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金泰捅了马蜂窝

智翔金泰捅了马蜂窝
2023年06月25日 21:1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智翔金泰成为注册制后争议最大的新股。

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迄今达到20家,其中生物医药19家,医疗器械1家。为何以前未盈利Biotech上市风平浪静,智翔却被千夫所指,使投资者怒不可遏,被指斥无产品、无销售、无利润,上市即达到退市标准?

基本面与估值严重不匹配,发行市值138.9亿元,募资34.73亿元,触动当前投资者对圈钱最敏感的神经。

市场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建立的包容性,也被严重透支,越来越多人质疑Biotech的商业模式,终其一生有小卖部赚钱吗?

 01 

命好

吊诡的是,纵然狗血刷屏,智翔仍然一股难求,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6331652%。

抛开事实不谈,大多数人依旧无脑打新,注册制时代的风险教育还有待挖坑。

智翔募资34.73亿元是什么概念?信达生物IPO募资33亿港元、康方生物IPO募资25.8亿元。2021-2022年,港股18A公司IPO募资总额平均为18.9亿港元、4.5亿港元。2022年以来9家18A公司上市,募资总额均未超过10亿港元。

投胎到科创板也是一种护城河。

智翔未走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是怒气汹涌而至的根源。

核心产品GR1501(IL-17A单抗),在主要适应症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上,III期临床研究最新随访总结数据为,200mg 剂量组 12 周时PASI75(即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性指数改善75%)应答率(FAS)达到90.7%。

诺华司库奇尤单抗( IL-17A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中国人群关键临床数据显示,150mg、300mg剂量组12 周时PASI75应答率分别达到87.8%、97.7%,300mg剂量组12 周时PASI 90应答率高达80.9%,超过八成患者在第12周实现皮损清除或几乎清除。

据参与临床试药的银屑病患者记录,GR1501只是仿制药,效果无法与苏金单抗(司库奇尤单抗)相提并论。从以上临床数据(非头对头比较)分析,也不能确定GR1501有效性达到me-better。

司库奇尤单抗标准剂量为300mg,中国销售额2020年5亿元、2021年15亿元、2022年35亿元。GR1501标准剂量为200mg,具有低成本优势。

但低成本在国内是最不可靠的竞争壁垒,IL-17A单抗内卷大军即将杀到。

GR1501是国内首个申报上市的国产IL-17A单抗,恒瑞医药SHR-1314报产仅迟一个月,其强大的销售能力足以弥合这一个月的差距。

百奥泰BAT2306去年5月进入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以原研药司库奇尤单抗作为平行对照。

当前共有8款针对银屑病的IL-17靶点同类药物正处于不同临床阶段,入局者还包括君实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国健丽珠集团

智翔另一个重要产品GR1801是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双抗,预计2025年上市。竞品华北制药(维权)抗狂犬病毒单抗2022年1月获批上市,200IU(1毫升)规格价格约2200元,至今未披露销售额。兴盟生物重组人源化抗狂犬病毒单克隆组合抗体(鸡尾酒疗法)SYN023去年5月申报上市。

以上3种新品的共同竞争对手是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在临床已经应用几十年,产品成熟、市场接受度高,价格低于华北制药狂犬单抗。新品上市后能否被医生和患者认同,实现销售放量,还有待验证。

Biotech市研率水平对比

 02 

离谱

2022年3月,智翔终止两个项目的研发,分别为以PD-L1为靶点的GR1405和以EGFR为靶点的GR1401,原因均为同类“药物竞争激烈”,累计投入分别为1.66亿元和5326万元。

这是中国创新药同质化去产能的一个小波澜,但间接由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单,智翔拟使用8.4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被终止的PD-L1当初是委托药明生物进行分子开发,这是饱受争议的DDSU模式,智翔的自研能力有待商榷。

截至2022年底,智翔技术研发人员344人,包括博士6人、硕士6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19%。单独看没有什么问题。

截至2022年底,百奥泰研发人员352人,包括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 10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35%。

科创板另一家三无公司首药控股研发人员144 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接近70%。

最后来看一家重庆国企,重庆水务并非高科技公司,拥有124名研发人员,包括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4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44%。

科创板对Biotech的包容植根于创新驱动,一家创新药企的研发人员学历构成,还不如水务公司,难怪天天被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智翔研发人员学历水平偏低,这也是内陆药企面临的普遍困境。

智翔创始人、实控人蒋仁生的另一家药企智飞生物也面临自研困境。2022年,智飞生物常规自主产品(剔除新冠)收入仅为17.60亿元,仅为沃森生物1/3,自研产品微卡、宜卡造势良久,却一直不能公布销售数据。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上市之日,即是智飞生物按自主产品收入估值之时。

智翔也知道自己贵了,上市公告提示市研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4.54 亿元,发行价格对应发行后的市研率为30.56倍。

但是有机构认为不贵,报价最高57.80 元/股,比发行价格37.88元/股高出52.59%,参与智翔IPO配售的机构共有7家,报价多集中在40元左右。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恒工精密 301261 --
  • 06-27 海科新源 301292 --
  • 06-27 天力复合 873576 9.35
  • 06-26 朗威股份 301202 25.82
  • 06-26 华信永道 837592 10.3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