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德基美术馆今秋重开,百倍放大呈现清代《金陵图》
地处南京新街口的南京德基美术馆经过两年改造,将于今秋重新亮相。
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近日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对话时表示,今年10月重新开馆后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其中清代冯宁《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将在全长近110米、高3.6米的大屏幕上将这幅长卷放大百倍,实现“入画跟随”,让观众走入画卷。
据悉,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德基文化区地处商业与历史文化的交汇处,如何连接历史与当代的生活文化自然地成为其关注的焦点。重新开馆后将呈现“50绝美—御宋”五大名窑珍品展、“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及特别展出项目“奈良美智:绿屋|橘屋”。德基文化区包括美术馆、当代艺术空间、公共艺术区、艺术书店与艺术生活设施。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项目甚至美术馆出现在商场中,不少人担心艺术本身的意义会因此被消解,而流于表面或是变得“网红化”,对此,德基美术馆馆长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文化项目出现,观众将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判断展览优劣的能力。与此同时,对于美术馆而言,让更多有专业能力的机构参与到艺术融合的发展中,也能更好地留住艺术的生命力。
澎湃新闻:不少博物馆和美术馆都专注于古代艺术或者现当代艺术,而德基美术馆同时展出两大版块的艺术,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在策展上,如何兼顾两种相对“割裂”的艺术,并将其纳入美术馆的定位?
艾琳:
澎湃新闻:重新开放后的德基美术馆将举行“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以文物数字化形式让观众走入“画卷”。你们如何理解文物数字化以及“4.0 观展”?
艾琳:
展览的趋势会被学术与技术影响,但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每个时代的文博工作者解决和面对的挑战不同,60年前的文博工作者在解决文化保护的问题,40年前的文博工作者在解决如何通过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明传承的魅力,10年前的文化工作者,在解决如何让观众走进美术馆,走进博物馆,形成观展习惯并提高审美。但是到了今天,年轻人每到一个城市,自然而然会将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览纳入行程。对于他们来说,看展已经成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时,对于我们这一代文博人的考验就变成了,如何以展览为载体,让观众与艺术产生沟通并完成交流。
我们在研究《金陵图》这幅画时,发现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文物展示方式,不足以将其丰富蕴含的城市文化和历史底蕴全面阐述。由此我们通过技术上的突破,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以文物数字化形式,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了“入画跟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直接与画中人交流互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入境”金陵,打破文物与观众之间的壁垒。
近十年来,无数同业都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课题上进行了挑战和尝试。对于美术馆人而言,从来不是为了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而加入科技,所有的融合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叙事,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服务于我们想展示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趋势不是观展的“几点零”时代,而是如何真正用符合这个时代的沟通方式,更好地完成观众与艺术的交流。
澎湃新闻:除了对文物《金陵图》进行普及化,美术馆还有哪些在地性的尝试?
艾琳:
在我们的收藏里,除了像《金陵图》这样综合描绘南京的作品外,我们有“金陵朋友圈”板块。他们或是在南京的艺术家,或是在南京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近现代有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还有傅抱石、刘海粟、陈大羽等。未来,我们也会以“金陵朋友圈”为概念去进行更多展览的规划。
澎湃新闻:根据介绍,德基美术馆将以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展览引出“德基文化区公共空间的当代艺术收藏”,对于种类繁多的国际当代艺术而言,美术馆的收藏和展示思路是怎样的?
艾琳:
澎湃新闻: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作品进入了商场,艺术品为消费场景带来了新的内容,也引发了担心:如何避免艺术的意义被消费主义所消解,而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艾琳: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被担心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商业体和机构都意识到了艺术不可复制的魅力,大家都希望通过艺术对于商业和产业的融入,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之中,确实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在跨界融合中对于艺术专业性的把握差异,孵化出的展览项目参差不齐,造成了现在“消解”的窘迫。但从整体来看,当更多的参与方投入到艺术的尝试中,对于整体文化艺术生态发展的推进是很有价值的,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艺术文化项目出现,越来越便捷的观展途径,促进了全民观展的趋势和对于“需要艺术”的认知。我们要充分相信观众分辨优劣的能力,通过对比,更能促进观众判断展览的差异。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