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中融基金重债轻股境遇尴尬,“弃车保帅”中植系欲再造旗舰公募?

千亿中融基金重债轻股境遇尴尬,“弃车保帅”中植系欲再造旗舰公募?
2022年06月14日 23:58 全球财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者:尹柏

  出品:全球财说

  千亿公募基金公司的过半股权即将公开挂牌转让,让市场震惊。

  千亿中融基金或将易主

  公募牌照拱手送人?

  6月13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经纬纺机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中融信托拟以不低于15.04亿元的评估价格公开挂牌转让所持中融基金全部51%的股权。

  尽管目前尚不确定交易对方,但若是此次股权成功转让,中融信托将不再持有中融基金任何股权。 

  截至2021年底,中融基金总资产11.8亿元,净资产约11亿元,全部股权评估值为29.48亿元。中融基金经审计的合并口径51%股权账面净资产价值为5.61亿元,评估价值为15.04亿元。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融信托作为创始大股东,一直持有其51%股权,也是中植系金融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溯2021年9月27日,中融信托通过质押中融基金51%股权获取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流动性支持资金6亿元,将于2022年9月16日到期。

  在本次股权转让之前,中融信托将偿还以上拆入资金以解除股权质押。

  值得注意的是,中融基金的另一个大股东为上海融晟投资有限公司,其主要发起人是持股比例达到83.33%的中植集团。

图片来源:企查查图片来源:企查查

  那是否存在左手倒右手,中植系仍为中融基金实控人的可能?

  公告显示,中融基金其他股东上海融晟将放弃优先受让权。也就是说,一旦交易成功,中融基金大概率将会“易主”。

  中植企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前期主要以房地产开发、基建等业务为主;2001年参与哈尔滨国际信托重组,将中融信托收入麾下,也开启了资本运作版图扩张的历程。

  目前,中植企业集团仍持有中融信托32.99%股权。

  此后,2008年中植企业集团进行基础产业收缩,以金融投资为核心,开始着力发展资本市场业务。

  至2013年形成了金融、并购、财富管理、新金融等四大业务板块。

  官网资料显示,金融板块方面,目前集团战略控股或参股6家持牌金融机构,包括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控股或参股5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首拓融盛;控股或参股4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

  简而言之,通过经年努力,中植系已经手握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期货等牌照,在“牌照优势”的光环下管理资产总规模一度超过万亿。

  不过,中融信托始终是“中植系”最核心的资本运作平台。2021年,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收58.58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净利润14.87亿元,同比增长7.79%。

  经纬纺机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融信托存续信托计划1187个,受托管理资产6387亿元,规模同比有所下降。

  但是,中融信托的境况实则很难,不断踩雷坏账缠身。

  经纬纺机表示,因融资环境整体紧张导致流动性问题频发,中融信托部分相关项目也被迫出现延期情况,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呈现阶段性放大的情况,业务经营与投资者关系进一步承压。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1年报告期末,中融信托仍有超过14%的资产分布在风险较高的房地产业,金额接近900亿元。

图片来源:经纬纺机2021年年报图片来源:经纬纺机2021年年报

  重债轻股境遇尴尬

  中植系欲再造旗舰公募?

  说回公募基金中融基金。如此难得的公募牌照,并且经营多年,为何“中植系”将其拱手让人?

  Wind数据显示,中融基金最新规模为1142.10亿元,位列第45名;非货币规模为771.47亿元,位列第47名。

  值得注意的是,非货币规模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少之又少。其中,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612.5亿元,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37.42亿元,股票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08亿元。

图片来源:Wind图片来源:Wind

  重债轻股的局面,让中融基金近年始终保持在40-50位排名之间,即便在公募基金大跨步发展的情况下,也未有突破。

  2020年一季度,中融基金规模为1063.96亿元,至2002年一季度的两年时间中,其规模增长不足百亿。同期,以“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为例,其规模增长超过7000亿元。

  目前,中融基金的基金经理为25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主要以甘传琦等人为主。

  甘传奇所管基金在2021年年末至2022年前5个月经历了大幅回撤,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反弹明显。

  作为中融基金相对“明星”的基金经理,甘传琦虽然捕捉到了市场及行业契机,近两年、近三年业绩较为出色,但规模仍不见起色。

  最新资料显示,甘传琦在管产品数量高达8只,其中2020年发行4只新基金、2021年发行2只新基金、2022年至今发行2只新基金。

  虽然发行十分频繁,即便在市场低迷期仍保持新基发行,但是规模始终不见起色。其管理规模最高的产品中融高质量成长A/C的规模也仅为7.45亿元,甘传琦的合计管理规模不足28亿元。

  对于中融基金而言,频频发行新基不如全力打造一只真正的明星产品。但也或是受困于规模限制,基金经理可操作性空间较小。

  同时,由冯琪、柯海东所管理的多只消费类、医药类主题产品,近一年业绩较为难看,也让投资者对于中融基金的权益能力产生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中融基金的经营业绩也不容乐观。

  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3.96亿元、4.69亿元,分别实现利润总额4347.55万元、6707.90万元、9644.62万元,但是至2022年一季度末,却出现了800.23万元的亏损。

图片来源:经纬纺织公告图片来源:经纬纺织公告

  是否正是中融基金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让中植系产生了“弃车保帅”的想法?

  毕竟,2022年年初时中植系旗下基金销售公司实现了“四合一”,将旗下4家独立基金销售公司将整合为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即中植基金。

  并称,未来将统一对外销售公募基金类、私募证券类等标准化产品,相关产品转移过渡期间客户可以正常申赎产品,后续服务也统一由中植基金提供。

  “舍弃”一个千亿公募,再去打造另一个公募?未来前景如何,还需持续关注。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悠然

中融信托 基金 资产 中植系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0 普瑞眼科 301239 --
  • 06-16 信邦智能 301112 27.53
  • 06-15 润贝航科 001316 29.2
  • 06-15 龙芯中科 688047 60.06
  • 06-15 中无人机 688297 32.3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