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工业大麻后,莱茵生物再搭合成生物东风,股价区间涨幅超34%

继工业大麻后,莱茵生物再搭合成生物东风,股价区间涨幅超34%
2024年05月14日 17:52 腾讯自选股

5月14日,开盘仅几分钟,莱茵生物(维权)股价封停于10.3元/股,之后虽又打开涨停板,最终仍以涨停收盘。4月26日至5月14日,莱茵生物股价累计区间涨幅超34%。消息面上,4月26日以来,“合成生物”再次站上风口。莱茵生物近日与投资者互动中透露,公司合成车间建成投产后,相关产品将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预计于今年陆续上市销售。

新京报记者依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19年以来,莱茵生物共有9个概念加身,除深股通、参股银行、专精特新、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这类概念外,还有工业大麻、代糖、啤酒、合成生物等与业务相关的概念。

“合成生物”热点再现,莱茵生物股价区间涨幅累计超34%

4月26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透露,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随着生物技术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制造还有望向采矿、冶金、电子信息、环保等领域拓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合成生物”热度再起,多只个股持续涨停。身在合成生物概念板块中,莱茵生物股价自4月26日至5月14日午间收盘,累计涨幅已超34%。

合成生物学被称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组技术”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麦肯锡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2021年,合成生物行业就曾迎来一次爆发,莱茵生物没在第一时间赶上趟。新京报记者搜索莱茵生物历年公告看到,2022年11月4日,莱茵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设立一家合成生物技术应用相关的全资子公司(现名为:桂林莱茵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合成生物的工艺技术路线,将主要围绕天然甜味剂等莱茵生物核心产品领域相关的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化能力建设,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投资。自此,莱茵生物正式布局合成生物领域,莱茵生物称,将把新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天然甜味剂领域生物合成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2022年12月,莱茵生物与江南大学签订《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合同》,快速推进天然甜味剂领域合成生物学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落地。

今年5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莱茵生物披露新进展,产能建设方面,2023年正式启动合成生物车间的建设,预计5-6月份该车间将进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于第三季度逐步投入使用。研发方面,上述与江南大学签订的开发合同,研发进度符合预期,2023年底罗汉果甜苷合成研发项目已顺利达成第一阶段研究目标,意味着全合成技术路线已正式跑通;已实现甜叶菊部分高附加值成分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下一步研究将以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的商业化能力、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产品转化方面,目前已有2大产品具备量产的可能,分别为通过酶转化工艺生产的甜叶菊部分高价值成分、控股子公司成都赛迪科创新研发的生物多糖产品。截至目前,莱茵生物已持有合成生物相关专利共计7项。

曾经疯狂的“工业大麻”,尚未带来盈利

2019年,“工业大麻”席卷股市,让资本为之疯狂。莱茵生物于2019年4月宣布进军工业大麻领域,1个月后便宣布在美国投建工业大麻提取及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在“工业大麻”概念疯狂的那段时间,莱茵生物股价曾短期内大幅上涨。

2019年4月17日,莱茵生物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Layn USA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工业大麻种植公司签订原料订购合同。2019年4月17日-2019年4月22日,莱茵生物股价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48.34%。在此后,工业大麻概念一度受海外政策影响大涨大跌,莱茵生物的股价也跟着起伏。

与不少蹭概念的企业不同,莱茵生物一直在推进工业大麻领域的布局。尽管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工业大麻项目推进受影响,从其发布的公告来看,公司的工业大麻相关项目在不断推进。莱茵生物203年年报中提及,公司已建成全美产能最大的工业大麻提取工厂,被工厂所在地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当地工业大麻示范性项目,是全美少数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工业大麻提取厂商之一,具备工业大麻提取物等多个大“单品”领先优势。

从近日莱茵生物回答投资者提问可以看到,其工业大麻布局依然备受关注。莱茵生物也表示,近两年,工业大麻经历了大规模的产能出清,政策开放持续向好,市场已呈现回升的发展趋势。2024年,公司将重点已雾化领域的应用产品作为业务发展突破口,加快推动市场开拓与产能释放。

5月6日,投资者就“美国将重新将大麻分类为危险性较低的毒品”提问莱茵生物,对此,莱茵生物回复认为,这将是海外工业大麻市场再次迈入加速发展快车道的积极信号。上述重分类如最终落地,将在药物研究、金融服务、安全监管建立、税负降低等多方面利好工业大麻企业。公司工业大麻衍生物将拥有更大的销售市场,副产品也将具备合法销售途径,有利于推动公司工业大麻业务销售规模快速提升。

工业大麻业务是否为莱茵生物带来积极影响?

在2023年年报中,莱茵生物提及,公司工业大麻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报告期内,受行业政策进程缓慢及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影响,工业大麻市场拓展、产能释放进度延缓,销售收入无法覆盖全部运营成本,导致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莱茵生物也提及,2023年,工业大麻行业历经近两年“低谷期”后,逐渐呈现回暖迹象,虽然产品价格、市场需求恢复仍未能达到预期水平,但供需格局已在持续改善。

4月30日,莱茵生物回复投资者时表示,2024年度,公司针对工业大麻业务已积极调整策略,重点从工业大麻雾化领域及CBD(大麻二酚)衍生物、配方等方面着手,拓展市场、开拓客户,目前已取得部分成果,争取实现2024年工业大麻项目大幅减亏的业绩目标。莱茵生物也在2023年年报中提及,将以工业大麻雾化领域市场作为突破口,驱动公司工业大麻业务的业绩增长。

去年业绩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业绩回升

莱茵生物专注于植物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提取,近年来的主要产品有甜叶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工业大麻提取物、茶提取物、槐花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等。其中,前两款产品为代糖行业的明星产品,茶叶提取产品的市场份额排名领先。

2023年,莱茵生物实现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1.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53.84%。对此,莱茵生物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受消费需求下降及行业库存去化等影响,公司植物提取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第四季度,随着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恢复,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服务能力等措施,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第四季度,莱茵生物对存货、应收账款等计提减值。

2024年第一季度,莱茵生物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07%、34.37%,增长原因是市场发展趋势回温,下游消费需求逐步恢复,带动其植物提取业务收入增长,主营业务利润相应增长。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柳宝庆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