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股民:《投资研报》巨额特惠,满3000减1000,满1500减500!【历史低价手慢无,速抢>>】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2日电(康耕甫) 近日,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浩宇在论坛表示,大禹节水已在沿黄九个省份开展了3100多万亩的节水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实践。通过两手发力,引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可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领域技术、资金和效率三个方面的问题。
今年国家出台了《节约用水条例》和《节水产业指导意见》,为全国节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
公开信息显示,大禹节水在1994年成立于甘肃,长期专注和深耕农业节水主赛道。公司坚持“宽度一厘米、深度十公里”的战略定力,从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到中游的峡谷旱塬,再到下游的冲积平原,在沿黄所有省份都开展了大量节水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实践。
比如在黄河源头青海,大禹节水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节水业务,助力防汛抗旱;在四川打通了攀枝花“光电水产四结合”特色水利体系最后一公里,支撑干热河谷特色产业节水富民工程;在甘肃,大禹慧图科技研发的数字孪生疏勒河体系使有限的水资源在134万亩的农田上得到智慧管理调配……在山东,大禹“灌溉大脑”将滨州的簸箕李等三大引黄灌区都装进了计算机,让324万亩土地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资源。
“源于黄河、成于黄河。大禹节水在沿黄九个省份,先后开展了3100多万亩的节水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实践。”王浩宇表示。
在传统模式下,农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受制于政府资金、建设标准、管理体系,限制了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相比于市政水务、交通电力等领域,农水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技术革新慢、资金筹措难、工程和管理设施不配套、运营效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市场化的模式下,市场机制倒逼节水产业不断研发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节水企业自身也要通过技术创新支撑降本增效。
近年来,大禹节水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全面进行了智能产品及核心软件模型研发,公司的“创新技术方案”涵盖了8大品类、29个系列、1700多个型号,大禹天津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节水研发制造基地。大禹节水的这些新技术也正在全国各地实现快速推广和使用,并出口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农田水利这类公共属性较强、收益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大禹节水开展了丰富的投融资方案设计和实操,形成了18套逻辑框架清晰、操作路径明确的“创新模式方案”。通过挖掘潜在收益、拓展增值服务、科技降本增效,以及提升专业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来对冲各环节的风险,输出“一县一策”定制化投融资策略,找到社会资本进入的最优模式和最佳路径。
比如在国家150工程,灌溉面积达57万亩的海南牛路岭灌区,公司通过市场化的专业运营体系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项目运行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55%以上。在宁夏同心,公司应用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以12人的团队种植了4.8万亩玉米,单季平均亩产达到了1吨以上,相对于老百姓的传统种植,每亩地多打300斤粮食。在山东齐河,玉米的种植密度由每亩4500株提高到了5500株,亩产由1550斤提高到了1810斤,特别是省工达到了83%,也实现了以地养地。
“通过两手发力,引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可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领域技术、资金和效率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模式下,资金来源的改变倒逼节水技术的革新和进度;二是通过创新投资融资模式,挖掘潜在收益、拓展增值服务、科技降本增效以及提升专业能力和完善服务体系来解决农田水利公益属性强、收益低、流动性差的问题;三是推进市场化、专业化、物业化的管理和管家式的运营服务,让珍贵的水资源和政府的投资更加持久地发挥效益。”王浩宇表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