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受益于锂电池电解液行业高景气度,公司2021年以来单季度营收、净利润持续创历史新高。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纵向一体化布局的全球电解液龙头充分受益于锂电材料需求增长,以及平台化的新材料业务布局赋予公司持续的成长性。由于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同时公司电解液溶剂项目投产增强盈利能力,上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8/24.3亿元(原预测为19.2/23.1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8.7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预测为4.80/5.89/6.95元,当前价对应2022-2024年14.1/11.5/9.7倍PE,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预测为20%,按照2022年0.9倍PEG,下调目标价至86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2022Q1业绩持续大幅增长,单季度业绩持续创新高。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69.51、13.07亿元,同比+134.76%、+152.36%。2021Q1-2022Q1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分别为11.40、14.17、19.12、24.82、27.12亿元,同比分别+118.63%、+110.81%、+135.45%、+159.81%、+137.95%,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2.81、4.31、4.39、5.12亿元,同比分别+57.51%、+102.57%、+216.60%、+204.72%、+228.94%,受益于锂电行业需求爆发,公司锂电池化学品业务量价齐升,同时电容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半导体化学品等业务业绩也实现良好增长,驱动公司单季度收入及利润持续创历史新高。由于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管理、研发、销售费用率同比分别-0.94、-0.31、-0.03pct至5.87%、5.86%、1.69%。
公司各项业务量价齐升,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公司锂电池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70、7.12、6.93、2.14亿元,同比分别+217.63%、+32.49%、+23.36%、+36.39%;分别实现毛利润16.67、2.74、4.43、0.62亿元,同比+290.03%、+32.36%、+18.02%、63.46%。毛利率分别为31.63%、38.54%、63.93%、28.69%,同比+5.87、-0.04、-2.89、+4.75pcts。2021年公司锂电池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销量分别为92191、41289、2427吨,同比分别+141.24%、+26.39%、+1.72%,我们测算上述三大板块2021年实现均价分别约5.72、1.72、28.55万元/吨,同比分别+31,66%、4.82%、21.27%。
需求高速爆发推升行业景气度,电解液龙头充分受益。据SNEResearch统计,2021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296.8GWh,同比增长102.3%;根据ICC鑫椤资讯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87.2GWh,同比增长149.1%。我们据此测算2021年全球电解液需求约60.7万吨,同比+93.5%。需求爆发叠加供应不足,推升电解液及原材料价格;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内国内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价格自年初的4.15、10.70万元/吨上涨至年底的12.00、55.00万元/吨。公司作为电解液出货量常年位居全球前三的行业龙头,充分受益于电解液行业的量价齐升。同时,2021年下半年公司通过长约锁定六氟磷酸锂供应,叠加惠州溶剂项目投产进一步优化成本,电解液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
两大新项目落子珠海、重庆,平台化新材料公司持续成长。2022年3月29日,公司公告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支持瀚康电子材料年产5.96万吨锂电添加剂项目一期、天津新宙邦3万吨半导体化学品及5万吨电解液、三明海斯福1.92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及3万吨电解液及荆门新宙邦28.3万吨锂电材料一&二期(对应16.3万吨电解液)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公司自2021年12月1日,先后公告拟投资12亿元在珠海建设10.5万吨锂电池材料、年产13万吨半导体化学品、年产1.1万吨电容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材料研究中试基地,拟投资7.84亿元在重庆建设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材料、年产8万吨半导体化学品,拟投资1.95亿元在惠州建设10万吨碳酸酯溶剂及联产5万吨乙二醇。我们预测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将超过220万吨,为2021年的3.67倍。公司作为全球电解液龙头,适时推进锂电池化学品产能扩建,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电解液市场的持续高增长。同时,公司通过并购海斯福打造国内领先的氟化工合成能力,积极拓展有机氟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领域,并依托自身提纯技术优势进军半导体化学品,看好公司多线并举,不断增强平台化新材料业务竞争力,实现长期持续成长。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公司新项目及新业务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纵向一体化布局的全球电解液龙头充分受益于锂电材料需求增长,看好公司平台化的新材料业务布局赋予公司持续的成长性。由于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同时公司电解液溶剂项目投产增强盈利能力,上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8/24.3亿元(原预测为19.2/23.1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8.7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预测为4.80/5.89/6.95元,当前价对应2022-2024年14.1/11.5/9.7倍PE,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预测为20%,按照2022年0.9倍PEG,下调目标价至86元,维持“买入”评级。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