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违规输送”26亿给儿子创业,雅居乐再陷“多事之秋”

董事“违规输送”26亿给儿子创业,雅居乐再陷“多事之秋”
2023年06月25日 19:1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被称为“华南五虎”的雅居乐一直以来是港交所家族企业的代表,近年来负债压力不小的同时公司业绩股价持续下滑。多事之秋下,董事“违规”输送26亿给其子创业的的旧事也被“抖出”。

  6月20日,雅居乐一纸公告揭开了陈卓贤、陈思铭父子违规“输送资金”往事,或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大幅受挫,当日收盘下跌7.14%,截至6月21日晚间收盘,公司股价报1.24港元/股。

据悉,不久前港交所发布一份长达5页的《纪律行动声明》直指雅居乐非执行董事陈卓贤违规借款给其子创业并违背不竞争承诺,涉及金额合计高达26亿元。

  作为港交所上市的家族企业,在企业IPO前已做出不竞争承诺,即陈家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任何与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该集团)有或可能有竞争的业务又或持有当中权益或以其他方式参与其中。

  而作为股东之一的陈卓贤,其子陈思铭的公司景业名邦从事物业开发、物业管理、酒店运营等,与雅居乐的业务存在较大关联性,且2019年景业名邦在港交所上市,彼时陈氏家族五兄弟却悉数到场为其站台。

  此外,景业名邦早年前还从雅居乐手中“拿人”又“拿项目”,而此番雅居乐却直指陈卓贤并未告知董事会有关其儿子的业务。

  雅居乐大股东“输送”26亿

  助儿子创业

  日前,香港交易所发布了一份长达5页的《纪律行动声明》,指出雅居乐的非执行董事陈卓贤违反规定向其子提供借款支持其创业,并违背了不竞争承诺。

  对此,香港交易所做出了制裁,并要求陈卓贤在本次纪律行动声明生效后的90天内,完成18小时的监管和法律议题以及《上市规则》合规事项的培训。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陈思铭是上市公司景业名邦的创始人,也是雅居乐董事陈卓贤的儿子。公告显示,陈卓贤为陈思铭提供了总计26.055亿元的初始资金、发展资金和融资担保。

  具体来看,在2013年11月,陈卓贤以个人名义向他的儿子提供了1.8亿元的初始资金用于创业。到了2014年3月,陈卓贤由执行董事职位调整为非执行董事,并解除了不竞争承诺。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直到2014年12月,陈卓贤才向其他股东告知其子业务的情况,但他并没有向这些家族成员或董事会披露任何与儿子所担任角色相关的资料。同时,陈卓贤仍在继续向儿子提供业务支持,包括20.7亿元有关资金和5.355亿元融资担保。

  据官网介绍,景业名邦是一家中国物业开发商、营运商及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主要于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及湖南省供应住宅物业,与雅居乐的业务存在较大关联性,实控人为陈思铭,持股72.9%。

  2019年,景业名邦在港交所上市,彼时陈卓贤、陈卓林等雅居乐陈氏家族五兄弟悉数到场为其站台。

  而这位“地产二代”一手创办的景业名邦在上市后盈利能力并不理想,同样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2022年景业名邦延续前两年低迷走势,销售额腰斩至20.64亿元,营收锐减75%跌至5.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219亿元。

  与此同时,景业名邦的债务风险大幅上升。截至2022年末,景业名邦的流动负债为66.79亿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17.97亿元,而同期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87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49。

  上市前签订“不竞争承诺”的陈氏家族

  被称为地产界“华南五虎”的雅居乐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家族企业。

  200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陈卓林、陈卓贤、陈卓喜、陈卓南和陈卓雄等成为持股比例最高的股东,共持有超过66%的权益。

  在家族成员中,陈卓林和陈卓贤是五兄弟中的关键人物,也是主要的股权持有人,负责公司的地产业务,而其他三位家族成员则主要负责其他行业。

  1992年,雅居乐的创始人陈卓林与其四位兄弟在家具领域开始了创业之路,随后拓展到房地产领域,陈卓林担任雅居乐的董事会主席,负责制定发展策略、营运方向以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要事务;而陈卓贤则负责公司的营销和具体开发业务。

  自进军房地产业以来,雅居乐迅猛发展,最终在2005年12月,雅居乐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陈氏家族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一环,包括陈卓贤在内的所有成员都做出了不竞争的承诺。这意味着陈家成员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可能存在竞争的业务,或者持有相关权益或以其他方式参与其中。

  如今来看,早年的雅居乐其他股东真的毫不知情吗?

  纵观景业名邦的高管团队,几乎都是来自雅居乐的“老人”,而且景业名邦的业务布局也紧跟雅居乐一直深耕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景业名邦成功收购了海南陵水的景业清水湾3号项目,此后该项目在当年贡献了景业名邦营收的93%,而这个项目的原所有者正是具备雅居乐背景的陈氏家族。

  此外,景业名邦还从陈思铭家族的成员,如郑观平、郑文波、郑玉娟和陈少娥手中,成功购得了位于广州番禺的景业名邦大厦以及广州从化的景业珑泉湾项目。

  从千亿房企到卖资产“回血”

  早年间,雅居乐在上市后便大肆开疆扩土,也曾一度跻身千亿房企。

  2015年至2017年期间,雅居乐公司实现了惊人的业绩表现,其毛利率从25%飙升至40%,净利率从5%增长至13%。2018年,雅居乐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功跻身千亿房地产企业之列,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

  此后两年,雅居乐公司以大手笔进行土地储备,同时还收购了其他物业公司,继续积极扩张。然而,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以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雅居乐不得不面临债务问题。

  2021年雅居乐业绩开始掉头向下,营收和归母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29.2%,全口径销售额同比下滑16%,不过尚能保持盈利,全年营收为730.28亿元,归母净利润67.12亿元。

  开始意识到危机的雅居乐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资金回笼。2021年7月到2022年,雅居乐出售了多个项目、酒店和商场,并出售了雅生活的股权等,共回笼资金约85亿元。

  虽卖资产“回血”小有成效,但也抵不住随之而来的亏损。2022年雅居乐实现收入540.34亿元,同比减少26.01%;毛利10.01亿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26%急剧降至1.9%,归属股东净亏损149.81亿元,这是雅居乐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全年偿还了近250亿元的债务,净负债率从2019年的约83%降至2022年年底的57.3%,不过雅居乐也因偿还债务其现金大幅减至160.91亿元,比2021年底减少223.29亿元。

  截至上年末,雅居乐有息负债总额仍高达594.86亿元,一年内到期短债合计240.27亿元,短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39%,账面现金及等价物进一步锐减至84.63亿元。

  另一边,雅居乐仍在持续融资。自去年11月以来,该公司获得了超过30亿元的新增银行贷款;今年1月,雅居乐发行了12亿元的中期票据,并新增了超过4亿元的境外融资;3月,该公司通过中证金及券商提供的CDS担保,筹集了7亿元的公募债券资金,还获得了23.08亿港元和3693.6万美元的定期贷款再融资授信。

  此外,不久前五月末,雅居乐集团公告表示再度获得52.57亿港元及4719.13万美元两部份组成的定期贷款融资,期限为19个月。

  当前来看,雅居乐亟需“屯粮”以应对“寒冬”。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天力复合 873576 9.35
  • 06-27 恒工精密 301261 --
  • 06-27 海科新源 301292 --
  • 06-26 华信永道 837592 10.38
  • 06-26 朗威股份 301202 25.8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