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研究 | 近期深度报告汇总

方正研究 | 近期深度报告汇总
2022年09月19日 07:30 市场资讯

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谁是优秀的引路人?首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重磅开启,火热报名中~~点击查看>>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策略观点:北交所设立一周年以来,实现稳健起步,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聚集地。设立北京交易所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官宣设立。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北京金融街注册成立。11月15 日北交所揭牌开市。从提出设立北交所到揭牌开市仅仅经历两个月时间,体现出对于服务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决心。

北交所设立一周年以来,实现稳健起步,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聚集地。行业方面,北交所上市企业以创新型行业为主。具体来看,在工业领域有3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为32%,信息技术领域有30家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为27%。市值方面,北交所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北交所5-10亿元市值的公司数量最多,合计达59家,数量占比超过一半。相比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在企业研发能力和科创属性的要求上设置更低的条件,更强调服务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注于产业链某一个环节的企业,其服务对象将比科创板和创业板更加宽泛,更具有包容性。盈利方面,北交所上市企业利润增速较高。但平均公司规模较沪深两市的规模体量有明显的差异,体现出北交所坚持错位发展、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作用。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自主研发面临挑战、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

一、经济和产业:河南省经济实力在全国排上游,辖区内呈现中间强四周弱格局。河南省经济实力全国排第5位,中原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强于其他地级市,其次为黄淮经济区,其余经济区经济实力相差不大。省会城市郑州人口吸附能力强,是省内唯一经济总量突破万亿的城市,位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包括洛阳、南阳,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而漯河、壁位居第四梯队,GDP总量介于500-2000亿元;其余地级市位列第三梯队。

二、财政情况:河南省财政实力位于全国中上游,财政自给能力偏弱。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余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介于70-400亿元,综合财力对上级补助依赖度较高,转移性收入占综合财力的比重均值在41.8%。

三、债务压力:河南省2021年各市债务压力普遍上涨,但多数处于预警线内。显性债务方面,除许昌市、济源市和鹤壁市政府债率超过100%外,其余地级市政府债务率均未超过100%。广义债务方面,2021年河南省各市广义债务率均值在197.7%。

四、河南信用环境透视:“永煤事件”后,河南省城投债恢复较好,但产业债融资依然紧张。2022年8月16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进河南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的意见》,旨在促进河南省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我们认为《意见》的发表对于现阶段河南信用债具有一定提振作用,省属产业平台挖掘价值具有一定提升。

五、城投总览:河南省共104家发债平台,存续债券余额合计4767亿元,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各地级市融资对发债依赖度不高。河南省城投债发债成本中枢下行,由2018年的5.82%下降至目前的4.4%,城投债发债渠道逐步恢复。

六、投资建议:第一梯队:郑州经济财政实力全省领先,可考虑选择区县级或园区级平台,1-3年期目前性价相对比较高,收益率均值在3.5%左右;第二梯队:洛阳、南阳经济财政实力位列第二梯队,可选择区县级或园区级主平台,1-3年期目前性价相对比较高,收益率均值在4.5%左右;第三梯队:经济财政实力排中游的开封、平顶山、焦作市、许昌市等,可考虑区域内主平台或区县级带担保债项。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偏差、公开信息披露不全、超预期信用风险。

北交所在2022年9月2日迎来一周年,过去一周年从制度设计到落地执行,目前上市企业已经超过100家,本文从政策回顾与北交所的实践两个层面对北交所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1.北交所定位准确,填补了该阶段企业上市融资需求满足上的空白:北交所定位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从实施的效果上来看基本实现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于科创板、创业板,好于创新层、基础层;研发属性较强,研发强度高于全部A股的研发投入;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专精特新属性明显。

2.北交所快速扩容:北交所开市不到一年的时间上市企业已经突破百家;从储量上来看,北交所申报数量快速提升,创新层家数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力的保障了北交所未来上市企业的数量。

