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国联研究一周重点报告回顾 2022.1.22-2022.1.28

【周知】国联研究一周重点报告回顾 2022.1.22-2022.1.28
2022年01月28日 15:03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周重点报告快览:

总量研究:

1、权益资产配置周报

2、基金与大类资产配置周报

3、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简评

公司研究:

1、兆易创新(603986)2021年报预告点评

2、三利谱(00287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

3、极米科技(688696)2021年业绩预告点评

《权益资产配置周报:中观景气延续弱势,配置模型继续观望》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3日

分析师:张晓春

投资要点:

宏观环境边际改善。截至2022年1月21日,各宏观变量的影响系数与利好利空程度波动不大,货币流动性和信用端小幅改善,PMI端整体小幅下滑。

中观景气度继续下行,进入下行拐点区间。当前景气指数为23.25,较上期下降2.77,根据景气刻画模型,预示2022年开年盈利扩张延续周期弱势。

微观结构风险持续下行。各宽基的微观结构风险继续下行,其中中证500微观结构风险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可配置价值高。沪深300指数微观结构风险继续释放,左侧配置价值显现。

定量配置信号延续观望。根据定量配置模型,当前权益资产的主导因素为宏观环境变量,中观景气状态依然处于周期弱势,宏观边际改善明显,稳增长政策货币端支持力度较大,但是否能有效传导到信用端,带来中观景气度的回升,需等待数据支持。

风险提示:量化模型存在失效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

《基金与大类资产配置周报:A股核心资产转涨,基金发行见起色》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4日

分析师:张晓春;联系人:孙子文

基金发行见起色,公募净值规模突破26万亿。上周公募新成立42支基金、总份额达389.7亿份,在前3周总量中占比近半。在股票型基金中,李直掌管的嘉实中证信息安全主题ETF基金发行规模为4.4亿元;在混合型基金中,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基金发行规模高达53.34亿元;债券型基金中,张俊杰管理的大成惠业一年定开基金发行规模为30.1亿元;FOF基金中,高莺管理的平安盈禧均衡配置1年持有A发行规模为39.84亿元。存量方面,上周公募基金总份额突破22万亿份、总资产净值突破26万亿元,分别较月初上涨1.7%和2.41%。

A股分化行情下“核心资产”大涨,港股、大宗、黄金指数继续涨。上周权益市场A股走势分化,上证50上涨2.54%、沪深300上涨1.11%,中证500和中证1000则分别下跌1.48%、3.73%;港股恒生指数继续上涨2.39%。债券市场中证转债涨0.84%,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0.47%、短期纯债指数上涨0.11%;另类资产涨幅收窄,其中布油指数上涨1.65%,南华商品指数上涨1.53%;黄金指数上涨0.66%。中观层面,A股又切换至大盘风格,大盘价值涨4.23%、大盘成长涨0.33%;小盘成长跌2.62%、小盘价值跌1.08%。行业再度轮动,煤炭、计算机、金融地产类、食品饮料行业涨幅均超2%,其他行业普遍下跌。公募重仓股中,周度收益前20的个股多分布于采掘和泛地产行业,其中采掘行业的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兰花科创、兖州煤业以超14%的涨幅包揽前6席;周度收益后20的个股则有14支位于医药行业,其中博拓生物万孚生物亚辉龙长春高新包揽后4席;权益类基金的周度收益20强则主要投资于金融地产、食品饮料等行业。

中证500性价比凸显,北向资金活跃、两融规模收缩。上周从估值水平看,中证500的性价比凸显:PE已达近10年3.7%的分位水平,且其和沪深300的ERP均大于2%;AH溢价水平微降,恒生指数PE小幅升高,仍不改港股价值洼地的现状。就资金流向看,ETF基金中创业板和中证500ETF的份额各增5.8%、4.1%;主题基金中钢铁、环保、传媒ETF的份额增长均超4%。北向资金更加活跃,11个行业资金流入超10亿,其中银行、非银、电力设备分别流入92.85亿、53.69亿、44.27亿元;家电、商贸流出10.87亿、10.92亿元。两融市场则现收缩,只有非银金融的两融余额超过千亿达1017亿元;两融规模不足百亿的行业则新增传媒、建筑材料、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环保、家电、社会服务7个行业。

风险提示:模型及量化指标在合理假设前提下基于历史数据统计规律推导而出,市场环境变化下可能导致出现失效风险。

美联储加速加息缩表的背后——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简评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7日

分析师:樊磊

事件:

美联储1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速度也维持不变,3月将结束资产购买,同时释放了3月加息的信号,将开启本轮加息周期的序幕,同时将缩表排上日程。美联储加速加息缩表可能会加剧短期市场波动。

投资要点:

美联储释放足够鹰派信号,3月加息,年内缩表。美联储1月会议释放足够鹰派信号,通胀远高于2%且劳动力市场强劲,FOMC委员会预计,将很快适合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区间。会后,美联储还公布了 “缩表原则”,明确指出缩表将在加息过程已经启动后开始。年底前开始缩表是大概率事件,最快6月即可能开始缩表。缩表时间节奏将明显快于2008年周期。如此快速加息、缩表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

通胀压力仍大,通胀的预期管理要求美联储在通胀回落之前保持鹰派。如果2022年下半年疫情影响消退后通胀回落加速,则美联储今年可能先鹰后鸽。美联储应对通胀的措施除了加息和缩表以外,还包括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最近不同方式衡量的通胀预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行,这让美联储短期变得非常鹰派,和本次会议鲍威尔的表态吻合。

