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柔比星国货控场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转变等多种因素影响,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从而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持续增长。抗肿瘤药物市场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品种的丰富性,不同药物在作用机理、适应症及临床使用中均展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差异性。

不久前,《医药经济报》对激素类抗肿瘤药进行了特别关注(见5月30日06版),本期则聚焦抗生素类抗肿瘤药,此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需求旺盛,市场份额也相当可观。PDB数据库显示,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和伊达比星在2023年国内样本公立医院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中的销售金额位居前列,共同构成了该市场的核心力量。

PDB数据显示,2023年样本公立医院多柔比星销售额为10.86亿元,据此推算,全国公立医院的销售额约为26.17亿元。尽管近年来多柔比星的销售金额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但其在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市场中始终保持着冠军的地位,显示出其稳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需求。

价格先升后降

近年数据显示,样本公立医院多柔比星销售金额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19-2021年销售金额分别提升69.8%、17.1%和31.6%,销售数量分别增长29.1%、11.6%和22.9%。2022年销售金额微降0.2%而销售数量增长1.2%。2023年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7.5%和2.1%。

从平均单价可以看出,近五年其单价先升后降,2019年为2441.40元,2021年升至五年中的最高值2745.37元,2023年降至2281.74元,相比2019年降幅6.5%。   

近年稳居第一

从销售金额看,多柔比星在抗生素类抗肿瘤药中的占比先升后降。2019-2023年占比分别为54.7%、61.8%、67.3%、66.4%和63.7%,近几年均稳居第一位。

多柔比星注射剂被纳入2017版医保甲类目录,后续也都纳入2019版和每年的医保甲类目录。

本土品牌上位

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7家企业在样本公立医院销售多柔比星制剂,且均为国产企业。

从具体企业看,石药集团欧意药业销售金额超过半壁江山,两个规格合计占比65.6%,排位第一;常州金远药业两个规格销售金额占比为18.3%,排位第二;上海复旦张江生物两个规格销售金额占比为15.1%,排位第三。浙江智达药业、深圳万乐药业、山西普德药业和瀚晖制药4家企业合计销售金额占比仅为1.03%。(本版特约撰稿:尚药)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