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药明康德开盘快速上涨,截至发稿,涨超5%,股价报41.08元。
7月29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布了半年报业绩。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172.4亿元,同比下降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亿元,同比下降20.2%。
分业务来看,化学业务收入122.1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同比增长2.1%;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高端治疗CTDMO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0.2亿元、11.7亿元、5.7亿元。
展望未来,药明康德表示,公司的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会持续保持迭代,预计2024年收入可达到383亿元至4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预计增长率为2.7%-8.6%。
虽然公司半年报整体净利润增速还在下降,但公司已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在环比增长。
今年第二季度,药明康德净利润环比增长18.54%,此前第一季度,净利润是环比增长26.25%。而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是环比下降的,分别下降11.96%、44.43%。
药明康德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可达到人民币383亿至4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预计增长率为2.7%-8.6%)
药明康德作为国内综合性CXO龙头,此份超预期的中报表现,还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暖意。
药明顶住了压力
CXO本身是一个周期性行业,20-22受疫情大订单催化,业绩爆发式增长。23-24年新冠大订单大幅减少,业绩增长承压,如果没有美国制裁的因素,25年开始应该逐步恢复增长。
今年以来,对于药明康德而言,最大的“灰天鹅”事件是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后者想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与某些跟外国竞争对手有联系的生物技术提供商签订合同,公司被涉及其中。该法案是否会落地,目前悬而未决。
从半年报看,该草案已给药明康德带来一定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治疗CTDMO业务实现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19.43%。对于收入下滑,药明康德表示,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放量早期阶段;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以及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新签订单不足。
行业分析指出,虽然药明康德半年报净利润出现两位数下滑,但从单季度看,已有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这个表观业绩同向对比已经是全行业顶尖。今年第二季度,药明康德净利润环比增长18.54%,此前第一季度,净利润是环比增长26.25%。而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是环比下降的,分别下降11.96%、44.43%。
不只是表观业绩,新增订单表现也是首屈一指。在手订单431亿元,剔除新冠业务后同比增长33.2%。
更重要的是,对比漏斗图,数量增长低于金额增长,这就证伪了此前部分言论“低价抢单,数量增长利润下滑”的预期。且单看数额对比,基本看不出提案对药明的影响。
其中多肽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47%。多肽业务上半年录得营收20.8亿,一季度7.8亿,二季度环比大幅增长66.7%,对比去年同期的13.3亿同比增长56.4%。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药明能有这样的业绩真真不容易,最后药明还是完成了业绩指引,预计2024年收入达到383-405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预计增长2.7-8.6%。
如果业绩如期达成,药明康德的净利润大致有100亿左右,对应目前市值PE在10倍出头。作为龙头的药明康德用实打实的数据展示了行业回暖的一个侧面,至于以后如何,就看大环境能否给予惊喜了。
新增订单和边际变化
表观业绩只代表过去,CXO业绩需要一定周期从在手订单消化,所以新签订单核在手订单量成了市场关注的核心指标。
2024H1,药明康德的在手订单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31亿,剔除新冠同比增长33.2%。据粗略计算,2024H1的新增订单大约在251亿元,2023H1的新增订单在199.5亿左右,同比增长约25.81%。
对比已经披露的CXO同行,康龙化成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5+%,凯莱英预估增长20%,药明康德作为其中体量最大的龙头,能够取得同类最佳的新签订单增速,除了代表行业开始回暖的信号之外,还代表公司自身独特模式的锁单能力。
订单之外,公司源自于大客户的收入增速或许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药明康德2024H1来自于“Big 20”制药企业客户收入总额为65.9亿元,剔除新冠项目后同比增长11.9%。不过这个成绩相较于2023H1有所逊色,2023H1来自于Big 20的收入同比增长47.3%(这项数据预计涵盖了新冠项目,参考性较弱)。
化学业务的新增分子层面,2024H1新增了644个分子(去年同期583个),其中临床前及临床一期的有632个(去年同期571个),临床二期的有9个(去年同期10个),临床三期的有1个(去年同期1个),商业化的有2个(去年同期1个)。
显然,从新增分子的整体数量和商业化阶段分子数量上,2024H1显著优于2023H1。
对于全年业绩,公司进一步表示:今年的业绩指引保持不变,2025年的指引还需关注今年下半年的订单增长情况,将在年报中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关注度最高的TIDES(主要包括用于减重药物的多肽类药物)业务在第二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第二季度末,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47%,服务分子数达288个,同比增长39%。
对于TIDES业务的未来展望,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TIDES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预计2024年增长60%以上,2025年将保持这一增速。
在产能规划方面,公司今年一月份产能为32000L,并表示将继续加大投资,进一步扩大多肽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药明康德披露,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的客户收入达65.9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1.9%。在大客户因通胀削减法案(IRA)影响而重新调整研发管线优先级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展现了公司的业务韧性。
同时,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贡献了可观的增幅。
在全球范围内,药明康德持续推进多个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不断提升能力、规模及资产利用效率。2024年5月,公司在新加坡的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CXO行业开始回暖?
2023全年,A股28家CXO公司中22家下跌,平均跌幅达36.57%。在2022年总市值缩水3000多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缩水约1700亿元。与此同时,CXO企业业绩增速大幅放缓,部分出现负增长,甚至亏损。
说回药明的中报,这个成绩显然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预期了,不少人接下了这波强心针。
再看看其他CXO发布的业绩预告似乎也进一步佐证了行业拐点似乎已经出现,多家企业显示第二季度好转:
凯莱英――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8亿元与5.5亿元之间,结合公司一季报,预计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速在71.43%与96.43%之间。
康龙化成――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45%。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伴随着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的初步复苏,预计公司营业收入较2024年第一季度环比提高,较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实现小幅增长。
分板块看,实验室服务得益于新签订单的回暖,第二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CMC服务收入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更多的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并确认收入;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收入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
昭衍新药――在今年二季度扭亏。按照上半年预计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值在1.36亿元至1.84亿元这个区间估算,该企业第二季度的盈利超8000万元。
从药明中报和此前多家CXO的中报业绩预告来看,行业何时筑底无法精准预估,但边际效应正在改善,整体有向好趋势,同时会存在一些行业发展的共同挑战。
结语
行业分析指出,二季度是药明面临生物法案压力最大的时期,如果这个阶段都扛过来了,后续随着法案影响逐步减弱,加上降息周期的开启,那么,CXO的整个宏观环境其实是更友好的。所以,最艰难的时期应该已经逐步远去,我们对于生物医药行业“曙光初现”的判断将持续得到验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