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增量财政政策的四条猜测路径

张瑜:增量财政政策的四条猜测路径
2024年10月11日 00:23 市场资讯

@全体股民:《投资研报》巨额特惠,满3000减1000,满1500减500!【历史低价手慢无,速抢>>

专题:增量政策来了!财政部:拟集中推出一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举措!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

  核心观点

  9.24增量货币政策和9.26政治局会议超预期后,市场对财政政策充满期待。但当前讨论仍多囿于量级的比大小,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缺乏时空观,同样量级的政策,短期急出还是长期缓出?不同的政策,互相怎么组合?政策信息以何种方式给到市场(一次性还是分批、发布会披露还是10月底人大常委会或更晚)?政策效果都会截然不同。

  二是缺乏目的性,政策量级一小一大,但量级小的形成纯增量(如扩大投资),量级大的用于存量(如化债),前者逆周期效果反而可能好于后者。

  鉴于此,我们希望在量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轻重缓急和政策目的的不同,回归基本事实,分四步展示增量财政政策的四条猜测路径,帮助投资者尽可能系统、立体地评估即将落地的增量财政政策:

  首先,短期,打的是财政的当年“算盘”:为财政预算缺口“平账”,或需要2-3万亿;

  其次,中期1-3年,针对的是中长期债务的化解:为疫情期间地方“补账”,或需要约6万亿;

  再次,长期3-5年,要在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前,保障项目投资的替代资金来源:为未来卖地下滑“抵账”,或需要特别国债加码、专项债扩围,

  最后,再展望长期,或需针对特定群体增量补贴,量力而行,细水长流兜底民生

  报告摘要

  一、短期,为财政预算缺口“平账”:或需要2-3万亿

  从以往经验来看,财政预算如有收入缺口(实际收入低于预算收入目标),都有财政/准财政增量政策,今年料不例外:缺口或达2.8万亿,或通过增发国债2~3万亿“平账”(注1:收入口径取“广义财政”,即财政预算四本账中的前两本账: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本账和以卖地收入为主的二本账;注2:预算安排支出=收入+债务+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此处假设收入和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不变,推债务。即假设年内无央行、国企等一次性大额利润上缴等非常规收入手段、收入按1-8月数据外推;也无沉淀财政资金大额调入等跨年度腾挪手段、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按持平预算假设)。

  具体而言,过去共3个年份出现收入缺口,下半年全都有增量政策平账

  2015年,缺口规模:9000亿;增量政策:创设8000亿专项建设基金;

  2022年,缺口规模:2.7万亿;增量政策:超1.87万亿(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99亿+重启PSL新增6300亿+盘活5000多亿专项债);

  2023年,缺口规模:0.8万亿;增量政策:增发国债1万亿,赤字率由预算的3%升至3.8%

  2024年,缺口规模:预计2.8万亿;增量政策:预计可能增发国债2-3万亿(对应赤字率由预算的3%升至4%以上)。

  二、中期1-3年,为疫情期间地方补账,或需要约6万亿

  中央对地方承担的抗疫等类中央事权做补偿:今年3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在长安讲坛发表的题为《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与财政政策》的演讲,估算了2020-2022年疫情冲击地方赤字规模。三年疫情,地方额外产生近7万亿元赤字,其中中央仅弥补约1万亿,地方仍剩余约6万亿历史遗留赤字,中央或通过两条路线,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路线A(当前化债模式的延续):中央开制度绿灯,地方继续以时间换空间:如地方2023年发行特殊再融资债1.3万亿、2023年以来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超1万亿(其中2024年发行超8000亿),均可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打破常规用途限制),未来若延续,合计可满足约6万亿体量。

  路线B(当前化债模式的优化):中央通过增发国债/特别国债约6万亿,直接减轻地方债务还本付息负担、并补充财力,预计能较大调动地方积极性。

  需要明确的是,同样聚焦化债,路线A的增量影响幅度低于B当前看,路线A或仍优先于路线B(不排除最终是两条路线的调和)。

  三、长期3-5年,为未来卖地下滑抵账:或需要特别国债加码、专项债扩围

  新一轮财税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前,仍需对冲卖地收入趋势性下滑2021年高点近9万亿,2023年已降至5.8万亿),其中:

  特别国债(20241万亿)需要加码利好“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主要支持方向及具体投向详见正文)和消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万亿特别国债已有3000亿用于该方向)。

  新增专项债(20243.9万亿)需要扩围:纳入土储项目6月自然资源部确认),或绕开具体项目、补充财力108日发改委发布会确认)。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两会、108日发改委发布会虽已反复明确了连续多年发行特别国债的安排,但囿于财政预算流程,明年特别国债、专项债的量级(或方向)或要等12月政治局才能最终明确,对资本市场而言,验证时点或偏后

  四、长期还能期待什么?民生兜底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真金白银

  对二孩及以上家庭、失业大学生、农村老人等群体的增量补贴,值得期待(广义补贴范畴可涵盖托育、养老、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量级上,倾向于细水长流)。

