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别人剁手你赚钱,飞天茅台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资工具限时低价优惠,不容错过,[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大河网记者 范昭
12年可以演绎一场轮回,也可以酝酿一种迭代。
从10月底的疫情暴发、员工离职,到11月的政府帮扶、高薪稳岗,再到如今的员工回归、秩序向好,富士康入豫12年后,再次迎来各方的持续关注。从建厂之初创造的“郑州速度”,到如今疫情之下稳就业、稳产能的“河南速度”,看似机缘巧合下的轮回,实则内在早已发生迭代。
“是河南更需要富士康,还是富士康更需要河南?”这个并不新鲜的问题,仍给外界留下很大的争论空间。不过,新一轮的争论中也达成新的共识:稳富士康就是稳供应链,稳供应链就是稳河南开放性经济的发展。
从最初的双向选择,到如今的彼此成就,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大省与大厂12年来形成的默契和互信。河南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传递一种鲜明而坚定的信号:无论是顺势而为还是遇到挑战,河南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止,河南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
直面新考题
全力统筹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
2022年10月下旬,新一轮疫情席卷郑州,本轮疫情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播范围广,“超级工厂”富士康亦未能幸免。
作为苹果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于2010年在河南布局,其中郑州富士康科技园区在规划中虽然未占先机,但却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自动化终端生产基地,高峰时期超半数iPhone手机均产自这里。
疫情发生后,厂区工人状况以及iPhone14系列新品能否如期交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成为重中之重。
政府部门很快行动起来。
河南省迅速成立省、市、区融合的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进驻郑州富士康科技园,实行嵌入式、扁平化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一系列工作快速落地,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让防疫得到控制后的产线动起来,成为第一要务。
11月7日,郑州富士康发布预招工公告招募小时工。
11月底,郑州富士康启动老员工离职返聘“归雁计划”,有不少老员工如“候鸟”般往返——生产旺季时拥入,淡季时又离去,富士康用工有着明显的“候鸟生态”。
12月1日起,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也是从这天开始,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国贸招募中心,大批离职返聘及内部推荐员工陆续抵达。与此同时,闭环外的富士康员工陆续点对点返回宿舍——老员工的有序返回与新员工的入职办理,正为郑州富士康的全面复工复产做准备,一个充满烟火气、人群熙熙攘攘的熟悉厂区正在回归……
12年前一次相逢
郑州跃入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业前沿
助力富士康做好疫情防控、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是大省与大厂这段双向奔赴故事的缩影。
将时钟回拨至2010年,苹果CEO库克到深圳富士康考察时曾留下一句话:需要把工厂搬到离工人家更近的地方。
这句话为富士康“内迁”打下基础。很快,河南向富士康抛出“橄榄枝”,时任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到河南投资,刚开始肯定很困难,但是我们公司有近20%的河南籍同仁。我就说,让我们的同仁回家吧,再大的困难都要克服。”
同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郑州出口加工区投资的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公司正式投产,从项目开工、厂房改造到正式投产仅用一个月时间,创造了令各界赞誉的“郑州速度”。
打破常规的勇气、高效有力的运作,使富士康看到了河南省、郑州市真诚合作的诚意和决心,也感受到了中原人想干大事、能干大事的实力和能力。
2010年1月27日,乔布斯正式发布了一款革命性产品——iPad(苹果平板电脑),这被外界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
很多人也许并未注意到,正是在这一年,郑州开始在全球智能手机制造领域崭露头角。“每两部iPhone就有一部河南制造”现象的出现,为日后郑州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基地埋下了伏笔。
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仪式上,郭台铭盛赞河南各级政府的勤政高效。“这是世界第一的速度,世界第一的行政效率,河南人,No.1!”郭台铭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可见他在河南投资的感触之深。
实际上,当时的富士康还面临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在沿海用工成本不断提高,招工越来越难的背景下,河南每年2000多万富余劳动力对富士康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个数据更加有力地证实了保持员工稳定是多么重要的问题。2011年,富士康在郑州生产出成品的第一年,就出现了郑州工厂的良品率超过深圳工厂良品率2个百分点的现象,郭台铭对此评价说,这在富士康全球投资的工厂中创造了一个第一。
入驻郑州之后的富士康,产能也迅速登上了新台阶,高峰时期这里曾生产着全球半数以上的iPhone手机,而受益于富士康的高速运转,郑州的出口贸易额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据郑州海关统计,2021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8208.1亿元,同比增长22.9%,历史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2012年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还停留在3268.4亿元,十年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超1.5倍,从全国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在中部地区,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近年来始终稳居第一位。
在豫培育产业工人超300万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
河南富余的劳动力吸引了富士康,而富士康的到来,也让更多的河南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产业工人,掌握一技之长。
