:青岛一中。

  张瑞敏雄心勃勃,想考一个好的大学。但1966年上到高二时,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大学也暂停招生,张瑞敏的求学之梦成为泡影。

  当时大家都停课闹革命,同龄人都兴高采烈地搞大串联,张瑞敏也跟着参加了红卫兵,跑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故居。后来他母亲见时局动荡,不想让他到处乱跑,把他送回莱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

  运动打烂了一切,其中包括青岛一中图书馆的窗户玻璃。张瑞敏和同学从破碎的缺口钻进去,捡出了一些书。这些书有巴金、茅盾,有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契科夫。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普通学生能看到的,除了教科书以外,只有“马恩列斯”。其他的书大部分都难得一见。所以这些从图书馆流出来的书,被他们包上书皮,偷偷传阅,成了张瑞敏那段时间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在后来张瑞敏不同场合的采访和演讲中,整个18岁以前的时代,唯一被他提起的,就是这一段。直到几十年之后,他仍然能清晰记得当初读的《套中人》的情节,更有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成为了他多次通读的人生教科书。

  这一段读书时光,培养了张瑞敏此生最重要的爱好和习惯。直到现在,他在等飞机的时候、开会的间隙,都是手捧着一本书在读,每年读的书在百本以上,平均每星期要看两本。

  1968年,张瑞敏高中毕业。那时候正常的高考已经停止,作为“老三届”的毕业生,大部分学生都上山下乡去了。张瑞敏由于是家中独子,按政策可以留城。于是他就进了国营青岛建筑五金厂,当了工人。

  能进厂当工人,对于当时一个19岁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出路了。不过,对于一个聪明、好学,有抱负的年轻人而言,按部就班的工作,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他会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积蓄成长进化的力量。

  用日后张瑞敏的话说:

  到了社会最底层,从底层干起,我觉得这反倒成为我今天最宝贵的财富,这个经历可能比单纯的学历更重要。那个时候没人理你,就像美国人说的蘑菇定律一样,被放在最阴暗的角落,所有机会都靠自己来争取。 (见《谈谈自驱力》,载《海尔是海:张瑞敏随笔选录》,张瑞敏,机械工业出版社)

  在这种动力之下,张瑞敏报考了一所业余大学。每天白天去厂里上班,晚上骑车跑很远到学校去学习。去过青岛的人就会知道,在山路弯弯、高低不平的青岛市内骑自行车,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这样的日子,张瑞敏风雨无阻地过了四年。

  由于好学,善思,张瑞敏在建筑五金厂很快就崭露头角,不久就成为班组长、车间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副厂长。

  1982年,33岁的张瑞敏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机,他被调入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当副经理,专管技术改造别看“副经理”这个名头似乎很小,但当时的副经理是正儿八经的干部,属于公司管理层,用现在的表述,实际上是副总经理。

  家电公司是青岛市二轻局局属企业,下面还管着一堆下属企业。其中有一个街道办的厂子,名字叫“青岛电冰箱总厂”。

  别看这个名字起得大,实际上它最初是生产电机、吹风机的,后来生产一种“白鹭”牌洗衣机,但是因为洗衣机质量太差卖不出去,1983转型,开始生产电冰箱,1984年2月更名为“青岛电冰箱总厂”。

  名字虽然叫电冰箱总厂,但是一没有先进技术(最初是仿造北京雪花冰箱),二没有现代设备,洗衣机不生产了,冰箱还处于起步期,没有开始大规模生产,厂子里的很多人每天无事可干,有的干脆溜达到旁边的火葬场去看火化。(见The Haier Way, Jeannie Jinsheng Yi / Shawn Xian Ye, Homa & Sekey Books)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技术的热门期。有关部门为了挽救这个厂,于1984年6-7月组织了一批人到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去考察,看中了联邦德国的利勃海尔冰箱技术和设备。8月,张瑞敏作为青岛家电公司专管技改的领导,与德方签订了引进技术设备协议。