  其他期待?结合108日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与会专家近期财政相关观点,除了上文提及的增发国债、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对部分特定群体发放补贴、优化化债举措以外,还提到两大基金(房地产稳定基金和股市平准基金)以及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关注三中全会提到的消费税、增值税、地方附加税、个税等税制改革加速推进)。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不及预期,市场反应超预期,政策路径仅作假设分析,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偏差风险。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短期,为财政预算缺口“平账”:或需要2-3万亿

  从以往经验来看,财政预算如有收入缺口(实际收入低于预算收入目标),都有财政/准财政增量政策;今年料不例外:今年缺口或达2.8万亿,或通过增发国债2~3万亿“平账”(图1,注1:收入口径取“广义财政”,即财政预算四本账中的前两本账: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本账和以卖地收入为主的二本账;注2:预算安排支出=收入+债务+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此处假设收入和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不变,推债务。即假设年内无央行、国企等一次性大额利润上缴等非常规收入手段、收入按1-8月数据外推;也无沉淀财政资金大额调入等跨年度腾挪手段、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按持平预算假设)。

  具体而言,过去共3个年份出现收入缺口,下半年全都有增量政策“平账”:

  2015年,缺口规模:9000亿;增量政策:创设8000亿专项建设基金;

  2022年,缺口规模:2.7万亿;超1.87万亿(创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7399亿+重启PSL新增6300亿+盘活5000多亿专项债);

  2023年,缺口规模:0.8万亿;增量政策:增发国债1万亿,赤字率由预算的3%升至3.8%

  2024年,缺口规模:预计2.8万亿;增量政策:预计增发国债2-3万亿,对应赤字率由预算的3%升至4%以上。

  二、中期1-3年,为疫情期间地方“补账”:或需要约6万亿

  中央对地方承担的抗疫等类中央事权做补偿:今年3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在长安讲坛发表的题为《新阶段的中国经济与财政政策》的演讲,估算了2020-2022年疫情冲击地方赤字规模。三年疫情,地方额外产生近7万亿元赤字,其中中央仅弥补约1万亿2,参考白重恩(2024)勾画出三年疫情对地方财政的外生冲击影响:“因疫情冲击,三年中地方额外产生6.79万亿元赤字,其中由中央额外增加了1.17万亿元转移支付作了部分弥补;余下的5.62万亿元,其中1.86万亿元由地方额外发行的专项债弥补,3.76万亿元则由地方自行筹措资金解决”);地方仍剩余约6万亿历史遗留赤字,中央或通过两条路线,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路线A(当前化债模式的延续):中央开制度绿灯,地方继续以时间换空间:如地方2023年发行特殊再融资债1.3万亿、2023年以来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超1万亿(其中2024年发行超8000亿),均可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打破常规用途限制),未来若延续,合计可满足约6万亿体量(地方还本付息压力仍在)。

  路线B(当前化债模式的优化):中央通过增发国债/特别国债约6万亿,直接减轻地方债务还本付息负担、并补充财力,预计能较大调动地方积极性(具体方式,参考白重恩(2024):1.86万亿元的超常态新增地方专项债,建议由中央财政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地方自行筹措资金承担的疫情冲击赤字3.76万亿元,可考虑由中央财政发行特别国债筹措资金,根据各地困难程度分档予以扶持)。

  需要明确的是,同样聚焦化债,路线A的增量影响幅度低于B;当前看,路线A或仍优先于路线B(不排除最终是两条路线的调和)。

  三、长期3-5年,为未来卖地下滑“抵账”:或需要特别国债加码、专项债扩围

  新一轮财税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前,仍需对冲卖地收入趋势性下滑2021年高点近9万亿,2023年已降至5.8万亿),其中:

  特别国债(20241万亿)需要加码:利好“两重”(图3,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和消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万亿特别国债已有3000亿用于该方向)。

  新增专项债(20243.9万亿)需要扩围:纳入土储项目6月自然资源部确认[1]),或绕开具体项目、补充财力(此前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未用于具体项目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已发行超8000亿,108日发改委发布会确认[2])。

  四、长期还能期待什么:民生兜底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真金白银

  对二孩及以上家庭、失业大学生、农村老人等群体的增量补贴,值得期待(广义补贴范畴可涵盖托育、养老、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量级上,倾向于细水长流)。

  近期已出现两个信号:一是925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二是同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等支持体系,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信号的进一步释放:108日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位列第一发言的财政专家罗志恒于929日建议的财力接力五大举措中,包括对部分特定群体发放补贴(图4,主要应给近年来失业大学生、农村老人、二孩及以上家庭发放)。

  其他期待?结合108日总理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与会专家近期财政相关观点,除了上文提及的增发国债、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对部分特定群体发放补贴、优化化债举措以外,还提到两大基金(房地产稳定基金和股市平准基金)以及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关注三中提到的消费税、增值税、地方附加税、个税等税制改革加速推进)。

  [1] 6月,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结合各地实践探索,研究出台了三个方面18条政策措施,提及“收回收购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可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予以支持”

  [2] 108日发改委发布会;“今年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的是3.12万亿元”(注:预算确定的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即今年约8000亿专项债未用于具体项目)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0月10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增量财政政策的四条猜测路径》。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