3.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投资者门槛的降低和未来北证50成份指数、融资融券制度等的落地有望进一步提升北交所的流动性,进而强化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企业主阵地的功能。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北交所能够发展壮大有赖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宏观经济下行可能导致中小企业盈利恶化,从而影响北交所的扩容和上市企业的质量;(2)北交所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活跃的投资交易环境是北交所吸引中小企业上市的重要条件,相关制度设计执行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北交所吸引力下降;(3)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资本市场持续不景气会降低企业估值预期,从而影响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决策;(4)特别提示:本报告中提及的北交所主题基金仅为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的关注,不构成投资建议。

事件:截止8月31日,42家上市银行完成中报业绩披露,14家样本上市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144.86亿元,同比增长65%。

理财公司盈利与规模双增长。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19.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理财公司存续的产品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66%。随着监管发放理财牌照节奏的放缓,未来银行理财市场由理财公司主导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盈利的角度来看,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的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都超过了10亿元。产品代销层面,已经开业的25家理财公司中有22家的理财产品除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

理财公司产品平均期限高于行业平均。从2021年6月、2021年12月、2022年6月三个时间段观测发现,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均高于银行机构。以2022年6月份为例,银行机构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307天,同一期间理财公司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521天。

上半年市场波动使得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从产品类型来看,上半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余额27.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57万亿元,占比93.83%。混合类产品余额1.72万亿元,较年初下降0.42万亿元,占比5.9%,较年初减少1.48个百分点,权益类余额795亿元,较年初减少14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余额65亿元,较年初上升47亿元。从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来看,与年初相比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提升了2.7个百分点,达到14.10%,同业存单的占比也提升了0.7个百分点,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的占比均出现了下降。

养老理财产品将会是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的重要品种。上半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养老理财产品从产品属性的角度契合个人养老金配置的需求,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以来,于2022年初,银保监会明确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2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十地十机构”。

风险提示:疫情多地散发提升了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理财产品净值存在下行的风险; 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进而对理财产品净值产生影响;本报告中展示的养老基金产品仅为示例,仅用于说明养老基金的核心要素,不构成投资建议。

白酒千元价格带赛道系“长厚雪坡”,且竞争格局清晰,公司凭借品牌优势与渠道改革有望挤占更多的增量份额。白酒千元价格带细分市场是由我国经济发展催生、居民财富支撑的优质赛道,尽管行业发展初期遭遇波折,但该赛道供给端的高壁垒与需求端的长逻辑共同决定其本质为“长厚雪坡”,故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崛起之势愈发明确,该细分赛道也将在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中“行稳致远”。而公司作为千元酒第一品牌长期占据主要的增量份额,未来公司将立足核心品牌优势,并梳理量价节奏与精细化市场运作,有望切割更多的增量市场,扩大品牌优势。

公司深耕高端酒市场,深远的品牌影响力以及稳固的基本盘系公司成长性与确定性的关键抓手。复盘公司发展历程,公司在1990-2012年崛起、辉煌期问鼎行业龙头,并雄踞白酒第一品牌约二十载,沉淀了广阔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深厚的市场基础。尽管公司在2013-2014年行业调整期痛失龙头宝座,但强大的品牌力与稳固的基本盘使得公司充分受益千元酒市场景气扩容期,并构成了公司成长性与确定性的核心支撑。

公司换帅后继续深化产品、渠道及激励机制等改革,高端酒量价增长节奏有望迎来改善,预计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目标。复盘八代普五2019年量价齐增的发展历程:公司提前降库存、涨价预期叠加利润驱动下渠道惜售共同推动普五批价在需求回暖之际迅速抬升,而批价突破形成了放量增长势能;而目前公司积极做促销帮助门店降库存,来年随着需求回暖,普五批价有望向上突破并带动量增,最终回归量价良性增长道路。而经典五粮液夯实市场培育、逐步修复“价格失地”。随着公司换帅后继续深化改革,包括推动新股权激励、改善渠道盈利模式,梳理渠道、秩序盘,扩充直营专卖店,提升C端影响力以及提升拓新、服务能力等,公司市场执行力与渠道推力有望提升,量价增长节奏进入正循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我们预测,五粮液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763/898/1047亿元,同比增长15%/18%/17%;归母净利润为276/328/390亿元,同比增长18%/19%/19%;EPS分别为7.10/8.45/10.04元。基于公司千元价格带的市场地位、品牌竞争力以及增长稳定性,我们认为公司2023年合理PE估值为30X,对应合理市值为9843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扰动超预期;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批价大幅下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白酒中报分化加剧,看一年当年布局正当时。从具体时间点来看,建议关注春节前旺季备货及渠道预期情况。不过从一年维度去看,当前估值合理偏低,基本面或将逐步向好,当下是布局较好时机。次高端Q2整体表现与我们四月初食饮策略《龙头的力量》判断无异,即在Q2动销承压、招商放缓夹击下,次高端酒企经营节奏进入“减速换挡”期,即由铺货高速增长期进入动销降速增长期。核心重点关注高端的确定性以及有独立α机会的区域龙头。

