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
国内多家车企公布2月电动车销量
我们认为,2023年2月,国内多家车企电动车交付量同环比提升明显,比亚迪、蔚来、理想、广汽埃安和极氪2月交付量同比增速均超80%,8家车企交付量均环比攀升。根据乘联会预测,2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40.0万辆,同比增长46.6%,渗透率约29.6%。据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两会“部长通道”指出,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以及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之一。因此,随着假期影响消退叠加相关政策的出台,电动车预期销量正逐步回暖,带动产业链稳定向好发展。中长期看,原材料价格回归以及新增供给的增加推动电动车性价比不断提升,国内将进入电动化加速渗透阶段,渗透率提高的空间仍较为广阔,有望不断带动中上游需求增长,中长期高成长性不变。
特斯拉举办投资者日活动
我们认为,特斯拉的投资者日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降本、规模化、新产品和工厂等多个角度进行介绍,充分展现了特斯拉对于未来发展宏图的全面且深刻的思考。特斯拉在技术制造层面的持续优化、原材料层面的深化布局、叠加规模效应带来成本的不断下降,未来有望逐步传导至下游终端,带来价格下探的同时带动销量攀升。此外,特斯拉充电桩与储能业务的高速发展有望与电动汽车一起形成紧密连接的产品矩阵,带动光储充一体化的全面布局,从而推动电动化趋势的持续深入,产业链有望保持长期向好态势。
广东省发布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我们认为,就中国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下充电设备需求也将同步大幅提高。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新增259.3万台,同比增加176.9%,车桩增量比为2.7:1,与2021年同期的车桩增量比为3.7 :1相比,实现快速的提升,未来在政策以及市场的推动下,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完善。此外,在全球电动化的背景下,充电桩等设施需求广阔,中国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供应能力,仍然是充电桩市场重要的参与者。
《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发布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用户对快充和优质充电需求的提升,未来充电网络覆盖度将会扩大,快充桩也会成为未来的主要建设方向,相关模块、整桩、运营等环节将持续受益。
核心观点:
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续看好积极拥抱新技术和竞争优势显著/格局优化的两条投资主线,具体包括:1)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
2)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3)快充:需求持续提升,有望带动负极材料、CNT导电剂等相关材料技术迭代以及需求提升。
4)长续航以及高能量密度需求下,三元材料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硅负极、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需求扩大。
5)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
6)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
7)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8)上游原材料端价格回归有望带动中游电池端的盈利修复。
9)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10)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11)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12)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13)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科达利、天奈科技、亿纬锂能、宝明科技、骄成超声、双星新材、鼎胜新材(维权)、万顺新材、胜利精密(维权)、当升科技、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维权)、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等。
2.新能源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
我们认为,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领域的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升在新建公共建筑和厂房的配套光伏项目覆盖率,将为BIPV市场规模创造增量空间,推进光伏行业持续发展。
首单海上风电REIT获批,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机遇
“十四五”期间海风装机规划饱满。截至2023年3月,据我们统计,各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装机规划规模已超过50GW。我们认为,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明确,市场空间广阔,将成为风电增长的主力军。REITs在新能源领域的发行应用将有望为新能源基础设施资产的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和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利于后续新能源项目建设的持续推动。我们持续看好海工产品(海上基础带来增量空间)、海缆等相关环节。
美国2022年全年电池储能装机量超12GWh
我们认为,2022年美国电池储能装机量强劲增长,加州和德州维持领先优势,其他州也在持续跟进发展。2022年美国电池储能市场迅速发力,累计装机量实现同比近翻倍。未来美国电池储能市场景气度保持高位,根据WoodMac预测,2022-2026年美国储能累计新增装机量预计达到64.6GW/194.0GWh,美国市场广阔,装机量规模扩大将不断带动各个环节需求增长。
核心观点:
(1)光伏
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长期看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前期季节性因素叠加春节假期,产能释放导致硅料价格阶段性快速下跌。节后硅料+硅片调涨明显,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组件需求具备支撑+前期价格大幅跳水带来下游环节原材料库存处于低位情况下,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博弈。中长期看,硅料产能持续释放,预计硅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供需关系错配导致光伏产业链短期量价经历阵痛期,但作为“投资品”属性明显的光伏项目,终端价格和项目收益率水平将对需求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受益于项目安装速度较快,预计年内量价间将实现自平衡,本轮跌价企稳后,终端收益率提升将刺激下游需求出现明显拐点。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集中+分布式电站的需求共振;2)新技术应用上,随着新技术电池片的经济性显现,电池片出货结构中N型特别是TOPCon占比预计将持续提升,N型组件需求也将加大。根据智汇光伏报道统计的近期组件采购项目,中核汇能“2023年度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N型产品占比已经高达42%。加之,电池片工艺路线know-how增强,电池厂之间的差异较Perc时代进一步加大,N型电池片溢价周期有望在下游需求增长背景下拉长;3)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规模放量+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4)硅料价格上,我们判断后续影响硅料价格波动的原因有二:①产能。关注老玩家产能释放节奏+新玩家产能爬坡周期,②硅片开工率。
如若因季节或需求观望因素导致硅片开工率波动调整,将进一步影响硅料需求;5)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6)硅片方面,内层砂质量对硅片产出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在高纯石英砂供应偏紧下,一方面会对硅片行业整体产出产生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具备进口砂保障的龙头硅片企业有望受益。
受益标的:海优新材、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福斯特、通威股份、天合光能、TCL中环、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维权)、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钧达股份、天通股份、赛伍技术等。
(2)风电
短期来看,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①截止到2023年1月31日,风电项目的招标规模达11.7GW,行业需求有所支撑。
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2月国有企业开发商共发布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为3675.2MW,较去年同期增长35%。
23年招标规模同比22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主机价格震荡下行。根据风电头条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份央企风电中标项目累计3.18GW,共有11家整机商中标。其中陆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2315元/kW;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为2128元/kW;海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3921元/kW,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均价3710元/kW。
受益标的:泰胜风能、天能重工、金雷股份、振江股份、起帆电缆、广大特材、天顺风能、日月股份、大金重工、恒润股份、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五洲新春、万马股份、东方电缆、亨通光电、宝胜股份(维权)、汉缆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3)储能
在能源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稳定供应需求明确、储能项目经济性显现等因素的推动下,海外与国内、户储和大储呈现需求共振,预计储能市场步入高景气度赛道。
户用储能:欧洲地区能源危机以来户储配置经济性凸显、需求高增,成为全球户储的主要增长动力;
大储:国内招中标量向上,政策不断完善,激发商业模式优化;上游端电池成本有望下行、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为新能源配储腾出成本空间,储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加速推动国内新能源配储需求提升;海外美国大储已具备独立运作经济性,IRA法案也将进一步带来美国独立储能初始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2023年有望大规模放量。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
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2)逆变器:PCS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
5)海外储能:欧洲能源紧张,需求加大带来供需错配机遇,海外户用以及工商业储能环节将受益增长。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科士达、盛弘股份、智光电气、金盘科技、德业股份、上能电气、锦浪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同力日升、华宝新能等。
3.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