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国证券市场7000亿“私募基金”

2001年07月19日 09:56  新闻晨报 

  2001年6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夏斌在一个研讨会上以学者身份发表了《中国“私募基金”报告》。7月5日《财经》杂志独家发表了报告,其中称中国私募基金的规模高达7000亿元。三天之后,中国证监会也公布一份报告。但与人民银行这份推出详细数字的报告不同,证监会对于私募基金规模没有详细数字统计,只称“远大于公募基 金的800亿元”。

  《中国“私募基金”报告》对地下私募基金规模的大胆推测,让一直潜伏于地下的私募基金终于露出了它冰山的一角。

  “7000亿”意味着什么?

  我国证券市场流通市值只有1.6万亿元,如果报告中的数字属实,私募基金的比例就接近一半,可以发现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达到了60%,这与原来官方统计的散户投资者占90%以上相去甚远。那么个人投资者占我国证券市场主体的观点势必将被推翻。此前,对我国私募基金规模的估计,有《证券时报》所称的1000亿元,部分专家学者所称的2000亿至3000亿元,而人民银行统计出的这7000亿元无疑极具冲击力。

  私募基金的迅速膨胀反映了百姓对财富增长的强烈需求和宏观的经济背景。在目前状态下,诸多的地下基金和规范的机构相比,主要差别是暗箱操作和内控程度。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对金融体系形成潜在的冲击。

  -专家评述

  夏斌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

  按照我们现有的法律,私募基金很多行为是违规的。一方面,目前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在工商局领取执照的业务范围内没有代客理财。另一方面,从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角度而言,这样一种集合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领域,其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只能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私募基金可以做恶庄,也可以通过股票的抵押贷款,不断从银行套取资金。因此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未来,处于有关法规监管之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之间应当是共同竞争的伙伴关系。为了减少市场风险,防止类似中科崩盘的事件再度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私募基金暴露在阳光之下,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

  王连洲[微博]一般投资者玩不起

  (《中国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在《中国投资基金法》中会给予一部分私募基金合法的地位。但这种合法性是有条件的。有人提出净资产要不低于100万,每次投资额不要低于20万,还要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投资经验。对投资者而言,不是一般投资者都可以玩这个游戏的。

  允许成立私人资产管理公司也未尝不可,但是需要牌照、资格认证和备案。这是个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措施。

  按经济发展的规律、市场的需求,不能排斥民间的资本可能会借这个机会进入到机构投资者或者基金管理者的队伍中去。

  祁斌公募私募是相对的概念

  (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私募基金的明确定义,在法律上也没有实体的定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募集的形式看,公募基金面向公众募集。广大中小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防避风险保护自己,政府的职责就是保护这批人。因此公募基金需要受到严格监管。相对来说,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就比较宽松。为什么?第一,私募基金面向的投资者范围比较小,它的社会影响比较小。第二,它有一定的资格认证,比如投资者需要一定的财力。这批人有足够的财力和资源来保护自己,也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

  明查暗访现状惊人

  北京某投资公司的董先生说他们现有资金800万元。因为一般客户都怕资金安全有问题,代客理财是在客户自己的帐户上操作。客户、投资公司和海通证券之间约定,一年之内客户方不能转托管,不能提取现金。一年内由投资公司来操作,然后由证券公司来监管,客户随时通过证券公司问值。

  另一家投资公司的代客理财协议书规定:在年底的时候,由证券公司按照三七分成的比例,把30%的利润划到该公司的帐上,把70%的利润划到基金客户的帐上。如果出现亏损,由投资公司本金补足,再补上存款利息。

  立法规范众望所归

  2000年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基金法(草案第四稿)》中,有关私募基金的条款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兴趣,其中一章是专门规范“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的,涉及投资人数、投资者最低出资额、基金设立管理等细节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已加快私募基金合法化、市场化的步伐,并将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化建设大大加速。

  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已于7月5日对《投资基金法草案》最新一稿进行了讨论,最新的《投资基金法》修改后有望于8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到时,中国的私募基金就将以一个规范、合法的身份,行走于阳光之下。私募基金,又可以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

  ●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开,而私募基金筹集资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不允许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

  ●募集对象不同公募基金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公众,而私募基金筹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则低得多

  目前,国际上可以统计的私募基金规模达到了10万亿美元左右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月薪5千延迟退休5年每月或多拿900养老金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曝陆川秦岚分手 男方要结婚女方不愿安定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