“建厂至今,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每年高峰期用工约30万人,带动当地100余万就业人口,累计培养熟练产业工人300余万人。”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副总经理王雪说。
在郑州富士康,技能大比武每年举行,评选技能明星,发扬“创客精神”,创造更多更好的创意和改善方案,进一步提高产品效率和科技含量。此外,郑州富士康“涉水”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合作,以培育智能制造产业人才为重点,助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企业、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在王雪看来,富士康在河南飞速发展的12年,也见证了河南省经济腾飞的12年。
一组数据显示,建厂以来,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2022年前三季度,河南进出口总值达62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其中,手机出口1864.8亿元,占全省出口的48.5%。
富士康与河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富士康陆续在郑州、济源、鹤壁、兰考、周口等地建立科技园区,围绕郑州航空港区整机生产,多方位布局主板、摄像头模组、显示屏模组、零组件的研发与生产。
2021年4月24日,富士康周口科技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研发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穿戴装置等关键零组件,服务华为、荣耀等全球顶尖的IT客户。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富士康在河南同样走到前列。据介绍,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累计安置数千名残疾人就业,仅2020年投入资金就达1.18亿元,公司在郑州荥阳建立了“富士康阳光工厂”,安置537名重度残疾人,并荣获“2021年中国十大爱心扶残企业”。2021年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发挥产业链优势,与周口扶沟蔬菜基地开展密切合作,赋能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不仅如此,富士康也积极带动产业项目在河南扎根。2016年,鸿海精密通过子公司战略入股安彩高科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联手布局手机屏幕。
2021年5月7日,富士康、万马云、兴港投资、合众思壮(维权)4家企业在郑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富士康将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资平台兴港投资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北斗产业园,并将其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产品制造平台。
据悉,自2010年富士康投资河南以来,航空港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鼓励富士康自身加快产业和项目转移的同时,以龙头带动配套,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十三五”时期,累计带动200余家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航空港区,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航空港区稳步扩容,形成了研发、核心制造在航空港区,配套、零部件生产在全省布局的良性互动局面。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认为,无论是入豫以来安排了庞大的就业群体,还是助力郑州航空港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航空枢纽,富士康之于河南都十分重要。特殊时期重视富士康招工工作,既能为当地有可能到富士康工作的就业者适时找到就业门路,也为疫情冲击下的中原大地加快恢复生产与生活秩序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
扎根郑州航空港实验区
从“一颗苹果”到“百果满园”
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从“一颗苹果”到“百果满园”的故事广为流传。
2014年,恰逢深圳产业转移浪潮,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八大产业,总投资约5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应运而生。
2017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非苹”手机产量首次超过苹果手机产量,全区手机产量近3亿部,创造了“全球7部手机就有1部郑州造”的品牌效应。
2019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内智能终端及其配套企业进出口达到3464.06亿元人民币,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96.56%。从2011年到2019年,全区累计手机出货量超过15亿部,河南也因此成为中国境内仅次于广东的手机生产大省。
一位长期关注港区发展的行业人士说,彼时富士康的入驻如同一阵春风,唤醒整个航空港区的市场,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入驻航空港区,快速地壮大和培育了这里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如今在富士康这只“领头雁”的带动下,其周边集聚起了庞大的产业“雁阵”。
尤其是近5年来,河南坚决扛稳“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重任,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南力量。2022年是中卢两国领导人提出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5周年。11月16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郑州举行。在“空中丝绸之路”的强力助推下,郑州国际航空枢纽为全国开放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为河南全面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注入更加强大的全球化开放动力。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了54.4%,年均增长9.1%,货运吞吐量和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70.5万吨和54.5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其中,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获批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全国第3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和全国第二个获准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的区域。郑州机场获批全国唯一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机场,全面实行航空货运“7×24”小时通关保障,空运进口通关时间全国领先。全国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率先开展“跨境保税O2O自提”、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等一系列改革创新。