  但是当他志满意得地回国的时候,却发现他签订的协议基本上等同于一纸空文。

  引进利勃海尔的生产线需要投入1000多万,除去政府扶持以外,厂里还需要向银行贷款900多万,而当时厂里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款能力,不仅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甚至还欠了147万的外债。

  张瑞敏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工厂的厂长正在要求调离,这位厂长已经是当年该厂的第三任厂长,前两任觉得这个厂就是一个巨坑,都是待了没两个月就逃离走了。第三任厂长也要求上级部门赶紧找人来替换他,并说“如果到什么时间不找人来代替,出了问题他不负责。”(见《张瑞敏:我一直都自以为非》张瑞敏口述,房煜 邓攀采访整理,《中国企业家》杂志2014第9期)

  张瑞敏其实只是作为上级公司领导来分管电冰箱这个项目,是指导和帮忙的。事情做不成,他完全可以直接放弃。反正他的职位和待遇又不会受任何影响。

  当时二轻局的领导也很着急,技改做不做得成另说,最紧迫的是这个厂子连厂长都找不到人来当了。当时局领导也找了好多人聊,根本就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

  最后还是张瑞敏说:我来吧。

  由这一句话开始,日后一个必将流传史册的神话,写下了第一行字: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就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这一年,他35岁。

  2

  两年

  张瑞敏到电冰箱厂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底气。

  当时厂里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厂子里只有一条土路,连水泥都没有,一下雨就变成泥塘,鞋子如果不用绳子绑住,就会被吸在泥里拔不出来;

  厂房已经破破烂烂,门窗都已经破旧不堪,青岛冬天冷,工人们干脆把窗框和门板都拆下来,就地烤火取暖;

  进入厂房,只闻到一股股骚臭味,因为很多人懒得跑到外面去上厕所,干脆就在厂房里就地解决……

  一个摊子已经烂成这样,谁能拾弄起来呢?

  除非是神。

  张瑞敏也曾纠结、犹豫许久,他和老婆说道: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在那里如果干不好,我也回不了公司了。

  他到厂里后,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并不是为了记录自己将如何改天换地,只不过是想着:如果哪天我失败了,我要让别人看到,这里确实是底子太差了,谁来都不行。(见《张瑞敏回顾二十年》,张忠,载《中国乡镇企业》,1999年第2期)

  但他还是来了。

  张瑞敏首先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整顿纪律。

  冰箱厂原本就有各种规章制度,但是都已经形同虚设。张瑞敏仿效刘邦尽废秦法,与关中百姓仅约法三章的做法,重新制定了十三条规定。我们且来看一看这十三条都是什么内容:

  大家注意第10条,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劳动纪律需要专门强调这一条的,可能绝无仅有。

  规定是有了。但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一家普通的集体单位面临的情况往往是:规定是一回事,执行是另一回事。

  如果讲出来不做,还是等于没有。

  甚至不如没有。

  而张瑞敏的不同就在于,他敢于铁腕整顿,不讲情面,不怕得罪人。

  公布规定后,大家也没当回事。第二天,就有人在工厂偷了一箱零部件。

  这样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多次,但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也没人去追究。但这次,工人们发现情形变了:上午违规,中午吃饭之前,处分通告就贴出来了,而且处罚非常严重,用张瑞敏后来的话说,虽然我没法砸掉你的铁饭碗,但是起码可以把它砸烂一点。

  这一下,就把所有人镇住了。

  后来,张瑞敏干脆在工厂大门写恩格斯的一句话:

  所有进厂者放弃一切自

  第二件,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当时青岛的起步已经太晚了。国家早已确定好了40家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向国外引进技术的大门几乎已经快关闭了。而引进生产线、贷款、换外汇等,都需要各个部门的批准,要走很长、很复杂的流程。

