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机不怕火炼”,阳光电源如何成为储能安全的“解题冠军”

“真机不怕火炼”,阳光电源如何成为储能安全的“解题冠军”
2024年06月28日 14:56 华夏能源网

今年5月,发生在“全球最大电池 储能 项目”、美国加州圣迭戈县Gateway储能电站的一场大火,将储能系统安全问题再次推向舆论高峰。该电站于2020年8月并网,运行仅三年多就遭遇了“灭顶”之灾。

储能系统安全,已成全行业的必答题。尤其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的储能行业,由于参与者良莠不齐,在争抢配储政策红利的驱动下,现阶段陷入了低价竞争的非良性竞争,在行业标准不完善的现状下,已暴露出多重问题。 阳光电源 高级副总裁吴家貌曾在今年四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储能行业正在迈入高速发展期,但储能项目在投资、运行、安全等方面依然存在隐忧。”

阳光电源作为中国企业中全球市场出货量的“八年冠”,在近年来持续围绕储能安全为行业“破题”。

在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展期间,阳光电源发布了《ArcDefender?储能直流拉弧技术白皮书》,在储能拉弧技术上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同时还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实证,以行业领军者的魄力向行业展示了什么叫“真机不怕火炼”,什么叫储能安全。

燃烧测试实证,为品质背书

火灾风险,是电化学储能的痛点。据业内权威统计,2017年至2023年七年间,全球累计发生储能事故约100起,其中火灾事故约59起。

在本届SNEC 2024展上,阳光电源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储能系统大规模燃烧测试实证,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的测试报告。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大容量储能真机、模拟实景布局的“真枪实战”。

本次燃烧测试,由阳光电源4台PowerTitan真机组成,实景模拟电站搭建。在全球众多客户全程直播见证下,阳光电源主动燃爆了一台PowerTitan储能系统真机,经过4小时燃烧火势无蔓延,最终储能柜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而这台PowerTitan真机能经受住“火炼”的核心保障,是气压感知泄爆、多层耐火及双重隔舱结构等多重先进设计。

火炼真机背后,阳光电源率先为行业“解题”的魄力从何而来?

阳光电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李国宏在采访中表示,扎实的研发支撑了阳光储能产品的硬实力。

首先,阳光电源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拥有“先发优势”,在电源、电网和用户侧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案例,阳光的研发团队将不同方面的问题融入到研发流程以及需求管理中进行迭代;其次,储能业务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从电芯研究、材料研究、 软件 研究到系统研究部,均在同步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测试、仿真以及计算工作,这是阳光储能系统产品能不断升级的“关键要素”;第三个方面,阳光电源非常重视“走向客户端、走向现场”,把应用场景中客户最新的需求及现场的设计冗余再次反馈到储能系统产品规划端,在下一代新品开发中迭代闭环。

关于阳光电源如何定义“好产品”,李国宏认为,“对质量和可靠性负责的产品才是好产品,真正高质量的储能系统产品要对客户端10年、20年的收益负责。”

直流拉弧技术突破,为行业“解题”

为了追求更显著的降本增效,储能电芯环节的单体容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而储能系统环节也在向高电压、大电流技术演进。随着高电压技术日趋成熟,1500V储能系统已成主流;今年3月PAT大会,阳光电源又发布了最新的光伏储能2000V高压技术成果,将电压、电流等级抬升到新的高度。

“随着大容量及长时储能的应用,直流侧电流、电压等级不断上升,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多种引发电站火灾的多种因素中,直流拉弧故障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主要诱因。”李国宏在2024 SNEC展现场表示。

这也是阳光电源联合鉴衡首发《ArcDefender?储能直流拉弧技术白皮书》的意义所在。

所谓“拉弧”,是发生在带电导体(储能)与导体距离较近时,导体间的电压击穿气体,使气体电离而产生的一种持续放电现象。在交流与直流系统中,都会发生拉弧现象,其中直流拉弧由于电流和强度稳定,引发的事故更持久,火灾风险更高。

在储能直流侧,由于系统控制逻辑的复杂性和数据传输效率瓶颈,直流拉弧检测及关断技术在国内仍是空白。

但拉弧风险的危害不得不重视。据李国宏介绍,“在储能直流侧,电力电子设备 的连接点(相比交流侧)指数级升高,一旦发生拉弧现象,放出的能量远远高于光伏电站的,火灾风险更高。”

图片来源:《ArcDefender?储能直流拉弧技术白皮书》

储能系统直流侧电路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电气连接点,风险就隐藏在其中。《白皮书》介绍,以5MWh储能系统为例,直流侧连接点约11016个(每个电池簇918个连接点),而交流侧连接点仅有216个,直流侧电气连接点数量是交流侧的50多倍,风险高出交流侧数十倍。

针对储能系统拉弧的安全挑战,阳光电源构建了拉弧风险预测、感应及抑制一体的技术平台,独创了PCS拉弧识别动态算法,以及高精度传感、风险数据监测等核心技术,能够实现源头防弧、精准识弧、快速灭弧。

这项技术突破强在,根据测试及验证结果,阳光采用ArcDefender?的技术性能达到了CGC/GF 240:2024《储能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分断评价技术规范》中的“Level 4”水平等级——L4意味着这项安全标准的最高等级。

更为重要的是,《白皮书》中还同步发布了检测规范,向行业公开了相关标准。“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时刻,我们要认识到并重视潜在的风险,也希望通过规范的公开,在行业标准上能够实现突破和引领。阳光电源作为头部企业有责任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李国宏表示。

推动储能安全标准“全球化”

储能安全是一个系统级的工程,目前,国内市场的安全标准与海外市场相比也存在差距,现有的安全体系建设还远远追不上储能市场装机的速度与规模。7月,针对电化学储能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将对电化学储能的性能及安全指标要求进一步提升。

近期,在国内工商业储能发展迅猛的部分省市已经开始了“安全整改风暴”,推出了对储能电站消防更为严格的整改措施。据业内人士透露,以浙江省部分地区为例,对单个储能电站的消防整改成本最高可能增加10万元,也就是推高了对储能电站的隐性非技术成本。

随着更严格的安全监管来临,储能厂商要如何应对?李国宏认为,“解决储能系统安全的本质不是在‘消’,而是在‘防’。只有通过研发上的创新,才能真正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成本。阳光电源的系统级产品已在海外市场经受住了最严格的检验,尤其在安全标准最高的北美市场。我们将联合专业机构加速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建设,实现储能安全标准‘全球化’。”

此前,关于如何加强技术创新、品质管控及坚守安全底线,阳光电源吴家貌曾总结了阳光电源秉承的三大解法,其中的灵魂法则就是一句话——“让安装回归工厂,把安全留在现场。”负责任的储能厂商,应该将大量的产品测试、安全测试、并网测试等在工厂内全部完成,而不是到安装现场才完成。

据悉,具备ArcDefender?的直流拉弧技术PowerTian2.0系列产品,近期已经在工商业场景如钢铁企业中落地和应用,目前已顺利并网,开始接受“两充两放”的考验,充分验证了AC存储解决方案的并网能力及系统可靠性。

在海外储能市场十多年的历练,让这家储能巨头长期对行业趋势、对应用风险保持敏锐。从首个光伏电站直流并联拉弧故障的解决方案,到业内首款电芯预诊断产品iSolarBPS(此前报道《对话阳光电源许盛:储能仍在“拼装”时代,阳光电源iSolarBPS解决方案推动储能安全进化》),再到储能系统直流拉弧技术的发布,阳光电源在系统安全上的技术突破与创新脉络清晰可见。中国储能市正需要这样重视储能安全的“解题冠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