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股民:《投资研报》巨额特惠,满3000减1000,满1500减500!【历史低价手慢无,速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正和岛
作 者:今朝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济南,真有魄力
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但依然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日益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深刻性与长期性,许多地方政府加入了思维和行动大转型的行列。
比如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安徽让民营企业家“唱主角”,让优秀企业家“站C位”;湖南思想大解放,印象最深刻的是十个“扭转”和十个“紧盯”……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发展势头很猛,正蓄势待发。
2020年,济南首次跻身于“GDP万亿级俱乐部”,其后一路高歌猛进,2023年济南生产总值是12757.4亿元,迈向“两万亿之城”,一大批举足轻重的“隐形冠军”企业落户济南。
曾有人调侃,济南的产业主要是济钢、重汽、浪潮“老三件”,被认为“强省弱省会”的代表。
短短几年间,济南就逆势崛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万亿之城”,靠的是什么?
济南的破局之道就是,不遗余力拼“项目”。
去年,济南把“项目突破年”作为全年工作主题,当一个个招商意向变为项目落地,一个个工地厂房传递投产达效消息时,济南超额完成目标。
今年,济南乘势而上,一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的深刻变化,正在发生,改变着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也涌现出不少亮点。
一是项目增长迅速。
今年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信息:2024年济南共安排重大项目2000个,总投资2.66万亿元,规模相当庞大,可见济南对于抓项目的决心和魄力。
二是项目结构优化。
全市新引进的项目中,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空天信息、量子信息等绿色产业,意图在新兴产业领域“弯道超车”。
三是项目建设加快。
济南首创研发出来的“世界第一跨”——黄河齐鲁大桥项目主体全线贯通;全球在建工程最大直径17.5米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正式开启“职业生涯”……济南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截至9月底,全市131个省级重点实施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881.92亿元、投资完成率98.60%,超时间进度24个百分点。
当下,济南正迎来战略机遇期,项目是济南强省会建设的关键“引擎”。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一个个项目在济南落地生根,强省会自然就能崛起成峰。
为什么是济南?济南又是如何通过拼项目,拼出高质量发展?
济南,干了四件事
项目建设是系统性工程,从签约、拿地、开工、建设、竣工,到投产、达产,工作链条长,环环相扣,上一个环节出现“拥堵”,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项目“深化年”,济南怎么干?
1. 统一思想:项目为王
今年1月份,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4年“项目深化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将工作主题确定为“项目深化年”。
这其实是一场誓师大会,显示了北方大省会时不我待、抢抓机遇、勇挑大梁的精神状态。
从“项目突破年”再到“项目深化年”,济南找准了发展“关键点”——项目为王。
所谓项目为王,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切围绕项目想、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会议上,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明确提出,要在项目谋划、落地、建设、建成达效、服务等五个环节上做到“三看三深化”。
“三看”——看项目是否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属于“新质生产力”;看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强不强,是否有利于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看对各类资本的吸引力强不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愿意投入。
“三深化”——深化按图索骥,建立产业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深化质量管理,完善项目谋划评价体系;深化奖励激励,提升谋划策划项目积极性。
项目建设不是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更不是“九龙治水”各自为政,济南坚持下好“一盘棋”,强化系统集成,共同推动部门之间、区域之间、政策之间等同向发力,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高效。
如何处理好区域之间的关系?作为济南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各个区市禀赋各异,定位不同,要有“一盘棋”的格局,差异化分工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最大程度提高资源要素的利用率,实现1+1>2的效果。比如崔寨街道从农业小镇正加快崛起为现代化新城;孙耿街道发力“光伏+蓄能设备制造”产业。
如何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项目,资金很重要。济南市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比如新增专项债券、优先向重点项目建设倾斜、搭建融资平台等等。为了缩短征地时间,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服务制度,提升征地报批效率、缩短征地时间。
项目建设唯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上下同欲。
2. 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
济南将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那么,今年济南招了哪些项目?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一场绿色革命正在到来,今年开工建设的爱旭股份,是全球光伏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电池片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总市值257.90亿(截至11月8日收盘)。
济南项目是爱旭股份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360亿元,重点建设3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建设,可谓是体量巨大,预计年底实现组件产能投产。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各地都在强力招引项目、加快建设项目。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招引项目、建设项目不是没有标准,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有方向、有标准、有要求的。
一方面济南治理了5367家“散乱污”企业,加速淘汰过剩生产力、重复生产力、低效生产力。另一方面,济南正在寻找新质生产力的脉络,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瞄准“高大上”的项目,加快培育新动能。
“高”即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项目,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
“大”即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的项目。要加强与全国性、国际性行业协会等合作,重点盯引行业龙头或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上”即上档次、上层次、上效益的项目。聚力引进一批有利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的优质项目,这样才有可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济南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先稳固根基,再谋求突破,以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建立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支柱产业”,总规模达1.6万亿元。
3. 转变招商理念,聚焦链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任何一个地方要获得超常规发展,仅仅依靠盘活自身存量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靠招商引资,通过引入项目和企业,导入资金和要素,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源导入,再好的政策也很难发挥作用。
然而在招引项目过程中,各地区难免陷入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的“内卷式招商”,还催生候鸟型企业,难以实现真正而持久的经济增长。
济南在招商引资中,实施多样化招商,不断丰富招商“工具箱”,拓展招商渠道,推动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
产业链式招商是济南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这里重点讲讲。