  很多人都劝张瑞敏放弃算了,说来不及了。但是张瑞敏就是不信邪,还是一趟趟往北京跑。

  当时订火车票很难,而跑批文要盖章的事,却往往很急,根本没时间提前订票。张瑞敏常常只能匆匆跑到车站,买一张站台票混上车再补票,常常是一路从青岛站到北京。后来有经验了,出门会带上小马扎,挤坐在过道里。

  更难的是如何从各个机关单位拿到批文、盖到章。那年头,去部委机关办事,是出了名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张瑞敏一遍一遍地跑、一遍一遍地磨、一遍一遍地拍胸脯,最终一个一个地啃下来。

  有一次,北京天降大雪,张瑞敏率队在某部跑外汇批文的时候,办事的人很不耐烦,让他们在外面等。于是,张瑞敏一行就在外面雪地里站着一直等。

  几个小时以后,那个办事员偶然抬头往窗外一看,看到张瑞敏还站在雪里,头上身上都落满了雪。这人一方面深受感动,另一方面也觉得不好意思,当即就把字给签了。

  就这样,张瑞敏硬是抢在引进的大门最后关闭之前,把西德企业“利勃海尔”的冰箱技术和设备给引进来了。青岛电冰箱总厂是全国引进冰箱项目的最后一个定点单位。

  从1985年5月开始,来自利勃海尔的组件和设备,就陆续往青岛运了。先是运了5万台冰箱的零部件,在青岛组装、出售。年底 ,15条生产线的终于到厂,立马开始组装,1986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

  第三件,为工人谋福利。

  张瑞敏刚接手的时候,厂里根本就没有钱给工人发工资。设备还没进来,靠生产也暂时指望不上;找上级部门,即便可以解决一次两次,但是总不能一直找。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到工厂旁边的生产队去借钱。山东人豪爽好客,扶危济困不在话下,但有个前提,你得先让人能把你当朋友。而在山东,想让人把你当朋友,最快的方式就是喝。

  生产队的人对张瑞敏说:借钱没问题,看你多能喝,一杯酒一万——据何加盐在青岛亲眼所见,如果是这样的场合,那一杯,绝不会是茅台杯,而一定是啤酒杯。

  就这样,张瑞敏用自己的胃为代价,换来了几万元的救命钱。那个年代,几万元就已经非常多了,起码厂里可以正常发工资了,甚至还能给表现好的工人发个5元、10元的奖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起来。

  另外,张瑞敏认为,以前工人之所以在车间大小便,固然是人员素质的问题,但也是工厂设施不合理的问题。因为原来建的厕所离车间太远,才导致工人尤其是夜班工人不愿意跑外面去上。后来修建新厂房的时候,张瑞敏要求厕所要多,澡堂要大,一定要弄得干干净净。

  就这样三管齐下,青岛电冰箱总厂很快就起死回生。1985年,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奇迹。

  1985年,该厂生产了12224台电冰箱,总产值1344.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07.3万元。

  1986年,总产值7648万元,实现利税1083万元。

  此时离青岛电冰箱总厂负债累累,发不出工资,几乎破产,仅仅过去了两年。

  3

  铁锤

  80年代中期,对制造企业而言,是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人民开始品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抢着把各种产品从百货公司往家里搬。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的需求空前高涨,但国家的生产能力却十分不足。

  可以说,任何家用电器,只要有本事生产出来,就没有卖不掉的。甚至老百姓还要凭票抢购,才能买得到。

  所以,1985年下半年,当利勃海尔冰箱开始从青岛电冰箱总厂的车间一台一台出来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厂活了。不仅活了,而且还将活得无比滋润。

  那条生产线,简直不能叫生产线,应该叫“印钞机”才对。生产出来的冰箱,每台卖一千多,一出来就被疯抢,简直就和印钱差不多。

  当时业内有句话:用纸糊一个冰箱都能卖掉。何况当时的利勃海尔是整个亚洲第一批“四星”冰箱,以前的都是二星和三星的。

  但是,有一天,张瑞敏的一个朋友想要买一台冰箱,选来选去,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有问题,挑了很久,才勉强拉走一台。

