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文
谁也没有想到,悄悄发展起来的高达8000亿的私募基金竟然成了中国金融市场上最能与国际接轨的行业。
私募基金在中国可以说是在没有有关部门发给的出生证的情况下生成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长得简直让其他的同业者有点羡慕,不仅飞速发展,而且在发展中竟一开始就十分规范地采用了国际标准,与证券业界管理混乱的局面相比,私募基金目前为止的自律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么大规模的盘子,到目前还没有公开的纠纷出现。
私募基金奇迹的发生再次向中国证券业管理者提醒:尊重市场、尊重市场化的规律!
——私募基金的出现完全是急剧增加的客户代客理财的需求增加的结果。资本要实现保值增值,需要有专门的有能力对它进行理财服务的机构,而现有的基金组织根本就不能达到客户的需求,因此,私募基金自发地应运而生。这绝对是在真正市场需求推动下市场自觉产生的结果。
——私募基金的现状再次反映了原始的社会契约关系所维持的秩序往往比强力的政府管制更能行使有效的功能。据调查,一般的私募基金公司都参照国际通常惯例与客户签有代客理财的合同。事实证明,公司与客户都是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虽然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私募基金本身是非法的,所以他们签订的合同也是非法的。但是,中国民法及经济合同法也同时规定,违法签订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但是由于违法签订的合同给一方造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在代客理财过程中,虽然合同性质是违法的,但仍然要受到契约方严格的约束。
——私募基金的发展证明,市场化道路的本身就是强化秩序的过程,政府权力渗透的结果却很难达到这一程度,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面对私募基金的兴盛发展的局面,许多人依然没有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像对待许多在市场经济里产生的许多产业一样,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规范和管理人家。一个先验的认识就是首先假设它是不规范的。可事实上,原汁原味的市场化的产物其规范化程度往往又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十年发展实际上是政府实行严格计划管制的十年,从上市公司的按区域有计划的分配指标和额度,到一级市场的定价配售,这一切实际上是导致目前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质量低劣等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
看来,对于私募基金这一新兴的市场景观,我们有必要这样来期待政策制定者: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市场化的道路,不要破坏了市场的生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