“富士康们”与河南
大开放下的历史选择和双向奔赴
河南与富士康的故事,绝非个例。
12年间,类似的场景在中原大地上不断上演。所有的场景最终拥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最近的12年,是河南发展快、变化大的12年,河南正在由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现代经济大省,由传统交通要道转变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由传统内陆省份转变为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深。
大历史往往隐藏于小细节之中:2010年8月上旬,富士康郑州首条生产线前脚正式投产,大连万达郑州首个项目后脚便开工奠基。
一个是全球“代工巨头”,一个是中国商业地产的“王者”。二者不约而同的战略举动,正是彼时河南践行“大招商,招大商”战略结出的硕果。
在河南省的大招商活动中,郑州市“南下北上”,相继与宁波杉杉、广东美的、福建连捷、福州华冠、上海升龙、台湾大润发、香港中华煤气、香港铜锣湾百货、深圳大族激光、北京王府井百货、希尔顿国际酒店等知名企业签约,吸引众多企业竞逐中原。
一个需要补充的背景是:当时国际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沿海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这两股影响世界和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大潮,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大潮当前,必有浪花激越。为此河南还筹备举办了全国首个由部省合作共同组织的产业转移盛会,旨在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强经济交流合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悉,仅在当年首届产业转移大会上,河南就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公开征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17个行业,以及综合利用、制造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等4大综合性门类,共计1950个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总投资7973亿元。
大企业纷至沓来,究竟看中了河南的什么?是劳动力资源?是交通区位优势?还是政策优势?或许更重要的是河南对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决心。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郭台铭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河南政府有效率,人民很勤奋,经济环境优良。”他说,富士康在河南的成长过程可以证明,河南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可以落地生根的地方。
诚如其言,河南一直想成为并且坚持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2021年河南省发出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树起了“项目为王”的导向。一年多来,通过抓项目、抓创新、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等,河南经济强劲反弹,创新发展蔚然成风。
2022年9月28日,河南省第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全省集中签约项目587个,总投资5747亿元。航天科工、宁德时代等相继签约入驻,比亚迪、福耀玻璃等在豫增资扩股,无不在说明河南的集聚效应正在持续增强。
此外,河南建立利用外资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港资、台资、日韩、世界500强4个招商专班,强化省政府驻北京、上海、广州办事处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职能。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回归招商。根据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举办的“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最新公布数据,在豫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98家、中国500强企业有175家。
产业潮涌、汇聚中原,富士康、万达、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是见证者,亦是亲历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对内重塑竞争优势,对外拓展发展空间,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为抓手,积极对标对接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努力打造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具突破性的开放发展新局面。河南,正在用奋进和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原力量。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十多年前一颗“苹果”的悉心栽种到如今一片“果园”的欣欣向荣,企业与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大时代的成全,更离不开河南拥抱世界的决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如此次全力帮助富士康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一样,实际行动已然证明,河南将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天路”上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同时河南也向外界传递了一种鲜明而坚定的信号:筑起新高地,开放不停歇。
责任编辑:常福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