  张瑞敏大为光火,就组织人一台一台去检查厂里已经生产出来的冰箱有什么质量问题。

  一查之下,发现400多台已下线的冰箱,竟然有76台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按照当时的规定,产品有合格品、二等品、等外品的区分,有问题的冰箱可以作为等外品,价格低一点卖掉。毕竟当时是商品紧缺时代,对顾客来说,质量差一点也比没有好,只要能用就行。

  但张瑞敏决定改变这种现象。他认为,如果等外品可以卖掉,那么工人就不会重视质量。今天有76台问题冰箱,明天就会有760台。

  他让人把76台问题冰箱都贴上字条,上面写着这台冰箱有什么问题,是谁的责任。如果找不到责任人的,就把班组负责人的名字写上。然后把问题冰箱拉到一起,把工人叫到一起,下达了一个命令:

  是谁造成的问题,谁就亲手把这个冰箱砸了。

  工人们都惊呆了。

  当时,这些冰箱即便是等外品,也能卖800多一台。76台冰箱,可以够全厂所有人发3个月的工资——仅仅几个月前,张瑞敏为了给工人发工资,都还要用命去拼酒呢。

  工人们哭着求张瑞敏,别砸了,别砸了。我要。我自己出钱买回家。

  但是张瑞敏铁青着脸,不为所动,非砸不可。

  最后,工人们一个个流着眼泪,把自己亲手造出来的冰箱砸碎了。

  这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日后,那把砸冰箱的大锤,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文物,永久收藏,文物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

  青岛电冰箱总厂出产的冰箱,从此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1988年,琴岛-利勃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国优金牌;1990年获得了中国冰箱行业第一枚国家质量管理奖金马奖;1991年入选首届“中国十大驰名商标”。

  1991年12月,青岛电冰箱总厂与青岛电冰柜总厂、青岛空调器厂合并,组成琴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更名为海尔集团。

  此后,海尔这个名字逐渐响彻中国,最后响彻全球。

  4

  进军

  张瑞敏出生的青岛,有一段特殊的历史:它曾经被德国侵占过。侵略者给城市带来了灾难和耻辱,但也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城市规划、建筑,以及啤酒。

  由于这种历史纠葛,这个城市及城市的人民,对于德国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德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也有留下的耻辱有待洗刷。当然,这个洗刷,不再是战争的报复,而是在其他方面战胜他们。

  张瑞敏在德国,就经历过很复杂的心路历程。

  去和利勃海尔谈判及签约时,恰逢德国一个节日,有人放起了烟花。德方陪同人员说,这些烟花都是来自中国,虽然中国工业落后,但是你们四大发明非常棒。

  德国人的本意本来是想赞誉,但是张瑞敏听在心里却不是滋味。他暗下决心,“难道我们只能躺在祖先的四大发明上吗?中国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

  在谈判的时候,张瑞敏几次试图压价,但德国人丝毫不让。并说:那你们不要买,我们日尔曼民族不干就算了,要干就是世界第一。(见《张瑞敏的内部培训》,张瑞敏,青岛日报2015-11-27)

  生产线引进来后,张瑞敏专门召开了全厂的生产动员大会,并且给大家设立了一个目标:“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

  这个第一,不是中国第一,而是世界第一。

  要知道,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大多数国人对外国要么羡慕有加,要么盲目崇拜,连平等相看的都很少,更别提在工业生产上战胜对方,成为世界第一了。

  1990年,海尔试图向德国出口8000台冰箱。但德国海关和商品检测部门出于对中国产品的天然不信任,并不放行。后来海尔请了德国专家,把海尔的冰箱和德国市场上最好的冰箱放在一起,全部撕去标签,进行盲评。结果,海尔在所有产品中得分最高,一下子征服了认真的德国人。