本轮周期更加陡峭的菲利普斯曲线也意味着美联储短期将显得更加鹰派。2008年的菲利普斯曲线显得非常平缓,而2020年的菲利普斯曲线不仅异常陡峭,而且在末端还变得更加陡峭了。不同于2008年的周期,本轮周期中,失业率和通胀率回到危机前的路径几乎是原路返回,通胀率更是在失业率下降到6.4%左右的时候就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劳动力市场受疫情冲击后出现的供给问题是菲利普斯曲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公司研究

兆易创新(603986):需求高景气度与国产替代驱动公司高速成长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4日;评级:买入

分析师:王晔;联系人:李梓昊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8亿元到24.2亿元,同比增加158.88%到17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1.67亿元到23.07亿元,同比增加290.25%到315.46%。

点评: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受益终端智能化和供应链本土化趋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0%;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13亿,同比减少2.13亿元的原因是2020年包含思立微业绩补偿收益约2.258亿元。单季度看,取业绩预告均值计算,公司Q4单季归母/扣非净利润约为7.02/6.73亿,对比Q3单季归母/扣非净利润8.62/8.24亿略有下滑,我们预计主要是受季节因素外加Q4计提费用影响。

短期受益周期性缺货,长期看好公司多产品线国产替代市占率提升。公司产品NOR Flash与MCU在该轮周期性缺货中均有大幅度成长,也借此机遇加速导入了工业与汽车等领域。展望未来,公司NOR Flash车规级产品2Mb~2Gb容量已全线铺齐,且随着车规级MCU产品规模出货、WIFI产品、电源管理芯片等新品推出,公司在工业与汽车领域的销售占比有望提升。同时今年也将推出自有17nm DDR3产品,进一步丰富公司存储产品线。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产品在缺货环境的加速渗透,公司主力NOR Flash与MCU产品的量价齐升,以及自有DRAM出货量的快速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1-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22.94、25.93、29.27亿元,给予目标价189.02元,对应21年55倍PE,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滑导致价格下行:产能供应不足,迭代不及预期,开发补贴不持续。

三利谱(002876):业绩预告符合预期,产能建设持续推进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5日;评级:买入(维持)

分析师:王晔

事件:

公司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位于3.3亿元-3.5亿元之间,同比增速达到182.48%-199.60%;扣非后净利润位于3.03亿元-3.23亿元之间,同比增速达到217.43%-238.35%。

点评: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合肥子公司产能完全释放。公司21年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位于0.52亿元-0.72亿元之间,同比增速位于-19.35%至11.64%之间。全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行业景气度提升、人民币升值带来采购成本下降、合肥子公司产能完全释放发挥规模效应。其中合肥子公司两条产线共计1600万平方米产能,满产后TV偏光片和手机偏光片供应能力得到进一步保障。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调整产线规格加快原材料端国产化。公司2021-2023年预计每年均有新项目达产,2021年三季度公司龙岗6号产线达产,产能1000万平方米;2022年预计莆田1490mm项目达产,产能600-1000万平方米;2023年预计合肥二期工厂达产,设计产能约3000万平方米。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大幅提升公司产能。此外,公司将合肥二期项目偏光片规格由2500mm调整为1720mm,调整后裁切43/55/65寸电视偏光片的利用率更高,且原材料端的国产化进程也更易于推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24.05/32.16/45.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24%/33.73%/41.70%;EPS分别为2.04/2.99/4.82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6/18/11倍,2021-2023年净利润CAGR为53.55%。鉴于行业估值中枢出现下移,对应2021年EPS给予35倍PE,调整目标价至71.4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偏光片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供应集中等风险。

极米科技(688696):利润略超预期,微投蓝海放眼量

发布日期:2022年1月26日;评级:买入

分析师:陈梦瑶

事件:

2022年1月26日,极米科技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2021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4.84亿元,同比增加2.15亿元,yoy+80.07%;归母扣非净利4.3亿元,同比增加1.82亿元,yoy+73.62%。

点评:

收入端:微投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且海外市场仍是一片蓝海,行业空间巨大。1)根据我们测算,2020年国内微投的百户保有量较低,仅为2台/百户。而性能升级能够提升产品渗透率,2021年前11个月国内智能投影销量同比增长30%(洛图科技)。而极米作为智能微投龙头,2021年通过代言人推广、线下扩店等方式加大用户教育力度,提前占领消费者心智,根据IDC,2021H1极米的投影市占率达到20%。2)从海外市场看,极米2016年开始出海,20/21H1海外营收同比+331%和137%。目前公司已开始多维布局海外市场,2021年推出4款新品丰富海外产品矩阵;并通过与KOL和线下经销商合作、投放广告等方式加强海外用户教育;当前公司已打通日本线上线下以及欧美的线上渠道,待疫情缓解后会加快线下布局。

利润端:产品结构优化成果持续兑现,自研光机比例提升进一步降本。公司今年3、4月份推出定价为5699元的中高端微投H3S和8699元的高端微投RSPro2,受到消费者持续认可。根据淘数据,2021年上述两款新品销量占全店销量和销售额的18%和35%,意味着公司产品高端化进程顺利。同时,自研光机持续导入带动毛利率提高,根据测算每台自研光机能够降低3-5%的整机成本,公司2020年底光机自研比例达到70%,2021年3月上市募资后自研比例进一步提升,2021Q1占比达9成,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投资建议:2021年业绩略超预期,上调公司2021-2023年EPS至9.69、14.09、18.71元/股,对应PE为49、34和26倍。极米多维度发力开发海内外市场,2021年表现超预期,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风险。

集虎卡,开鸿运!最高拆522元惊喜福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美联储 周知 加息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9 标榜股份 301181 --
  • 02-08 华兰疫苗 301207 --
  • 02-07 合富中国 603122 4.19
  • 02-07 中触媒 688267 41.9
  • 01-28 坤恒顺维 688283 33.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