现代产业发展除了资本和核心技术的竞争,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同样重要。济南向“产业链招商”模式转变,按照招商的惯常说法,叫做“引进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要的就是一个辐射效应。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济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招商引资。济南通过“全产业链”招商,引进比亚迪、吉利两大车企,已集聚比亚迪芯片、电池生产基地、乘用车产业园,以及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等项目,在两年多时间里便建立起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2023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8万辆,已经进入全国前十,跻身第一梯队。今年,济南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达到40万辆以上。
招商引资是一门学问,既要积极主动,又不能盲动蛮干,“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精准识别目标投资者,考验的是招商团队的眼光“毒不毒”,这是政府招商最关键的一步。
4. 企业家站C位,全周期优化营商环境
项目招进来是本事,但服务好项目建设和发展更要真功夫。
现在很多企业不敢投资,不愿意做长远的规划和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里不踏实。济南政府营造了一种让人踏实的营商环境,正常、平和、稳定、明确、弹性,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为了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济南创造性地提出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把招商引资的高昂热情延伸到项目开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
比如,对于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济南实施入库、管理、调度、推进、服务、督导、考核、问责等功能。济南善始善终提供全周期服务,不来虚的,有督导、有考核、干不好要问责,避免了推诿扯皮。
而且济南还将加大对区县和部门“项目成绩”的考核,落实“管行业就必须管项目落地”,将全部项目分解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投资完成情况作为对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思路清晰,服务全周期,责任无死角,济南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项目打法”。
良禽择木而栖。济南以开放的气度和格局,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服务来招商,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用心用情提供全方位服务。
济南,实干为要
天下事,以实则治。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高质量发展背后,靠的是济南人一往无前的拼劲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
当下,“只做事,不成事”“只开局,无结局”,这样的问题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今年1月15日,新华社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在前行路上,问题和挑战必然不会少,拼就是最好的解法,拼项目就是拼经济,济南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拼经济、搏未来。
拼经济,济南究竟在拼什么?
一是拼的是主动作为,建设有为政府,敢干事、敢担当。
在中国,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有为政府”的谋篇布局。在新发展阶段,有为政府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
现在政府投资侧出现的很多“不顾风险乱举债、盲目跟风上项目、好大喜功铺摊子”的情况,更是“过度有为”“盲目有为”的结果,最终却是无效、失效乃至负效。任何经济决策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决策,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是济南的工作准则。
有为政府首先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济南坚持民生为本,建设高品质的宜居宜业新城。在项目深化年,济南启动建设805万平方米安置房、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首批招生,黄河大桥复线桥通车在即……这些项目涉及到高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等重大民生项目,有利于提升城市综合的承载能力。
每个地方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禀赋和条件,济南因地制宜定战略,不是蛮干和硬干,而是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一张蓝图绘到底”,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走深走实。
有目标才会有方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济南有着极强的执行力,有力拔千钧之势,从上到下,从书记市长到政府普通职员,就咬准“项目”这一件事,狠劲儿干,敢啃硬骨头。
今年山东“新春第一会”召开后不久,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和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带队赴上海、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地“走出去”谈项目、聊合作。10月7日至15日,刘强率济南代表团访问法国、芬兰和西班牙,9天行程、近20场活动,精准推进多领域项目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二是拼的是企业家精神,敢于创新和变革。
拼经济也是拼企业,企业家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其最核心的精神特质,便是熊彼特所言“创造性破坏”的能力。
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回溯过往,每当济南人敢于创新的DNA一动,济南新一轮发展的齿轮就开始转动。自1948年济南解放以来,这里便诞生了众多“全国第一”的科技成果。
济南是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有10余家“中科系”科研院所、5700余家高新企业、218家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
山河超级计算系统、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植物基因编辑核心工具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为强省会建设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
以济钢为例,巅峰时期,济钢的钢铁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现如今,济钢积极转型,不再炼钢,而是向更高门槛、更高附加值的空天信息产业探索。
9月25日,“济钢1号”“济钢2号”在酒泉发射升空,这两颗卫星是由中科卫星与济钢集团合作研制,卫星发射成功后,济钢每年可获得47500景图像用于数据处理应用服务。
济南敢于出实招新招,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激发了民企的创新活力,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力强劲、敢于创新的民营企业,才实现了更大发展、开创全新局面。
以产聚人,济南产业和经济活力提升,让济南在抢人大战中冲出重围,近3年每年新增人才数量保持在“10万+”,人才生态正成为济南的持久竞争力。
三是拼的是战略定力,有坚持,才会有硕果。
毛主席曾在《论持久战》里指出:“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越往高处越难攀登,要保持领跑优势,所面对的压力会更大,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会更多。
济南一直不乏危机感和紧迫感。2017年,济南市委书记曾在山东省人代会上说,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处境很尴尬,北有京津冀,南有南京合肥,西边则是郑州,再不奋起直追,很有可能“中间塌陷”。并向省上建议,应举全省之力实施省会战略,济南强则山东强。
其后,济南奋起直追,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仅没有陷入“中间塌陷”的危局,反而在百强城市榜上跃升至第14名。
发展就是一个个难题被解决的过程,济南聚焦项目正是向新发展方向迈进,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但是,济南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很长,所以要耐得住寂寞,便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和情怀,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这两年,在“千方百计抓经济”的号召之下,整个济南顺势而上,集中精力一门心思搞经济,拼项目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只有每个人都开足马力、奋力冲刺,一个个家庭才会兴旺,一个个地方才会繁荣,一个国家才会持续发展。
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必将到来,“实干为要”的济南,完全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机遇,再上新台阶。
排版 | 小元
编辑 | 米禾 主编| 孙允广
(转自:正和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