  当年,海尔向德国出口了两万台冰箱,并且价格比德国本土冰箱卖得还贵。

  1997年,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上,海尔向12位德国经销商发放了“海尔产品专营证书”。此类证书从来都是外国厂商发给中国经销商,由中国工业企业发给外国经销商的,这是第一次。

  当时的合影照片,是海尔的人在前面坐一排,经销商拿着证书在他们后面站一排。后来,一位中央领导后来看到这张照片,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中国人坐着,才是真的站起来了。

  拿下德国市场后,1998年,海尔又向美国进军了。这个进军,不是卖产品到美国,而是直接到美国去建厂。

  当时中外合作通行的做法是:外国出资金和技术,中国出厂房和人力。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要卖到国外,只能是帮助别人代工,贴别人的牌子。这样也能赚很多钱,为国家创汇。

  但张瑞敏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标,他说:我要创牌,不要创汇。

  所以海尔的进军美国,不仅仅是以“海尔”产品,而不是代工的方式卖到美国,而是直接把厂子建到美国去!也就是说,我们出资金和技术,美国出厂房和人力。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尝试。此前没有人成功过,也没有人认为张瑞敏能成功。消息传开后,社会上一片反对之声。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很能代表当时的主要看法。该文写道:

  任何一项异地、异国投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与对方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优势在于科学与技术的领先(是否包括制冷技术?)。在全世界50项高科技领域里,美国有40项以上处于世界遥遥领先地位。它的劣势在于市场饱和、人力成本高昂。中国的优势在广阔的市场与低廉的人力成本。今天,海尔所做的这件事无异于舍己之优就彼之劣,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诚所谓扬短失长,优势何在?(见《提醒张瑞敏》,李亚平,《中国企业家》杂志,1999年7月)

  平心而论,这种想法在当时并不算错,其甚至属于中国乃至世界人看法的主流。

  但是,世界发展的道理是: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

  面对种种质疑,张瑞敏丝毫不为所动。他说,我们研究过,按规律而言,到国外设厂起码要赔8年,才有可能转为盈利。那我们就准备亏8年。

  但更难抵御的反而不是失败的风险,而是巨大的诱惑。当时美国的经销商和张瑞敏说,你何必自己建厂呢?就直接在中国生产,拿到美国来,打我们的牌子,我帮你卖得更贵,卖得更多,让你收入更高。

  张瑞敏说:如果我为了这点小利的话,我永远不会在全世界有自己的品牌。(见《张瑞敏:我阅读是实用主义》,刘玉海 文钊,经济观察报,2017年4月)。

  后来,张瑞敏和海尔咬着牙坚持,整整亏了10年。压力最大的那一年,由于海外项目的拖累,整个集团利润率降到了1.2%,几乎到了亏损边缘。

  但10年后,海尔成为了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5

  觅道

  1995年,海尔提出一个目标:要成为世界500强。

  当时,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5亿人民币,创下了新的记录。但是换算成美元,只有1.81亿,离世界500强的最后一名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的22亿美元,还有12倍多的差距。

  这个数据可能大家没有概念。你可以换算成工资来对比一下:假设你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一个月赚1.8万,公司P8以上的大佬,最低的每个月都能赚22万,然后你说,你的工资要超过他,是不是瞬间就感觉很令人绝望?

  但是张瑞敏就敢提。因为他已经建立了足够的自信。

  他的自信,来源于公司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而这些高速增长,来源于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们说,马云以其眼光抓住了中国电子商务时代而创造了阿里巴巴神话,马化腾以其产品能力打造了社交软件之王QQ和微信而创造了腾讯神话,李彦宏以其搜索技术和竞价排名商业模式而(一度)创造了百度神话,那么张瑞敏,究竟是凭什么而创造海尔神话的呢?

