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案件,强化市场信用约束,打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环境。
2022年退市第一股诞生,下一个是谁?
3月22日晚,*ST新亿公告称,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事实,*ST新亿存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虚增营业收入等情况。扣除虚增营业收入后,公司2018-2020年连续三年实际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且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ST新亿股票上市。
3月30日*ST新亿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当天暴跌72.82%,年初以来已跌超75%。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上交所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除了*ST新亿,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数据统计,3月30日晚,*ST中新(维权)发布公司股票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公司股票已触及财务类退市规定,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31日,*ST艾格(维权)也发布退市风险公告,公司股票于4月1日起停牌。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价收盘价格为0.56元,公司股票已连续第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交易类退市规定。
根据深交所上述规则,公司本次退市无整理期,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将在公司陈述和申辩提交期限届满后十五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形成审核意见。深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意见,作出是否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在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后予以摘牌。
新规下有哪些退市情形
2020年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改革后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将退市情景分为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种情形。具体如下:
新规被视为“史上最严退市规则”,自施行以来,常态化退市预期增强,市场进入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数据统计,2021年A股共有17家公司退市(不包括3家吸收合并退市)。
89家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
随着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更多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压力。数据统计,截至4月1日,年内已有89家A股公司发布“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公告(其中,ST双环已摘帽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具体包括,*ST济堂(维权)、*ST中房、*ST澄星(维权)、*ST海航(维权)、*ST昌鱼等。
值得一提的是,退市风险不仅仅只涉及ST类股票。年内同样也有12家非ST和非*ST股也发布了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包括新文化、皇台酒业(维权)、深南股份、御银股份等。
A股退市常态化
数据显示,自2020年12月退市新规发布以来,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ST股正在快速从市场中出清。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A股退市股票数量达17家(不包括被吸收合并),2010至2019年十年期间累计只有22家公司退市。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实行一年多以来,常态化退市预期增强,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预期下,风险类公司出清将进一步提速。
海通证券表示,近年来我国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因财务造假而退市的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市场生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上市公司发行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说,“2022年将迎来退市大年。”交易类指标退市、财务类指标退市公司数量增加,是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A股退出渠道愈发畅通,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进一步倒逼公司优胜劣汰,完成市场自我净化。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