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节奏:827新政后第40周

IPO节奏:827新政后第40周
2024年06月23日 20:33 财经自媒体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6月17日-6月21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40周。本系列基于不信谣、不传谣的原则,只根据历史数据,汇报各周IPO节奏的真实情况。大家可以结合9个多月来的情况,判断目前真实的IPO节奏。

一、IPO

1、批文

本周仍然只有1个项目注册生效,为上周刚提交注册的中航上大。中航上大虽然从过会到提交注册用了10个半月,但注册阶段只用了4个工作日。这说明注册阶段项目库存确实已经枯竭,符合条件的项目已经到了批文“应发尽发”的程度;同时,也说明其他长期处于注册阶段的项目多少都遇到了一些问题。

827新政以来,一共有74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主板30家,科创板12家,创业板32家。

北交所本周继续无项目注册生效。827新政以来,北交所有28个项目注册生效,看起来不少,但2024年以来只有6个,最近四个月只有1个。2024年以来,北交所的注册进度已经低于主板和创业板,还有大量1月份提交注册的项目没有拿到批文。

2、申报

(1)基本情况

本周新增受理项目5家,其中沪深交易所2家,为今年以来首次新增。

12月31日是IPO项目最常使用的申报基准日,因此以前每年5-6月是IPO申报最集中的时候。而今年在已经进入6月下旬时,三个交易所1231基准日的受理项目才5家。

到本周末,全国各证监局接受的辅导验收申请29家,较上周新增12家,其中21家完成了辅导验收(含本周已受理的3家),达到了随时可以申报的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其他一些自媒体给出的完成辅导验收的企业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有的说有50家,有的说有65家。这是统计口径的差异。由于辅导验收的有效期是一年,因此理论上2023年7月以后通过辅导验收的企业,都可以在今年6月申报,按这个口径去统计,确实有50-60家。

我们的理解是,理论上确实如此,但如果一家企业在2023年7月已经通过了辅导验收、而拖到现在还没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申报、但是没有受理?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谨慎的口径,只看2024年5月之后通过辅导验收的企业。这样确实会漏掉一些企业,比如首批受理的中国铀业和泰金新能,都不是近期通过辅导验收的。

当然,这个其实并不特别重要。不管是20家还是60家,和以前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大家知道冬天来了就够了。我们也不认为最终会有50家以上的企业受理。

我们在第35周时发起了一个1231基准日受理项目数量的竞猜投票,下周是最后一周了,目前局势更加明朗,前期没有参与投票的欢迎继续参加。

(2)本周受理项目具体情况

中国铀业是央企中核集团旗下的公司,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公司本质上就是个挖矿的,但是挖的是很特殊的矿,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产销量也不能披露:

公司规模也很大,去年148亿的营业收入,13.27亿的净利润,所以主板定位这块肯定没问题。从申请文件看,控股股东中核集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且占比超过50%,这个换其他项目肯定没法报,但人家是特殊行业的央企。

泰金新能是陕西省属国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旗下的公司,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但这个西北院可不是一般的省属国企,第一,它以前也是中央直属,后来才划归地方;第二,西北院已经有西部材料西部超导凯立新材三家上市公司,其中西部超导、凯立新材是科创板上市,所以他们对资本市场和科创板都非常熟悉。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6.69亿元,净利润1.38亿元,绝对规模也不小。这也验证了我们在联芸科技过会时说的:监管层希望科创板上市公司既要硬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又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以证实商业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本周,监管层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似乎表达了没有关闭未盈利企业上市之门的意思。但大家看这个政策,除了看到“未盈利”三个字,还要注意前面三个定语: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科创属性要有多突出?至少比那些能盈利的科创板公司还要突出吧。

本周北交所新受理的3家企业都纳入了我们上周分析的范围,上周我们说:

另外5家在自媒体看来也算不上优质:3家为IPO撤回项目,1家的控股股东是第一大供应商占比超过30%且分红较多,1家去年净利润仅4,153万元且分红较多。如果被受理,自媒体的标题大家应该都能猜出来。

“去年净利润仅4,153万元且分红较多”的就是本周受理的创正电气,“控股股东是第一大供应商占比超过30%且分红较多”就是本周受理的锦华新材,本周受理的奥美森是创业板撤回项目。

