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

贵州“喀斯特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
2021年07月14日 00:53 科技日报

    喀斯特区域中突出的生态环境和石漠化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难啃的“硬骨头”。作为全球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贵州以科技创新为利器,探索出一系列喀斯特治理解决方案,在黔中大地写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文章。在7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202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贵州的喀斯特治理解决方案受到了中外嘉宾的广泛关注。

    治水:乐见河中鱼翔浅底

    南明河在贵阳市境内长185公里,是贵阳人的“母亲河”,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生态“欠账”多,在过去,每每治理过后,南明河都会出现水质下降、浑浊发黑等现象。“拯救南明河”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理模式一再失效,倒逼贵阳市委、市政府打响了解决南明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战。

    短短几年间,南明河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南明河变清的奥秘是什么?在出席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主题论坛时,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当场解密:是科技创新。

    侯锋透露,9年前,在对南明河进行系统研究后,中国水环境集团摒弃“大集中”处理排放的传统技术路线,在南明河实现了国际上首个最大尺度的城市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分散治理,各个击破。貌似简单,背后却是满满的科技含量。

    高效节地型生物处理技术,使城市污水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也是河道生态补水的重要来源;生物空气净化技术解决了污水厂邻避问题;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使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侯锋说,南明河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为喀斯特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方案,不仅节约土地和成本,每天还向南明河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每年节省调水费1.58亿元。

    护山:喜看荒山身披绿装

    数据显示,喀斯特地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影响着18亿人口的生产生活。而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达34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喀斯特看贵州,因此,贵州被称为“中国的喀斯特省”,这里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

    “一眼望去满山一片荒凉,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根本没有生机。”熊康宁说,这便是他第一次见到石漠化的印象。

    熊康宁是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早在1996年,他就参加了导师杨明德教授主持的一个喀斯特科技攻关项目。

    植被破坏、基岩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这就是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让熊康宁难过的是,石漠化和贫困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孪生兄弟”。

    20多年来,由熊康宁领衔的技术团队在贵州花江片区创建了“治石”与“治贫”相结合的喀斯特治理技术体系。以蓄水、治土为核心,特色经济林种植及高产技术为支撑,熊康宁把花椒、火龙果、皇竹草等适应石漠化环境生长的经济作物,种在了花江大峡谷两岸,为喀斯特荒山披上了绿装。这套喀斯特治理“花江模式”,让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610元提高到2019年的9863元,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兼而得之。

    在花江片区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熊康宁带领团队还开创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毕节模式”“清镇模式”“果化模式”等,为国家开展石漠化治理专项提供了治理模式、技术体系和示范样板。

贵州省贵阳市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