  想来想去,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张瑞敏是凭借其管理能力而创造海尔神话的。

  与互联网时代的风口论不同,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想要持续爆发性增长,要么是发明了一种或多种很多人需要的重要产品,如爱迪生;要么能把某种大众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如福特;要么依靠超强的营销维持产品的高销量和高利润,如宝洁

  如果做不到以上这些,那么就只能依靠管理能力,把工人的创造性和潜力发挥到最大,把产品品质做到最佳,把生产成本压倒最低。如日本的丰田。

  在张瑞敏接手青岛电冰箱总厂的时候,做冰箱的中国公司有很多,甚至国家定点扶持的企业就有40家,做其他电器的更是不计其数,更何况全世界还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知名品牌在虎视眈眈。

  但后来为什么是海尔跑出来了,做到了全球第一?

  我认为,张瑞敏38年的管理之道,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激发“自驱力”。

  在其事业的前半段,也就是1984-2005年,他的管理关键词,可以归结为“梦想”“责任”“习惯”;后半段,也就是2006年至今,除了上面的三个词以外,再加一个“自主”。

  讲几个例子:

  1985年,张瑞敏带了20名员工去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培训,当时与他们培训班同时去的,还有全国其他两个地方的兄弟单位。

  当时出国一趟不容易,所以大家出去之后,都会花很多时间去游玩、购物。只有海尔的人,认认真真学习,每天学到12点甚至凌晨2点,连周六日都不放过。德国的专家不禁感叹,青岛来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就是不一样。

  学成归国,造出冰箱后,又要去跑销路。当时,为了冰箱能打进北京西单商场,张瑞敏带队一趟一趟去公关。西单商场的采购负责人原本根本看不上这个来自青岛的小厂产品,但经不住张瑞敏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去看一趟。

  到了张瑞敏等人住的宾馆,他看到的是十几个人住在最便宜的房间里,上厕所都要打着伞去,因为楼上卫生间漏水。但这十几个人众星捧月地围着中间的一台冰箱,眼睛里放着光芒。

  这个负责人当场就决定进海尔的冰箱,因为他看到了这些人身体体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精神。这样的人做出来的产品,肯定差不了。

  类似情况还有好几次。有外商来中国考察投资合作事宜,全中国跑了一圈,最后选中海尔。原因很简单,他偷偷摸了海尔工厂里摆的备用模具,发现上面没有一点灰。

  还有一次,在广东,一位海尔员工在给客户送货时,半路车坏了,离客户家还有两公里,当时正值夏季中午,没有其他车经过,所以也搭不到车。最后,这位员工冒着38度的高温,背着75公斤重的洗衣机,步行了两公里,把洗衣机及时送到客户家。他身上因此而勒出了深深的痕迹,过了一个月才消掉。

  为什么这些普通员工,学习那么自觉,工作那么细心,服务那么拼命?

  就是因为张瑞敏不断地给他们灌输梦想,激发责任感,培养习惯。

  梦想层面,张瑞敏不断地告诉员工,我们要做第一,我们要成为世界五百强,我们要为中国创名牌,我们要打响“中国造”,我们要到发达国家去和最优秀的棋手下棋。

  他从来都不因为现实条件的不足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在欠债147万,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就敢引进投资一千多万的大项目;在刚开始生产的时候,就敢说要做就做第一;在连500强最后一名的风都摸不着的时候,就说要进入500强;在全世界都不认可中国品牌的时候,就敢打出“海尔·中国造”……

  而且更厉害的是,他不仅把这当成自己的梦想,更有本事把他灌输到员工的脑海中,成为全公司大多数人的梦想。

  责任层面,除了砸掉76台问题冰箱这个最经典的例子外,张瑞敏还做了很多其他事情。

  例如,为了鼓励员工的微创新,他会用做出了创新的员工的名字来命名那些创新的东西,所以海尔会有“晓玲扳手”、“方燕镜子”、“秀凤卡座”等发明。

  张瑞敏的得力副手杨绵绵,也是贯彻他这个理念的忠实拥趸。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她发现某个冰箱里残留着一根头发。当即全厂停产整顿,并把所有已经装箱待出库的冰箱全部拦下,拆开重新检查,完全没问题才放行。

