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华创机械
2023/11/15
力/力矩传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力矩信号。力/力矩传感器将力/力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由力敏元件、转换元件和电路三部分组成。力传感器分类标准众多,根据测量维度可分为一维至六维传感器;根据转化元件可分为电阻应变式、光学式、压电式和电容式传感器;根据使用场景又可分为力传感器可分为压力、称重(衡器)和力矩传感器。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力传感器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主要包括制造与封装工序,下游为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兴市场如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加速,推动力传感器需求的持续扩张。
六维力传感器下游应用广泛,精度需求带来高技术壁垒。六维力传感器提供最高维度的力觉信息,由上台、下台、测力梁和应变计构成。凭借其全方位感知、灵敏度、精确度高、反馈实时的性能优势,六维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医疗、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由串扰、精度、准度等性能决定,技术壁垒高,核心难点在于结构/算法解耦、标定检测和材料配方。
力传感器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扩容加速国产替代。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力传感器市场到2024年将达到23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全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目前仍为小众市场,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2022年总销量仅为4840套,随着国内布局厂商如柯力传感、坤维科技、宇立仪器、鑫精诚等的持续增加,叠加下游细分市场认知的逐年提升,六维力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期间将伴随技术路线的多样化、产品矩阵的完善、下游客户对本土品牌认可度的增加、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国产化率的提升。
一维力/力矩方案仍为性价比首选,六维力方案期待远期降本。根据特斯拉Optimus的解决方案,单BOT需要28个力/力矩传感器;结合定价,单BOT的力/力矩传感器价值量约为84000元。考虑到若Optimus量产后的规模效应,我们测算,当Optimus出货量分别为10、50、100万台时,单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210、300亿元。六维力传感器价格昂贵,目前售价为10000元左右,在仅考虑Optimus的腕部、踝部和肘关节采用此方案的基础上,单BOT价值量已达到60000元。我们认为,只有当六维力传感器方案降本效果显著,才更具性价比,依此测算在Optimus出货量分别为10、50、100万台时,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6、135、150亿元。
本土企业百家争鸣,奋楫笃行。(1)柯力传感:力学传感市占率多年全国第一,通过“内生+外延”,加速向传感器平台型公司迈进。公司自研的多维力传感器已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可应用于机器手臂运动等高精尖场景。(2)东华测试: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三十载,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包含传感器、测控系统硬件和分析与控制软件平台。(3)坤维科技:从事各类型力觉传感器研发及应用力觉测量一站式解决方案。(4)鑫精诚:传感器和力控系统解决方案制造商,打造自动化领域品牌。(5)宇立仪器:全球先进的六轴力传感器和智能力控打磨厂商。
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建议。力传感器应用空间广阔,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高筑,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驱动力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国内厂商有望通过多年产业、技术积累和高性价比,加速导入核心客户,实现国产替代。给予力传感器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柯力传感,建议重点关注东华测试。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国内厂商产品开发进度、核心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成本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华创医药
2023/11/15
国产发光领先企业,发光出海标杆。公司成立于1995年,深耕化学发光行业已近30年。通过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先发优势,2012-2022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8.0%、33.3%,业绩长期稳健增长,驱动公司成为国产化学发光领先企业。同时,公司是国产化学发光企业中的出海标杆,公司海外业务布局较早,海外拓展持续发力,截至2023年半年报,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151个国家及地区,设备海外累计销量已达17400台。
公司发光国内业务突破三级医院指日可待。化学发光是国内IVD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在我国2021年市场规模已超300亿元,但70%以上市场份额被“罗雅贝西”四家外企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其中三级医院是发光主要市场,但突破难度更大。此前国产厂商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二级医院的大规模发光装机,但随着二级医院红利期结束,三级医院市场已成为国产发光厂家的必争之地。新产业凭借三大优势有望突破三级医院市场。1)设备:率先推出600速高通量设备,大、中、小发光和流水线等产品组合丰富;2)试剂:技术领先、种类丰富、原料自产率高;3)服务: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提高品牌影响力。发光集采规则趋于温和,预期降价幅度低于生化集采,此外加上国产替代政策的助力,新产业等国产头部企业有望加快提高国内市占率。
公司发光海外业务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球IVD市场规模有望于2025年突破千亿美元,其中免疫诊断占比最高,而化学发光技术作为当前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全球市场空间广阔,出海是企业不断打开成长天花板的必经之路。从市场端情况来看,亚太等新兴市场为国内企业出海切入口,且化学发光产业终端中的ICL市场增长潜力大。从公司端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三大“升级”助力公司海外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海外中大型机装机占比提升,机型得到升级;2、大型ICL客户得到突破,客户得到升级;3、营销策略从扩面转为聚焦,营销得到升级。
横向拓展IVD其他细分赛道,助力平台化转型。IVD行业细分赛道众多,罗雅贝西等全球知名IVD厂商均进行多元化布局,产品多元化可增强渠道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及市场天花板。新产业布局生化领域,并与发光形成生免流水线;在高增速的分子诊断行业,公司自主研发与战略合作并重,加快产品推出;在凝血领域,公司已经陆续补全测试项目,并且发光技术优势加强凝血竞争力。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拥有体系化的仪器/试剂产品布局、清晰的海外发展策略等优势,有望在国内三级医院和海外市场实现突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21.2、27.2亿元,同比增长23.5%、29.1%、28.7%,对应23-25年EPS分别为2.09、2.69、3.47元。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0倍估值,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IVD集采降价幅度超过预期;2、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