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两大王牌业务,华大智造“三花聚顶”跻身全球测序王者梯队

新添两大王牌业务,华大智造“三花聚顶”跻身全球测序王者梯队
2024年06月13日 15:07 新浪证券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12日,华大智造盘中一度涨超7%。驱动股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源于其于11日发布的一则利好公告。公告显示,华大研究院及华大科技控股将其拥有的时空一体机、显微镜、时空可视化试剂套装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授权给华大智造自行使用、制造、对外销售相关产品。同时,华大智造还拟与华大序风科技、华大三箭齐发分别签订《单分子业务经销协议》、《时空业务经销协议》,获得纳米孔测序仪设备、时空组学试剂盒、芯片及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全球市场经销权。

  自此,华大智造将集齐高通量测序、纳米孔测序以及时空组学三大生命科学的高前景业务,能够覆盖更多用户及应用场景。这不仅对于整体产业链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磅消息,也对公司本身业绩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知识产权授权协议中,授权许可(金麒麟分析师)费用收取的形式为根据相关产品销售收入按比例收取,无任何前置费用且比例仅为6%。在产品经销协议中,华大智造取得全球独家授权,但同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此外,相关协议中均提及,如华大智造因非自身原因导致相关产品销售出现亏损,其余相关方将对其进行补偿。

  综上不难看出,以上保底协议本质上是华大集团将时空组学、纳米孔测序业务以极为优厚的条件装入华大智造这一上市公司平台,使华大智造在无需承担研发成本的背景下,以接近于零的代价实现业务线的拓展,同时亦无须承担损失的风险,对于公司而言是一项重大利好事件。

  “外置弹药库”供来两张王牌 华大智造点燃发展新引擎

  上市公司作为链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平台,其业务拓展及未来发展前景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上市公司逐步发展出了多种培育业务的运作方式,常见的包括各行业普遍适用的现金收并购模式,以爱尔眼科为代表的体外孵化模式,以石药集团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平台间内部转让或资产置换模式等等。

  但诸如华大智造这般,以集团内部的华大研究院作为上市公司平台的“外置弹药库”,先行承担研发投入,避免因研发风险拖累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而待技术成果具备商业化基础后再通过上市公司从集团内部几乎无偿获得权益的案例鲜有听闻,这在通过上市公司平台牟取利益现象普遍存在的当下,无疑是为资本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风。

  具体来看本次协议涉及的业务,资料显示,华大研究院系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举办设立的深圳市十大基础科研机构,其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细胞分类是研究生物组织的起步,目前各种组学研究都是在没有精细细胞空间分布,固定的取样时间下的研究。但包括转录组、蛋白组等都是动态,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只有掌握了各成分的时空信息变化,才能够理解这些组学真正的意义,因此时空组学技术的出现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

  目前,时空组学已成为当下基础科研的热门方向,也是未来极具潜力的细分赛道。据BBC Research预测,时空组学将以10.8%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22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25亿美元,前景十分可观。

  公告显示,华大的时空组学业务在国内已经与数十家企业建立了生态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华大研究院以探索前沿科学研究为目的,不以产业化和商业应用为目标,不具备商业化的基础条件,无法承担时空组学及单分子测序业务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及交付职能。而华大智造作为中国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已建立起领先的市场、渠道优势,因而成为集团技术转化的最大受益者。

  此外,此次新纳入的另一项纳米孔测序业务是最新一种基因测序技术路线,自问世以来热度就居高不下,其具有长读长和高精度的特性,能够极大赋能分子诊断,可作为华大智造原有核心业务高通量测序的重要补充。引入纳米孔测序项目后,华大智造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更有竞争力的测序解决方案,还可以有效抗衡“测序技术迭代”的风险。

  因此,此次合作也意味着华大智造未来能够为全球各大公司、研究所、实验室在复杂测序项目上,提供“长+短”测序一条龙的产品,可灵活满足不同样本类型(血液、组织、游离DNA、FFPE等)和研究课题(队列研究、生物标志物检测、宏基因组研究等)对测序的需求。

  40亿元市场增量,中国测序龙头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拆分两项新增业务的市场增量来看,从海外可比企业的发展史来看,空间组学龙头企业10X Genomics于2022年推出了空间组学仪器Visium CytAssist和Xenium Analyzer,公司业绩增长显著提速,2023年收入为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81%,其中空间仪器、耗材收入分别为7560万美元、5920万美元,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47.83%、68.18%。

  2022年,全球空间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市场规模已达15 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08.75亿元。

  纳米孔测序方面,根据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的调研,2022年长读长测序市场规模为5.196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25.3357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9%,前景可期。

  目前,对应各自龙头占据的市场总额约为39.96亿人民币(ONT对应收入15.67亿+Pacbio长读长业务收入14.5亿+10x的空间组学营收9.79亿),考虑到华大产品具备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以及华大智造原有核心业务高通量测序产品构建的全球化渠道,预计在2-3年有望从这部分市场份额中快速拿到10-20%竞争份额,体量大约在3.9-8亿人民币左右。

  2024年一季度,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4%;按照收入地区划分,海外实现收入合计1.57亿元,同比增长19%。此外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3年度,公司全球基因测序仪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其中2023年全年新增销售装机854台,同比增长41.39%,占全球测序仪销售份额约18.7%,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

  作为以技术立身、放眼全球的中国测序仪龙头,华大智造已凭借核心技术和产品力筑就稳固护城河,在高通量测序领域成功突破海外巨头的垄断,于国际市场中崭露头角。随着纳米孔测序、时空组学业务的拓展,凭借已有的市场地位及优势,各业务线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望推动公司实现1+1+1>3的效果,公司或将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伴随相关协议的落地,华大智造自身的商业化产品线将显著扩展,公司也将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高通量测序、纳米孔测序和时空组学产品线的设备提供商,市场地位再度强化,有望在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内生扩容进程中获得更大收益,进一步提升公司潜在价值。

  华大智造也在公告中表示,经过公司初步测算,预计时空组学业务及单分子测序业务将给公司收入及利润带来正向影响,长期来看,本次交易将有利于公司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未来待业务发展稳定后,不排除公司以收购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整合,扩大业务规模。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华大智造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