  习惯层面,张瑞敏有一个最出名的管理方法,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大概意思就是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的目标一定要比今天更高。

  我认为,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三点,那未来的成就一定了不起。如果一家企业都能做到这三点,那这家企业一定会发展成一家伟大的企业。

  问题就在于,某一天做到这样的事情虽然不难,但要一直坚持下去,就特别难。所以张瑞敏的一个理念就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一整套的文化和做法,被张瑞敏总结为OEC管理法,不仅帮助海尔本身获得了巨大成功,还屡次帮助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在90年代,很多地方的国企或集体企业因管理不善而濒临倒闭。海尔接连收购了18家企业。

  企业并购一向是个大难题,成功的不多。但海尔的18次收购,都大获成功。

  令人称奇的是,海尔收购了这些企业,并不投入资金,也不投入设备,每次就是派几个人,把海尔的OEC管理法复制过去,然后就让对方扭亏为盈,重获生机,堪称神迹。

  海尔的这套做法,被称为“激活休克鱼”,在90年代就成为全世界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研究的案例,多次登上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全球知名商学院的讲台,并且得到全球最顶级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的认可。

  但是张瑞敏并不满足,在2005年9月,他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运作模式,起名叫“人单合一”。

  所谓人单合一,“人”指员工,“单”指客户的需求,“合一”指把人和用户的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

  张瑞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能打破传统企业从上到下、一级指挥一级的“金字塔模式”或科层制,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化”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自己去发现市场需求,自己去找客户,去抢单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获得利润。

  为了实践这种模式,张瑞敏把海尔原来的组织架构全部打散,原来的高管和员工形成了一个个创业团队,变身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哪怕是财务、行政等后勤部门,都要自己去“找单”,自己去创造自己的利润;海尔则从一个生产产品的公司,变成一个培养创客和服务创客的平台。

  用张瑞敏的话说,“人人都是CEO”。

  为了实践这一模式,2013年,海尔直接裁员1.6万人,占公司全员的18%,2014年又裁了1万人。但是按海尔的说法,这些人不是被裁,而是要转换身份,要么成为海尔内部的创业者,要么就不适合创业而走人。

  从2006年以来,可以说张瑞敏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研究和实践人单合一上面。他认为,世界曾经产生过改变世界的两种最顶级的管理思想或模式,第一种是以福特为代表的流水线,第二种是由丰田创造的精益生产,而他现在在创造第三种模式:人单合一。

  人单合一在海尔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发展,并且被张瑞敏应用到了日本和美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海尔收购日本的三洋白电和美国的通用家电(GEA)后,如同此前在国内的并购一样,不注资、不带设备,甚至现在更进一步,连人都不派,直接就把人单合一模式给对方,要求全盘落实。

  三洋白电和通用家电在被海尔收购之前,都是连年亏损,但是被海尔强行灌输了人单合一模式后,三洋用了8个月扭亏为赢,而通用家电更是当年就从原来连续十年负增长,变成增长6%,利润率从5%提高到22%,并购之后5年,GEA在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设备的情况下,收入增长了将近一倍,利润增长了近两倍。

  这些业绩,也使得人单合一成为全世界竞相研究的一个模式,让张瑞敏成为可以比肩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韦尔奇等世界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大师”,成为中国企业家向外输出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第一人,甚至为英语贡献了一个叫做“Rendanheyi”的管理学新词。

  但在国内,这套做法也引来了诸多争议,不仅外部看不明白,内部很多人也是无所适从。我们从网上能找到的关于“在海尔工作是什么体验”的回答里,占多数的是各种批评。

  例如2019年的“海尔午睡事件”,由于海尔开除了4名中饭后午休的员工,一时引起网络群嘲,在996本来就引起痛恨的大环境下,海尔被有些人骂成“当代周扒皮”,甚至有一种极端的声音,把海尔称作“青岛市第二监狱”,以表达对其不满。

