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发布,这家公司跃居中国首位

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发布,这家公司跃居中国首位
2024年06月21日 17:27 金色光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发布,云南白药(000538.SZ)、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上海医药(601607.SH)、恒瑞医药(600276.SH)等4家中国企业上榜,分列榜单第33位、38位、42位、48位。

据悉,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已连续6年上榜,上海医药第5年上榜。云南白药则在沉寂两年后,跃居中国企业首位。

来源:摄图网来源:摄图网

4家中国企业入选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

近日,国际制药界知名的医药专业杂志《制药经理人》杂志发布了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据悉,该榜单主要依据各大药企的处方药销售收入进行排名。

中国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为云南白药、中国生物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榜单显示,云南白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为55.19亿美元,位列第33位;中国生物制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为44.33亿美元,位列第38位;上海医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为42.26亿美元,位列第42位;恒瑞医药的处方药销售额为32.32亿美元,位列第48位。

其中,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均已连续6年上榜,且中国生物制药的排名较2022年上升一位。上海医药则是第5年上榜。

公告显示,云南白药以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四大事业群为生产经营核心底座。其中,药品事业群以云南白药系列专注于止血镇痛、消肿化瘀的产品为主,涵盖补益气血、伤风感冒、心脑血管、妇科、儿童等领域的天然特色品牌中药,打造三七植物补益类产品。截至2023年末,云南白药拥有567个药品批准文号、316个品种,其中,含222个中成药品种,包括43个独家品种。   

据年报,2023年,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391.11亿元,同比增长7.19%;实现归母净利润40.94亿元,同比增长36.41%。分事业群来看,2023年,云南白药的核心业务药品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64.81亿元,同比增长8.16%;健康品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64.22亿元,同比增长6.50%;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约22%;云南省医药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90亿元,同比增长5.63%。

2024年第一季度,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107.74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12.12%。

恒瑞医药则在肿瘤领域有丰富的研发管线,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广泛研究领域。同时,恒瑞医药在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眼科、肾病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

2023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同比增长7.26%;实现归母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长10.14%。恒瑞医药表示,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与公司创新成果持续获批,创新药临床价值凸显有关。2023年,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收入达到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金麒麟分析师)收入),同比增长22.1%。

2024年第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9.98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归母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增长10.48%。

上海医药的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两大部分。2023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同比增长12.21%;实现归母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2.57亿元,同比下降1.87%;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340.38亿元,同比增长14.04%。

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9.98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归母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增长10.48%。   

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实现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滑8.3%;经调整Non-HKFRS归母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抗肿瘤用药实现收入88.01亿元,同比下滑4.2%;肝病用药实现收入38.24亿元,同比下滑0.4%;呼吸系统用药实现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1.4%;外科/镇痛用药实现收入37.49亿元,同比增长9%。

中国药企积极投入研发工作

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能够连续六年入选全球制药50强榜单,体现出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生物制药近年创新成果的认可。2024年,中国生物制药预计将有多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已经进入创新产品的密集收获期。

公告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药实现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8%。截至2023年年报,中国生物制药的创新药管线内共有57款产品。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的研发费用为44.0亿元,同比增长5.7%。

事实上,近年来,云南白药、恒瑞医药、上海医药等中国药企均在积极投入研发工作,并收获颇丰。

具体来看,云南白药一方面大力推动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另一方面以研发投入和科技力量推动全新中医药产品的创新。

中药产品二次开发方面,云南白药重点推进宫血宁胶囊止血抗炎,以及气血康口服液改善气血血瘀的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储备方面,云南白药集中研发优势资源孵化三款中药1.1类新药重点研发项目,包括用于温肾固本的我国首个获批临床的证候类中药新药附杞固本膏等。2023年,云南白药的研发投入金额为3.44亿元,同比增长0.49%。

恒瑞医药2023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为6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6.95%。2023年,恒瑞医药3款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4款2类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醋酸阿比特龙纳米晶、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恒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获批上市。截至2023年末末,恒瑞医药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5款1类创新药、4款2类新药,涉及抗肿瘤、镇痛麻醉、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上海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构建“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2023年,上海医药的研发总投入为26.02亿元,占其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9.91%

截至2023年末,上海医药已有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凯力康(尤瑞克林)、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3款创新药,兰索拉唑碳酸氢钠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

同时,上海医药进入临床批件申请阶段、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68项,其中,包括创新药55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改良型新药13项。在上海医药的创新药管线中,已有3项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