总体来看,在马可波罗上会引发负面舆情后,本周沪深交易所新受理的项目,和近期上会的项目,都是质量非常高的项目,一方面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负面舆情,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了监管层心目中对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定义。也就是说,监管层似乎在借着二级市场不景气、投资者怨声载道的机会,展开一次对上市公司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对存量中的低质量上市公司加快出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受理及上会公司的门槛

3、上会

本周汉朔科技上会获通过。这是个质量非常好、必须通过的项目,上周已经讨论过了。根据预告,下周无项目上会。

本周北交所成电光信和太湖远大上会获通过。根据预告,下周无项目上会。

下周无项目上会,表明上会仍然没有形成稳定的节奏。当然,之前也说了,即使最后节奏确定为1周1家或者2周1家,对在审项目也不是好消息。

4、终止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27个,比上周增加9个。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6月底会有一大波中止时间到期产生的集中撤回项目,现在已经接近最高峰。

总体来看,827新政以来,一共有303个IPO项目撤回。

5、提交注册

本周新增提交注册项目2个,包括上周刚过会的凯普林。

二、关于盈利预测

本周北交所两家企业过会,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两家企业在上会前,都提交了2024年的盈利预测。

尽管出具盈利预测一直都有章可循,但以前在IPO审核实践中却很少实际运用,因为如果规模大且大幅下滑风险低,没有必要出;规模刚好贴线或者大幅下滑风险高,出了也没用。

在以往出盈利预测,最常见的场景是,某公司报告期末是6月30日,恰好审核到11月、12月甚至次年1月差不多该上会或者发批文了,此时已经有了1-9月的审阅数据,也出了全年的预计数据区间,业绩其实还可以,但审核部门还是不太放心,需要中介机构来背书担责。这个时候其实全年的数据已经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所以出就出了,问题也不大。

但今年的情况明显不一样了。本周上会的两家企业,都是在5、6月份的时候出了2024年全年的盈利预测。而在本周这两家之前,当时处于注册阶段的万达轴承已经在4月份出了2024年全年的盈利预测,然后才拿到的批文。

这三家出具盈利预测的企业中,万达轴承和成电光信都是报告期内净利润均低于5,000万元,而2024年预测超过5,000万元。而“5,000万元”据说是目前北交所的隐形门槛,所以有分析认为,允许报告期不满足隐形门槛的企业通过出具盈利预测的方式保证未来能满足,体现了北交所的宽容(因为其他地方报告期不满足隐形门槛就没机会了)。

但太湖远大就没有这种情况,公司报告期内业绩持续增长,2023年已经达到7,331万元,但还是出具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净利润7,655万元。

具体来看,太湖远大是在第三轮问询回复时出具的盈利预测,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出具的:

公司 2023 年经营业绩增幅放缓的原因,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是否发生变化;量化分析说明市场需求增量来源对发行人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结合期后业绩实现、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是否存在持续放缓趋势,是否存在期后业绩下滑风险,并作相应风险揭示。

https://www.bse.cn/disclosure/2024/2024-06-11/1718108432_759371.pdf

原来,公司虽然报告期内业绩持续增长,但2023年增速是最低的,所以还是被问“经营业绩增长是否存在持续放缓趋势,是否存在期后业绩下滑风险”。

这里面有两点变化。一是这个问题对报告期内业绩下滑的项目是常规问题,对持续增长的项目一般不怎么问,但现在也在问了;二是以前这个问题通常可以结合市场容量、在手订单、客户拓展情况、原材料价格等定性论述,而现在要求出具盈利预测,具体给个数。

据此,推测近期要求在上半年就出具全年盈利预测,并不仅是针对业绩可能达不到隐形门槛,也不仅是针对报告期内业绩下滑,而可能成为比较普遍的常态化要求。它的根源和报告期分红影响上市一样,都在于体制内对所谓“舆情”的极端重视。盈利预测对应的舆情就是上市后业绩下滑,进而被舆论认定为上市前粉饰报表。其实在目前的整体经济形势下,上市后业绩下滑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也不一定都是粉饰报表,但舆论似乎认为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项目和审核部门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IPO节奏 科创板 申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