  6

  老兵

  张瑞敏在本世纪初,曾经达到过名誉的顶峰。在中国,他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他本人也几乎没有负面新闻,由于海尔在全球为中国以及中国品牌获得的荣誉,他几乎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

  在当时人们的心中,他的地位和功绩,丝毫不亚于2004年左右的柳传志和2018年左右的任正非。甚至还有一部名为《首席执行官》的电影,专门来歌颂他。

  但是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占据了舞台的中央;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已经是雷军、王兴、张一鸣、黄峥等的天下。

  传统制造业领域,除了董明珠以极其高调的姿态继续出现在大家面前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隐藏在巨量的信息之下,很少能见到关于他们的新闻。

  除了少数投资者、管理研究者、业内人士、财经媒体从业者以外,大众基本上已经不太关注张瑞敏和海尔。只是隐隐约约觉得,张瑞敏似乎落伍了,海尔似乎已经衰败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公司而言,海尔连续12年被评为世界家电第一品牌,连续三年在世界500强的排名攀升,目前位居第405名。

  这个名次虽然并不靠前,但是要知道,进入500排名的“海尔智家”,只不过是海尔集团旗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除了海尔智家以外,海尔大家庭里面,还有海尔电器、海尔生物医疗、盈康生命、日日顺、雷神科技、青岛有屋等众多上市或准上市企业。

  所以海尔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还在越变越强。

  从个人而言,张瑞敏在国际上的名气可能比在国内大得多。全世界前10名的商学院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企业案例,世界最顶级的管理学思想者都对他赞誉有加,如迈克尔·波特称“张瑞敏是伟大的战略思想家”,加里·哈默认为“张瑞敏的思想是颠覆和超前的”。

  中国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管理学上还没有几个企业家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只有张瑞敏的人单合一,真正产生了世界级的管理上的影响。

  秦朔介绍道,他曾经参加过一些国际上的讨论,那些世界级的管理学家,如加里·哈默,在听到张瑞敏在中国被质疑时,觉得很愤怒,他们不能理解,你们(中国人)身边有这么一个宝贝,为什么你们还要质疑?(见《海尔集团张瑞敏破茧重生》,深圳卫视《创新者》第2集,主持人 陈姝婷)

  我认为,张瑞敏的追求,早已经超越了制造一个好产品,或者打造一家好公司,而是已经进入到“求道”的层面。

  他求的是“管理之道”。

  甚至可以说,张瑞敏是为道而生,而不是为海尔而生。海尔只是他实践道的一个平台;海尔的成功,只是他的道用于实践产生的一个结果。

  张瑞敏说,福特模式下的人是“经济人”,丰田模式下的人是“社会人”,而人单合一模式下的人,是“自主人”。

  自信分析,我们会发现,张瑞敏所总结的三类模式下的三类人,恰好暗含了人需要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倒确实是不同层次的递进。不知道张瑞敏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目前,张瑞敏已经73岁,他依然走在求道的路上。他的道在海尔及其收购的企业取得了成功,但能否长久成功,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而张瑞敏的梦想,远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希望人单合一在海尔成功,更是希望能让这种模式普适化,成为全世界企业都可以用的东西。

  中国古人讲究“三不朽”,如果我们认为“三不朽”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而是可以拓展到商业领域的话,那么,张瑞敏的追求,早已超越了海尔这么一家企业的立功,而是要进入到要立德、立言的更高层次了。

  这个理想,大则大已,他能实现吗?

  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他曾经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的一句话:“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台”(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出自美国歌曲,因曾被麦克阿瑟引用而知名)。

  作为一个73岁的老人,张瑞敏早晚会淡出舞台。

  但是作为企业管理的一名老兵,他将永远不死。

张瑞敏海尔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