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闪电伤疤,大概不少老铁想到的是哈利·波特额头上的那处印记。
不过,哈利的疤痕是来自魔咒,而不是闪电。
![](http://n.sinaimg.cn/tech/crawl/22/w500h322/20210920/ebc7-5c14811c74504692c71dffb1e512f59f.png)
热知识:哈利的闪电伤疤来自伏地魔。
而在现实生活里,被闪电击中,也是人们口语中常说的‘被雷劈了’的人,他们身上会出现怎样的伤疤?下面照片里这些红树杈一般的图案,就是人们被雷劈过后留存的痕迹,也是来自大自然的‘纹身’。
![](http://n.sinaimg.cn/tech/crawl/16/w500h316/20210920/798f-4392f2074d48f461f7d43ef1fd8f7e69.png)
拥有这款‘纹身’的人,称得上是被上天选中的主角。这些自由奔走的伤痕,证明了高压电流曾在这具身体里高调路过。
![](http://n.sinaimg.cn/tech/crawl/95/w500h395/20210920/6675-154b716d324a435d493448515bb0ec04.png)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款伤疤绝对是一款极低概率获取的限定‘纹身’了。
![](http://n.sinaimg.cn/tech/crawl/461/w350h111/20210920/818d-d265f12c24085d299ddb919952481bcf.png)
所以,那些随便发誓‘天打五雷轰’的人,都小心一些好吧。毕竟,经历过闪电洗礼的人,身上是会留下记号的。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478/w300h178/20210920/cb90-43ce1b9ee2b35f3901c2bbef9fdddcee.gif)
谁被劈过,脱了衣服辨真伪
这种记号是一种特殊图案,名字是利希滕贝格图腾,也被人们称为闪电花纹,它是由于闪电的超高压电通过身体时,血管破裂造成的痕迹。
![](http://n.sinaimg.cn/tech/crawl/66/w500h366/20210920/5e74-6b57e4368e38f7ae243b61ae81b697f3.png)
1777年,德国物理学家利希滕贝格曾首次记录了这种图案。
根据观察,他发现正电的图形较长,分枝图形较复杂,而负电的图形,较类似贝壳。他把这个结论,发表在自己的论文《探讨电流体本质与行为的新方法》中。
于是,后人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利希滕贝格’来命名闪电花纹,以作纪念。
![](http://n.sinaimg.cn/tech/crawl/283/w500h583/20210920/0500-e322624d42847058409d5ba555c61508.png)
德国物理学家利希滕贝格
如果不考虑危险性,必须得说,这个花纹还真是挺酷的——这也让许多艺术家,对它产生了兴趣。
2009年底,美国雕刻家波特·赫克曼,用500万伏的粒子加速器对着玻璃板轰出了绝妙的利希滕贝格图案,开启了现代人高压电艺术品的大门。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576/w368h208/20210920/224e-c294637d920e79222e1246f8abc26e12.gif)
在玻璃板中,这种闪电花纹看着像是不受控制、野蛮生长的橡树,图案看似杂乱,却又有规律可寻。
![](http://n.sinaimg.cn/tech/crawl/23/w500h323/20210920/6075-5561be87f95ee57066cf14305a09f236.png)
这种高压电作品,完全放任电流自由发展创作,所以,每一个作品中的利希滕贝格图案都是不同的。
这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性,令不少手工咖跃跃欲试。
有位ID为@胡子Huzi的老哥做了一个实验,并成功在木板上记录下来了电流的纹路。
实验中使用的均为高压电,危险,危险,危险!不要模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2fa8-8ee14150d3f27587a62b94335b7e9e2a.gif)
在制作利希滕贝格的木板雕刻前,胡子老哥做了大量安全准备,然后才在专业人士的陪同下,为木板刷上小苏打水,开启了自己的闪电花纹创作实验。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0b69-06d029999930021bb4df64cc6e8a0582.gif)
镜头记录了电流在木板上的奔流路径。高压电流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在木板上冲出了一条火路。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c866-58f4cc3f434bca10672f279fc788466f.gif)
洗刷掉黑色的碳化部分后,黄色木板上的利希滕贝格图案十分霸气地显露出了自己的纹路。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cf48-4bf042ff864ac223329332ae0df32c5f.gif)
虽说是人为放电,但电流走向又不受人类控制。这种放任自由发挥的利希滕贝格雕刻,属实让这些实验咖们上头。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78/w500h278/20210920/2e5e-8ef12da98171562ece52433c2a7fcfc4.png)
除了在玻璃与木板上进行平面雕刻,还有其它展现电流路径的方式么?
带着一个大胆的想法,另一位科普小哥@TheBackyardScientist(后院科学家)进行了一番全新尝试——他想要制作3D立体的高压电手办。
起初,他选择在沙堆中进行电流实验,看看能否利用电流经过产生能量,把路径上的沙堆凝聚在一起。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c4cf-c3a3ff1fb897e7c66490d9794bd4e20e.gif)
于是,他成功得到了像鸡爪一样的电流‘手办’,而且还挺脆。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89/w500h289/20210920/3e4e-8036a4e20700d4db074c71ec74cbf7d0.png)
在小哥发现这个实验思路可行之后,他更换了实验材质,把沙堆变成了钢珠球,希望能让这份‘高压电手办’结实一些。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8cff-48cb76d02610e89b125f68e8e13a7f34.gif)
这次,小哥得到的是由钢珠球聚集而成的闪电花纹造型。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c021-d2190fb37c8cf89121547bf013cde54e.gif)
制作好后,小哥发现一个问题,这种由高压电流聚集起来的钢珠球堆,因为材料单一,所以粘合性极差,很容易松散折断,不能长期保存。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83/w500h283/20210920/9efc-4cb0f48c8399ab92eaace99adc17aac0.png)
于是,他为了增强钢珠球之间的粘性,找出了黄铜充当粘合剂。
![](http://n.sinaimg.cn/tech/crawl/71/w500h371/20210920/52dd-c3cae705eb0866f073abc97229e2aced.png)
小哥把黄铜打碎,以细小的颗粒状融入到钢球堆中。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22c8-3b8a20ea4d5cc46c86cac9fee25af375.gif)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8288-e71ad1fd978a5425292537599288f749.gif)
这一次,在有粘合剂的情况下,小哥选择让电流从上到下经过钢球黄铜堆,塑造出一个3D的立体雕塑。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a949-9c87709fd18b116d87afdff9e504a462.gif)
冷却之后,他取出了被‘封印’的高压电流痕迹。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84e5-e85a023e35374a538a67a3794e8e7024.gif)
一款立体的利希滕贝格‘手办’就此诞生问世。
![](http://n.sinaimg.cn/tech/gif_image/638/w408h230/20210920/dab4-da44fe6f2a4378464ad8382bc3d54290.gif)
不过,与艺术的精美相比,观众们更在意的是制作者的安全。
虽说这些闪电疤痕和作品确实很酷,但是平安活着大难不死这事儿更酷。
![](http://n.sinaimg.cn/tech/crawl/200/w500h500/20210920/f0a0-c610a6d6f0f275cc9ccd0a2cdcad4a99.png)
活着,才是带着闪电伤疤的大难不死男孩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来源:狂丸科学
编辑:tzy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qr2x.png)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http://n.sinaimg.cn/tech/content/tech_weixin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