啤酒结构加速升级,高景气度依旧。啤酒结构升级是β性机会,逻辑强劲,节奏加速。短期关注成本压力缓解,啤酒公司有望顺利巩固提价与结构升级成果,盈利能力提升可期。当前强烈推荐青啤乐惠,未来两年重点关注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

餐饮逐步恢复带动产业链回暖,有望持续环比提升。伴随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不断减少,我们认为餐饮产业链的修复和发展有望持续加速,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其高抗风险能力和强营运能力所带来的市占率提升。

把握调味品及大众食品H2的个股机会。结合产业趋势判断未来调味品复合化以及大众食品渠道化,有望扭转业绩颓势,潜力市场定义疫后新增量。重点关注代糖行业,功能饮料,以及有渠道优势的食品公司。

乳制品趋势性机会仍有待挖掘。目前乳制品板块估值处于低位,龙头乳企估值低于板块水平。而原奶价格下降,乳企业绩弹性向上趋势有待验证。建议关注奶粉,低温奶,奶酪等细分赛道,重点关注龙头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影响消费水平、政策风险、疫情反复影响终端动销、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竞争加剧等。

1、技术实力构建坚固护城河,海外占比持续提升,引领国产测序仪走向世界

2、测序仪业务:多型号测序仪矩阵满足各类客户需求,“T7+MGI2000”拳头产品重磅出击打破外资垄断局面,“国产替代加速+仪器带动试剂消耗”助推业务放量增长

3、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从样本处理到生信分析,打造一站式平台,剔除新冠,仍实现49%快速增长

4、超声诊断业务:MGIUS-R3是全球首款全自动、六维度远程实时控制的超声机器人产品,完美复现专家手法,弥补超声人才缺口,助力基层医疗发展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31亿元、56.02亿元、68.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8%、20.96%、22.45%,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79亿元、7.02亿元、8.5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9.23%、-64.51%、22.22%,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73、60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对关联方交易依赖持续较高风险;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不可持续增长风险;知识产权诉讼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一、癌症早筛需求旺盛,政策助力内窥镜行业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 2024 年全球内窥镜器械总体规模将增长至 269.8 亿美元,2020 年到 2024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6.0%。中国内窥镜器械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增长至 422.7 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增长至 22.7%。2020 年到 2024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3.4%。中国硬镜市场规模预计到2024 年将增长至 110.0 亿元,软镜市场规模增长至78.6亿元。

二、德美日企业瓜分全球硬镜市场,国产替代正当时:全球硬镜市场中卡尔史托斯、史赛克及奥林巴斯等欧美日企业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预测细分领域中荧光硬镜迅速发展,史赛克在此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有望逐步打破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三、日企垄断全球软镜市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日本企业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和宾得几乎占据全部的软镜市场份额。由于软镜的技术壁垒非常高,目前市场由日本企业垄断。

四、内镜耗材市场格局较为开放,国产品牌有望追赶世界领先地位:(1)相比于重复使用的传统内窥镜,一次性内窥镜在多个领域更为经济。我们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一次性内窥镜的全球市场有望快速发展。目前,Ambu和波士顿科学占据主要市场。(2)预测到2024年,中国胶囊内镜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1.2亿元。市场参与者主要有4家本土企业与3家跨国企业,其中本土企业表现强势,如安翰科技产品NU-I磁控胶囊胃镜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五、“清晰立体化+便捷化+智能化”成为内窥镜新技术发展方向:

1、“清晰+立体”的需求推进4K超清与3D立体图像技术的结合,4K超清和3D内窥镜逐步成为主流。

2、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的复合内窥镜(超声内镜、光学相干断层内窥镜、共聚焦内窥镜等)是内窥镜创新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3、低于传统内窥镜的价格和较低的术后感染率使一次性内窥镜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潜在市场空间超百亿元。

4、患者对无痛的需求以及胶囊内镜逐渐被纳入医保有望推动胶囊内镜市场空间扩大以及技术升级。

5、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内窥镜读图医生稀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使诊断更精确与高效。

风险提示:集采力度超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生物医药板块(SW)当前估值位于低位区域,兼顾成长和估值精选绩优个股,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一、卡脖子技术受益于政策推动进口替代加速:1)医疗新基建带动器械设备需求高景气,同时卡脖子技术进口替代助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上量,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新华医疗。2)IVD化学发光免疫因安徽集采事件引发高等级医院市场进口替代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关注新产业安图生物万孚生物普门科技亚辉龙。3)生命科学研发实验室,关注诺禾致源洁特生物等。;

二、消费健康需求稳步提升:1)药品网售新规出台,线上线下监管趋同,规范药店新零售业态的升级转型,看好龙头连锁药房企业规模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板块价值修复。关注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2)品牌OTC行业集中度提升,华润三九葵花药业;3)家用器械产品丰富、产品品质及品牌力大幅提升,关注鱼跃医疗。4)生长激素渗透率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关注长春高新安科生物;5)二类疫苗重点品种上量,关注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

四、创新升级初显成效,看好重点品种上量,创新服务景气度持续:1)创新药重磅品种商业化上量,关注信达生物、先声药业、荣昌生物;2)看好创新研发服务相关标的,关注药明康德(维权)、药明生物。3)合成生物学受益于基因编辑及基因测序技术,加速技术升级及对原有化工合成路径的替代,关注有望产业化落地及商业化的潜力产品,关注金城医药

五、制药上游中间体/原料药及辅料等盈利能力逐步回升,2021年因上游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盈利能力受损,22年成本抬升逐步传导至下游,盈利能力后续有望逐季恢复;关注山河药辅普洛药业等。

风险提示:政府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国产医疗设备进口替代不及预期;海外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药品终端销售。

1、人性不变,周期本质不变,猪价变化规律有迹可循。

猪价长期分析框架:看供给边际变化趋势,以能繁母猪和MSY边际变化趋势为核心。生猪消费年间波动较小,代表年猪肉需求总体稳定,因此在中长期维度,猪价主要受供给端影响,供给与猪价二者强负相关。而生猪供给端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国内生猪出栏量,当前生猪出栏=10月前的能繁母猪×MSY。

猪价短期分析框架:在供给边际趋势上综合考虑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由于短期内,季节性因素、外在因素(如疫病、政策)等对短期猪肉供给与消费皆有影响,尤其是月别猪肉供给、消费差异均较大,因此短期猪价需综合考虑供需双方的综合影响。

2、当前时点猪价分析:整体易涨难大跌,高度有望突破30元/kg,短期或有震荡。

逻辑和趋势交叉验证,本轮产能去化应该始于去年5月,在去年9-10月迎来高潮,至今年5月停止。而猪价3月底回升,在7月迎来单月环比30%+的涨幅,并在8月高位震荡,说明上述产能去化结论得到初步验证。

未来中长期猪价趋势判断:今年3月-明年2月左右猪价总体呈震荡上行,易涨难大跌,中间存在震荡调整的可能,且猪价在明年3月后大概率下行。短期猪价演绎分析:从季节性角度分析,猪价9-10月整体震荡,而后再次上涨,在冬至-春节前达到高峰;考虑压栏、二次育肥等偶发因素,猪价可能在9月便迎来上涨,降低后续猪价涨幅空间。

3、当前配置策略:把握景气机会,逢低布局,板块仍有广阔空间,标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兑现度、盈利能力、成长性。

板块:把握景气周期下的震荡调整机会,板块空间仍大。①当前猪价易涨难跌,冬至-春节前高度或超预期达到30元/kg。②股期联动锚定的猪价仍存预期差。③历史上9月生猪指数多在低位,或是不错布局时机。

