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节奏:827新政后第11周

IPO节奏:827新政后第11周
2023年11月19日 20:29 财经自媒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凯瀚财经

本周(11月13日-11月17日)是8月27日提出“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的第11周。以下是本周IPO节奏的实际情况,大家可以结合两个多月来的情况,判断目前真实的IPO节奏(再融资目前预案公告和受理已经恢复正常,自本周起不再关注)。

一、IPO

本周有2个项目注册生效,与前面10周持平。

827新政以来,一共有22个项目注册生效,其中主板10家,科创板4家,创业板8家。

目前主板排队企业250家,科创板110家,创业板266家。

本周继续无新受理项目。

本周1个IPO项目上会,获通过。根据预告,下周有3个项目上会。

本周终止审查项目4个,比上周增加1个。

老娘舅:神仙都没办法,能拖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

周六福:可能很多人还是分不清楚它和周大福的区别。这个项目2019年申报过一次,2020年被否;2022年三家中介全部更换后再次申报,到本周撤回,所以一出问题就甩锅给中介机构,虽然发行人短期内保留了体面,但长期看也没啥好处。从反馈问题看,商标权属问题可能是撤回的原因之一。周六福的生产全部是委外加工,销售主要依靠加盟店,自己持有的资产中,最值钱的就是商标。但是从十几年前开始,就不断有人对公司商标提出异议或申请无效,诉讼一直打到最高院。

另外,珠宝首饰行业也属于消费行业,而且很多是不介入生产环节的。没有生产环节,只有门店,意味着不是实体经济,珠宝首饰也没啥好研发的,品牌和渠道是核心竞争力。近期消费行业不友好的监管环境,对项目的审核也是不利的。

天宝营养主要从事磷酸钙盐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2年磷酸氢钙产能居全国第二,净利润1.2亿元。从反馈问题看,产业政策可能是撤回的原因之一。公司的原材料磷矿石被列为战略性矿产,且磷矿石开采环境污染较重,近年来部分供应商已停止外售磷矿石,公司磷矿石采购半径变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将“新建磷酸氢钙生产装置”列入限制类。

海力威主要从事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汽车和轨道交通两大应用领域。2022年净利润刚过7,000万元,在主板项目里面偏小。另外,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外存在较大的个人负债,债权人包括朋友、员工和民间借贷机构,到目前还有2,814万元未到期。根据公司解释,借款原因系实际控制人进行证券交易产生较大金额的亏损。站在监管角度,一是担心借款用于体外循环,二是个人债务可能影响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股权的稳定性,三是实际控制人借钱炒股而且不会止损,这种风格带到公司经营中会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827新政以来,一共有45个IPO项目撤回。

5、提交注册

本周新增提交注册1家。

二、A股?港股?

今年以来,尤其是827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A股上市难度骤然提高,不少公司在上市对赌的压力和中介机构的忽悠下,动了去香港上市的心思。

珠宝首饰行业中,除了前面讨论的周六福,还有梦金园和老铺黄金也曾在2021年上会被否。只是后来周六福继续选择冲刺A股,梦金园和老铺黄金都选择了转道香港。周六福这次撤回后,说不定也会去香港。

但其实很多情况,去香港,可能只是无奈的选择。目前,周大福和周生生都在香港上市,其中周大福是行业龙头,2023财年(指截止2023年3月31日财年)营收832亿元,香港市场给他的估值是21.5倍;周生生规模小,2022年营收184亿元,估值就只有7.7倍。

A股这边刚好相反,越是行业地位低的估值越高老凤祥2022年营收630亿元,估值只有13.7倍;中国黄金2022年营收471亿元,估值有19.6倍;而曼卡龙2022年营收只有16亿元,估值却有54.8倍。

像梦金园、周六福、老铺黄金这种规模远小于老凤祥和中国黄金的企业,如果在A股上,估计反而可以得到和曼卡龙差不多的估值;但如果去港股,估计只能和周生生差不多。梦金园和老铺黄金目前还没有定价,后面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三、现任?前任?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本周撤回项目可能的撤回原因,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两个项目,都发生了申报前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况。

在核准制时代,审核一般不关注申报前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况,即使关注到了,也可以以“基于战略规划调整”“友好协商”之类的糊弄过去。但在注册制时代,监管部门希望将更换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突破口,要求详细披露更换原因,前任中介机构是否发现了实质性障碍。

天宝营养原来聘请A证券为辅导机构,后来变更为B证券,披露的原因是,A证券“对在2021年前后向深交所申报IPO缺乏信心。发行人与项目团队多次协商,仍无法就IPO申报对应报告期达成一致意见……鉴于B证券人力资源投入相对较大,沟通更为便利,具备长期合作基础”。

海力威原来聘请C证券为辅导机构,后来变更为D证券,披露的原因是,第一,D证券高度重视,为项目配备了充足的项目人员,总经理牵头协调项目的推进事项;第二,D证券向发行人建议的上市申报板块为科创板,而C证券建议的为创业板。考虑到当时(指2020年7月)科创板的审核效率及估值情况,对发行人而言,科创板较创业板更具吸引力

对于前任中介机构是否发现了实质性障碍,两家公司当然都予以否认。

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分手,和男女朋友分手一样,真正的原因可能外面永远不会知道。披露出来的原因,是发行人和现任中介机构起草的,那当然把责任都推给了前任。

但即使从发行人和现任中介机构单方面的陈述看,前任中介机构在专业判断上也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在天宝营养项目中,A证券不同意2021年报材料,这时发行人可能和A证券吵了好几次架,说不报就把你换掉;B证券上门挖墙脚,肯定迎合发行人的需求,和发行人排了一个2021年报材料的时间表,但从最终结果看,也是2022年6月才报进去

从公开材料看,天宝营养2020年净利润只有2,240万元,2021年上半年肯定没法报。可能发行人当时已经知道2021年业绩会大幅增长,所以想下半年以2021年6月30日为基准日申报,先排队,在排队过程中更新2021年年报,这样可以早点上市。而A证券可能认为当时审核速度比较快,排队的必要性不强,建议在2022年上半年以2021年年报为基准日申报,给监管的第一印象会更好,有利于项目成功。至于B证券是真心觉得2021年能报,还是也清楚2021年报不了、但为了抢项目先答应发行人再说,就不清楚了。

在海力威项目中,发行人应该是自身希望报科创板,但C证券不同意,说只能报创业板,这时发行人和C证券吵了好几次架,说不报就把你换掉;D证券上门挖墙脚,肯定迎合发行人的需求,说发行人可以报科创板,但从最终结果看,居然报了主板

从公开材料看,海力威论证科创板定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应该说C证券报创业板的建议更务实。至于D证券是真心觉得能上科创板、还是也清楚去不了科创板、但为了抢项目先答应发行人再说,就不清楚了。

发行人和IPO中介机构的关系,确实有点像夫妻关系,尤其是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IPO周期可能长达五年以上,要一起合作这么长时间,和买房子找个房产中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发行人作为财大气粗的甲方金主,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其他中介机构的诱惑肯定不会少,有的是中介机构主动诱惑,有的是地方政府和投资人带上门诱惑。这个时候发行人一定要保持定力,进行理性判断,不能被迎合式的承诺蒙蔽。至少从这两个案例看,即使不考虑后来撤回的情况,现任的表现也没看出来比前任更好。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IPO节奏 申报 A股 IPO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
  • 11-24 锦江航运 601083 --
  • 11-21 中机认检 301508 --
  • 11-20 京仪装备 688652 31.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