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别人剁手你赚钱,飞天茅台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资工具限时低价优惠,不容错过,[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产业链博弈要素转换,新技术加速演进
2023年电新年度策略
张 雷
浙商证券电新首席
S1230521120004
6年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研究经验,2019年水晶球第二名。
光伏行业产业链
1、需求侧:
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日益迫切,美国、印度针对光伏产品进口政策有望边际放松,欧洲能源转型压力仍旧高企,中国大基地与分布式均有望快速推进,随着硅料供应瓶颈缓解,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超预期。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有望达到350GW,同比增长40%,2022-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CAGR有望达到26%。
2、供给侧:
1)主产业链:主要矛盾由供需关系转向技术与制造能力差异,各环节利润分配有望重塑。由于硅料产能释放,行业瓶颈环节消失,主产业链各环节随供需和格局变化发生盈利再分配,制造能力强、低成本、技术引领的公司有望走出α,硅片或成成本曲线最陡峭环节,一体化龙头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2)辅材:量增利稳确定性强,关注新技术应用与格局优化方向。历史复盘来看,各辅材环节在组件或者光伏系统中成本占比较低,盈利能力相对稳定,随着下游需求高增,辅材环节有望迎来最强量利确定性。石英坩埚环节有望成为供给瓶颈、量利齐增,钨丝金刚线、银浆、胶膜、焊带、接线盒等环节有望受益新技术迭代,微型逆变器及储能逆变器有望维持高增长趋势。
3、建议关注:
1)主产业链建议关注强阿尔法标的以及具备全球化能力的龙头:TCL中环、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
2)辅材产业链建议关注新技术导入和格局边际优化的环节和标的:
①石英坩埚:欧晶科技;
③银浆:帝科股份、聚和股份(拟上市);
⑥逆变器: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
3)其他环节和标的:大全能源、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东方日升、金博股份等。
4、风险提示:
1)经营风险:供应链保障风险;库存减值风险。
2)政策风险:海外贸易保护政策风险;新能源支持性政策削减风险。
3)其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能源消纳风险。
风力发电产业链
1、需求侧:
全球能源转型需求日益迫切,欧洲能源转型压力仍旧高企,全球海上风电加速推进。中国陆上风电收益率较高带动行业需求快速放量,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风机招标量已达76.3GW,同比增长83%;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需求有望达到115/75GW,同比增长21%/67%,2022-2025年全球/国内风电新增装机CAGR有望达到14%/28%。
2、供给侧:
1)国产供应链成本占优,全球风电国产替代加速。
①国内风电供应链成本具备优势,零部件对外出口可期;关注主轴、铸件、塔筒、法兰等环节;
②风电国产替代趋势加速推进。轴承系风电中国产替代化率偏低的环节,风电轴承及风电滚子国产化有望加速推进。
2)海上风电全球趋势,深远海趋势带来价值量提升。
全球海上风电加速推进,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带来离岸距离及水深增加,海上风电产业链有望受益,关注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迎来技术升级及价值量上升的海缆环节,用量提升的海塔桩基、法兰环节。
3、建议关注:
1)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及主机龙头: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泰胜风能、中材科技、禾望电气、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三运达股份、三一重能;
2、成长确定性海风: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维权)、亨通光电、海力风电;
4、风险提示:
1)经营风险:供应链保障风险;产品质量风险。
2)政策风险:风电项目审批风险;新能源支持性政策削减风险。
3)其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能源消纳风险。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
1、车端:看好海外市场和国产出口,中国产业链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并主导。
我们预计国内2022年新能车销量在650万辆,渗透率达27-28%,2023年达850万辆,后续电动化+智能化共振驱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展望2023年,国内景气持续&出口加速,随着供给端放量和市场下沉,混动放量有望提速,美国IRA等政策强推电动化加速(渗透率不足10%),欧洲边际复苏不改禁燃时间点(目前渗透率约21%),行业中长期成长属性不改;储能蓝海市场,远期将贡献海量需求。中国占据锂电产业主导地位(benchmark,2022E),在冶炼端,锂占44%、钴占75%、镍占69%、锰占95%;主材端,电解液占81%、正极占78%、负极占91%、隔膜占70%、铜箔占55%+;电池端占70%。中国产业链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加快海外建厂,竞争实力强大,将充分享受蓬勃发展的全球电车市场。
2、中游:价格基本进入下行通道,降本保障企业盈利稳定,看好回收市场。
金属端,2023年,碳酸锂价格冲高动力不足,价格有望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产业盈利将向制造端转移;电池端,产能过剩预期强烈,但高端产能仍会偏紧,同时技术降本、产品升级、出海建厂将成为核心看点。材料端,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供给紧缺将基本缓解,业内企业加快一体化降本和技术产品升级,我们认为龙头企业有望保持盈利,尤其在竞争格局较好的环节,头部企业的盈利韧性更强。回收端,得益于行业规范和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原料价格和金属价格有望走向合理水平,看好回收技术和渠道布局领先的企业。
3、技术:迭代升级为产业纾困,看好4680电池、 CTP电池、钠电池、LMFP、复合箔材等量产加速。
中国电池产业正加速技术迭代,在结构创新上,4680电池、CTP电池等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和生产效率,有望在中高端车型上快速应用;在材料创新上,钠电池得益于低成本、安全性和宽温性等,产业化有望借道锂电经验快速量产,未来将替代铅酸,并在小动力、低速车和储能领域实现快速放量;磷酸锰铁锂与磷酸铁锂相比,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目前已有十万吨级别产线量产,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装车;复合箔材成本低、重量轻、安全性好等,目前产业处于产品研发和送样阶段,行业里已有企业的PET铜箔整体良率达92%,磁控溅射的良率在98%。看好电池新技术的放量加速、以及业内先期布局具有技术和产能优势的企业。
4、建议关注:
1)一条主线: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标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蔚蓝锂芯、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中伟股份、格林美、星源材质、宏发股份、卧龙电驱等。
2)四条支线:
①放量曲线陡峭的钠电池企业:振华新材、传艺科技、华阳股份、鹏辉能源、鼎胜新材(维权)、多氟多、百合花、美联新材、维科技术;
③处于产业化前夕的PET铜铝箔企业:东威科技、万顺新材、三孚新科、宝明科技、双星新材;
④渠道和技术领先的电池回收企业:光华科技、芳源股份、天奇股份(维权)、格林美。
5、风险提示:
1)经营风险: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供给过剩导致行业恶性竞争。
2)政策风险:欧美等海外地区政策变动导致国产企业盈利能力受损;中国疫情管控导致产业链运行不畅风险。
3)其他风险:行业技术路线变更导致部分企业盈利受损;关键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导致企业成本承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