标的选择:综合考虑兑现度、盈利能力、成长性。现阶段整个行业已经由亏转盈,已进入由猪价上涨带来的养殖盈利兑现阶段,公司的盈利能力会在三季报有所体现。因此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盈利兑现能力和未来成长性。

从养殖成本和头均盈利角度,建议关注成本优秀的【牧原股份】、成本改善+现金流充裕的【温氏股份】;从未来成长性角度出发,建议关注成本优秀+成长性强的【巨星农牧】、成本相对优秀+成长性强的【唐人神】、猪价售价高+成长空间大的【华统股份】。

风险提示:养殖行业疫病风险;新冠疫情蔓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1. 短期,汽车市场触底反弹。受全球经济紧缩影响,汽车原材料价格下行,缓解主机厂商生产压力;原油市场供给紧缺局势缓解,利好汽车销量回升。中性化求稳政策出台,有延续趋势,效果显著,刺激汽车消费重回中枢;全球供应链修复,芯片紧缺问题得到缓和;产量方面,疫情缓解,6月汽车厂商产能逐渐恢复,逐步消化挤压订单;销量方面,类比2020年疫情后期,汽车销量将逐步释放;库存方面,全国4S店基本恢复营业,库存压力得到缓解。

2. 中期,当前处于被动去库存时期,预计随着芯片紧缺问题缓解和新能源汽车产能上量,本轮景气阶段将持续到明年年中。预计汽车行业实现中高速增长。周期定位,被动去库存高景气度延续。汽车行业占经济总量比重高,随着2022H2经济修复,财政和货币政策宽松,汽车行业有望随经济上行;居民消费力方面,房地产行业大势已去,对居民消费力的挤占效果逐步降低,汽车需求有望逐步释放;产能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大幅攀升,随主机厂商扩建产能,汽车需求将逐步被满足,实现产销共旺;需求方面,2023有望迎来报废期高潮,汽车市场迎来新增量,女性群体和不断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将推动汽车行业需求上涨,电气化叠加智能化,同时拓展高端和低端市场,消费升级和代步需求同时释放。

3. 长期,距稳态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214辆,根据类比成熟汽车市场,通过模型预测,稳态中国汽车市场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450~500辆规模。中国各级城市汽车市场发展进程差距大,超级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受经济、交通、人口密度限制,上涨空间有限,三四线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未来发展空间最大。

风险提示:1.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需求不稳定,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 原材料价格波动;3. 增长政策不明朗。

1.宁德时代产能建设表现亮眼,规模优势显著:2021年底宁德时代产能170.39GWh,有效产能162.3GWh,规模化优势显著,2025年公司产能规划超760GWh。宁德时代产线建设成本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产能有效性极强,在动力电池供应全球化能背景下,宁德时代规模优势显著。

2.智能制造,比拼工程化能力:材料体系日益成熟,电池制造则成为动力电池重要的壁垒之一,反观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均是在工程化能力上领先国内企业,宁德时代通过升级制造工艺,大幅提升产品良率,成本优势明显。

3.产业链深度布局,保供降本促生产:原材料端,从锂、镍等金属资源到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主材环节,宁德时代均有参与布局。回收方面,成立邦普循环,开拓原材料供应新渠道。锂电设备方面,宁德时代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就有7家,并通过晨道投资的股份,而间接参股利元亨。纵向布局全面进行,价量双端有保障。

4.多方位技术优势,持续推动降本增效:从“制造工厂”到“智造工厂”,从CTP 1.0到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宁德时代坚持技术创新,不断点亮前沿技术。技术优势下,公司工艺不断改进,成本快速降低,效用持续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宁德时代的成本优势是多方位的,成本端竞争力仍将持续保持,成本优势也是宁德时代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必要条件之一。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413、569亿,分别对应PE为41、26、19x ,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储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2022H1,军工行业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增速同比回落。从我们跟踪的101只军工标的整体情况来看,2022H1共实现营业收入2552.97亿元,同比增长8.36%,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92.52亿元,同比增长7.20%。材料板块和航空板块业绩增速较快,2022H1材料板块和航空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32.41%和17.0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36%和23.21%。

