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箭财观
银行存款、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浪潮,似乎将迎来转向。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4月中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与上期持平,继续保持1年期3.45%,5年期以上3.95%的水准。
不少经济学专家表示,这一数据原地不动的背后,不仅是为了防范潜在套利空转风险,同时也意味着市场进入政策观察期。
大概可以理解为,执行了一阵降利率政策后,感受到经营压力的银行,正在尝试停下来观望风向。
这场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轴,扭转金融与实业地位的市场变革,难道就要这么告一段落了吗?
资金空转风险压力下,“写错”分红方案的银行
不得不说,如何有效规避资金空转风险,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核心议题之一。
尤其是经历了疫情、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后,为了推动经济稳步发展,大量金融扶持政策推出。市面上反而出现了一大批无心实业,只顾着玩“账面游戏”的企业。
例如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近些年来开放了不少低成本贷款的渠道。一部分符合资质的企业,在融资难度大幅降低后,直接拿着用来扶持产业发展的低成本贷款,去购买金融理财产品,并将其视作企业主要盈利来源。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或许是出于对金融理财风险的规避,或许是在收紧的经济环境下丢了进取心,干脆将这些低成本贷款,拿去存了定期,原地躺平只等着“吃利息”。
那些还有些上进心,但又动了歪脑筋的企业,还会选择将低成本贷款,以更高的利息转贷给贷款困难的企业,扮演起“二道贩子”“高利贷”等角色。
诸如此类,当金融手段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主要盈利手段,造成了颇为严重的资金空转风险。而随着资金使用效率的大幅降低,后续也会对物价造成影响,进一步造成产业发展的停滞。
为了避免事态走向这一地步,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不得不说,站在行业视角,银行真的是压力太大了。
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在轻量化运营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银行要在保证贷款利率处于低位的同时,又要避免贷款利率过快下行,导致资金空转套利行为的盛行;
另一方面,还要为了盘活经济和消费,响应政策号召推动存款利率的走低,在吸储难度已经很高的环境里,加倍承压。
再加上还要配合产业发展需求,在上市企业剥离不合规金融资产的浪潮中,不断接受来自股东的抛售。如何保证资本充足,又如何寻找盈利增长空间,正在成为每个银行都为之头疼的事情。
高压之下,银箭财经团队认为,一部分准备并不充足的银行,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遗漏。
最近的例子,莫过于在4月19日公布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写错分红政策的杭州银行。
原本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杭州银行“每10股派息5.20元”的分红政策,被误写为“每股派息5.20元”。
可能有些人觉得,仅仅只是一个数字的差别,错了也就错了。但是原本杭州银行的分红方案中,每股派发股利为0.52元,漏掉了那个“10”,就变成了每股派发股利5.20元。
要知道,截至4月24日,杭州银行的总股本高达59.30亿,如果真的按5.20元来分红,至少要拿出300亿元。而同期中,杭州银行的总市值为728.24亿元。
对于任何银行而言,这都堪称是灾难级的事故。但杭州银行的后续更正说明中,只是简单地将这一事件,归结于“工作人员疏忽”。
如此关乎重大的公告,文案写好之后,难道不需要先经过部门负责人审核,再交由上级领导过目吗?
而且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只能说明写文案的员工,根本不懂“每10股”和“每股”之间的差别。杭州银行找了一位金融小白,来担任这么重要的岗位?
如此简单又显眼,处处透着匪夷所思的疏漏,无疑指向了这么几个可能——
1.杭州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不懂这些金融术语;
2.根本没人审查;
3.杭州银行内部,对分红方案存在一定争议。
作为一家1996年成立、2016年上市的银行,杭州银行正值年轻态上升期,不太可能出现“门外汉”担任管理层的情况。
而2016年上市的时候,杭州银行在招股书中写错过数据,到了2019年,又写错了2018年财报的资产数值。前车之鉴犹在,杭州银行没道理不加大审查力度。
这么看的话,最接近真相的,或许是第三种可能。
毕竟杭州银行的分红率,已经连续3年低于25%。在17家上市银行中,杭州银行2023年的股利支付率21.86%,排名第13位,位列倒数。
相信杭州银行的管理层,在讨论分红力度的时候,很难不在“豪气”和“小气”之间发生分歧。
所谓的乌龙,有没有可能暗示着,杭州银行在内外压力之下,有些喘不过气了?
拨备覆盖率居高不下,杭州银行为何“广积粮”?
这样的猜测,自然是有一定依据的。
大部分银行之所以在分红环节过于小气,和业绩上的表现离不开关系。
参考业内仅剩唯一不分红的郑州银行,其坚持多年不分红的理由,除了政策要求外,提及最多的还是业绩多寡,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数据的限制。
但是这个理由,在杭州银行这边并不太能行得通。
根据杭州银行此前发布的2023年财报,去年实现总营收350.16亿元,同比增长6.33%;实现净利润143.83亿元,同比增长23.15%。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环境下,杭州银行的表现可以说非常亮眼。
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这股增长势头也同样延续了下来。财报显示,杭州银行实现营收97.61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净利润51.33亿元,同比增长21.11%。
以确认分红的2023年度来衡量,杭州银行去年资本充足率12.51%,同比下降0.38%,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6%,同比上升0.08%。
通过天眼查也能看到,虽然近些年营收、利润的增速都有所放缓,但盈利能力依旧保持稳健。
有着如此的业绩表现,依旧没有信心将分红率拉升至30%的及格线上,杭州银行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小气”来评价。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部争议,在银箭财经看来,杭州银行更像是在积蓄资金储备,来对抗未知风险。
财报有所显示,2023年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同比下降3.68%的情况下,依旧高达561.42%。至2024年第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又下降10.19%,维持在551.23%。
从2018年超过200%后,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可谓是一路飙升,短短几年间,已经站在行业最高位。
但与之相应的,杭州银行2023年的不良贷款率0.76%,同比下降0.01%。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意味着杭州银行的防信贷风险能力,与业绩表现极不相称。
拨备覆盖率固然与抗风险能力息息相关,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一般来讲,经济上行周期里,银行需要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为下行期的到来充当缓冲。反过来,经济下行周期里,银行要降低拨备覆盖率,为处置不良资产、帮扶实体经济等,释放更多资金。
杭州银行在过去多年里,不断提高拨备计提,多少有些反其道行之的意味。同时如此高的拨备覆盖率,也难免令人怀疑,是否存在隐藏利润的情况。
当然了,面对银行业集体面临的经营压力,杭州银行“广积粮”又“葛朗台”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在当前情况下,货币政策仍然有加大实施的空间,降准降息也大概率会持续实施。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产业关系,下一阶段,银行的职责只会越来越重。
就像杭州银行在今年1月份遭受的处罚,210万元的罚单背后,直接暴露出银行因吸储压力,在债券承销业务和结构性存款上大做文章的行业普遍情况。
金融转变的浪潮下,杭州银行的情况或许不是个例,而是更多城商行的缩影。
写在最后:
无论如何,杭州银行都是近些年来城商行中,最令投资者期待的一批。希望这一轮变革中,杭州银行能找回初心,履行更多应尽的社会职责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