2022年,中航光电中航重机中航电子中航机电航发控制等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值保持30%及以上增速。2022H1末,航空板块合同负债金额822.62亿元,维持高位;航天板块合同负债金额42.14亿元,同比增长30.64%。此外,中航西飞航天电子、中航光电、中航沈飞等存货亦有较多增长。前瞻性指标表明航空、航天细分领域景气度延续,建议聚焦高成长领域。

(1)优质赛道之一: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成长性方面,军用航发受新机列装、国产化率提升和实战化训练三条因素驱动有望高速增长。确定性方面,主机厂获大额预付款,军方需求明确。建议关注航发动力、航发控制、钢研高纳图南股份抚顺特钢(维权)宝钛股份、中航重机、派克新材航宇科技等。

(2)优质赛道之二:导弹

导弹是现代战争主要耗材,多重因素推动导弹产业快速增长。2022H1,从菲利华天箭科技航天电器国博电子雷电微力红相股份新雷能、派克新材等标的业绩看,导弹产业链已步入高景气。建议关注菲利华、盟升电子高德红外、航天电器、国博电子等。

(3)优质赛道之三:无人机

无人机作为实现无人化及智能化的重要军事装备,将会是未来中国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国内列装和军贸出口,无人机产业链有望保持较快增速,建议关注无人机产业链核心标的航天彩虹中无人机等。

另外,建议关注受益于元器件国产替代的臻镭科技、受益于军贸业务增长的国睿科技,同时建议关注中航电子和中航机电合并带来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第一梯队:青岛、济南经济财政实力全省领先,中短久期收益率普遍降至3%以下,可适当拉长久期,或考虑烟台、淄博、德州等地园区级或区县级平台;第二梯队:日照、威海、临沂等经济财政实力稍弱地区,可考虑区域内主平台,此外,潍坊市主平台、寿光市平台也可考虑;第三梯队:对于省内资质偏弱的地区,可考虑短久期下沉策略,或带担保拉长期限,但注意避开出风险地区。风险提示:军工产业链某一环节产能受限导致军品交付推迟;装备批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交付推迟;军品批量生产后价格降幅超出市场预期。

钕铁硼永磁材料性能优势显著,由钕铁硼磁材构成的稀土永磁电机轻便灵活,方便运输易于携带,给电机的装运等环节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充磁之后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磁性,性能更加稳定;精度可控,运行噪声小、载重能力强,电机误差能控制在0.1%以内;可以灵活变速调节,最大限度的提升运转效率,降低能耗,有效节约了使用成本。

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原料成本受上游稀土价格影响,近期稀土价格的下跌使得磁材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成本有所下降。未来稀土矿开采和冶炼的总量指标或将继续维持现有水平或小幅增长,但稀土矿山开采难度不断上升,稀土产量增加空间有限,供应商进一步让利的空间不大,稀土市场供应偏紧的格局仍将持续。

中国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第一大生产国,随着近年来中国生产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向高端产品转型的政策鼓励,我国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量快速上浮,占世界产量比例接近70%。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激增将相继改变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供需平衡。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机器人领域中,上述领域需求量之和占比约为95%。目前风力发电领域需求量领先,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维持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幅提振,将成为全球钕铁硼磁材最主要的消耗领域,2025年我们预计新能源汽车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达5.8万吨,占比32.7%。到2030年,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将出现大规模的生产,成为拉动全球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量的另一大动力,保守估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至少为9万吨,这将再一次极大的改变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结构。

国内仅有少数几个生产商具备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能力。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壁垒、客户认证壁垒、资金壁垒以及专利壁垒。而这些生产商往往聚焦于某几个领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业内尚未出现垄断巨头。

重点公司:建议关注中科三环(000970.SZ),金力永磁(300748.SZ),正海磁材(300224.SZ)、宁波韵升(维权)(600366.SH)、大地熊(688077.SH)等。

风险提示:上游稀土价格大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相关钕铁硼永磁材料公司的重大项目进展、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0 博菲电气 001255 19.77
  • 09-19 硅烷科技 838402 5.66
  • 09-19 万润新能 688275 299.88
  • 09-19 鸿日达 301285 14.6
  • 09-19 逸豪新材 301176 23.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