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策略:市场仍处于“磨底”期 中长期来看机会大于风险

中金策略:市场仍处于“磨底”期 中长期来看机会大于风险
2022年04月24日 14:0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中金 | A股:情绪指标“磨底”

  来源:中金策略

  当前市场特征:1)从交易层面来看,市场近期成交对应换手率水平已经接近2%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也出现较明显下降;2)从估值来看,经历调整后沪深300的股权风险溢价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接近2020年3月低点的估值较极端水平;3)从市场行为来看,前期有相对表现的稳增长风格出现补跌迹象;4)政策方面,近期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外管局等多部门就近期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环境都有积极表态,坚决维护经济和市场稳定。

  我们认为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我们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磨底”期的判断,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结构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关注消费领域自下而上的择股机会,制造成长风格可能仍需静待时机。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1)在市场“磨底”阶段,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如传统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地产、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等;

  2)前期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

  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但转机在于“滞胀”风险、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

  市场回顾:指数再度接近前期低点,成交继续回落。

  海外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至2.98%,美元指数接近两年前高位,离岸人民币汇率连续突破6.4和6.5关口;国内一季度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稳增长”及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市场普遍关注政策应对。内外部影响下A股市场继续回调,上证指数周跌幅3.9%并再度接近3月中旬的阶段性低点。交易情绪明显降温,日均成交额收缩至8000亿元以内,周五低至7500亿元,北向资金逆势净流入4.4亿元。风格方面,沪深300回调4.2%,创业板指跌幅6.7%。行业方面,纺织服装受汇率等因素影响领涨市场;电力及公用事业和食品饮料有相对表现;前期相对抗跌的低估值稳增长板块明显调整,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和煤炭跌幅居前。

  市场展望:“稳增长”与疫情防控中的市场磨底,关注交易情绪降温

  近期市场再度明显调整并呈现普跌迹象,前期有相对表现的低估值稳增长板块也有所回调,日均成交额明显萎缩至8000亿元以下,已降至2021年6月以来的低位,量价情况可能反映投资者情绪已较为悲观。当前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强化、“滞胀”隐忧和资金外流压力对国内市场带来影响,但国内的“稳增长”面临疫情防控困境可能是市场近期调整更为主要的矛盾,资产价格可能正在逐步计入疫情对经济增长包括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的负面影响。“后地产时代”中国正在寻找新动力和新均衡,叠加百年未有之变局下供应链和地缘冲击,市场担忧稳增长政策面临较多约束。综上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内外部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多,但考虑1)从交易层面来看,市场已经累计调整较长时间,调整幅度较大,市场近期成交对应换手率水平已经接近2%左右,处于历史低位,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也出现较明显下降;2)从估值来看,经历调整后沪深300的股权风险溢价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创业板指的估值也已回落至35%的分位,接近2020年3月低点的估值较极端水平;3)从市场行为来看,前期有相对表现的稳增长风格出现补跌迹象,这在历史偏底部时期也多次出现,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4)政策方面,近期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外管局等多部门就近期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环境都有积极表态,坚决维护经济和市场稳定。基于上述背景并结合我们在前期发布的《如何判别市场是否见底》报告中对各类底部信号的梳理我们认为目前在政策、估值、资金、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我们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磨底”期的判断,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结构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关注消费领域自下而上的择股机会,制造成长风格可能仍需静待时机。近期注意以下几方面进展:

  1)3月经济数据逐渐反映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GDP增长4.8%,疫情影响下呈现结构性特征,3月社消同比下降3.5%且餐饮收入同比下滑16.4%,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扩大至47%,而且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上升至5.8%,超过两会制定的目标水平。关注后续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政策定调。

  2)上市公司一季报。截至4月23日共1132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和业绩预告,能源和原材料盈利增速较高,煤炭、有色和基础化工约有40%的公司盈利增长超过100%,制造成长领域业绩增长出现分化,近期光伏逆变器龙头一季报不及预期引发板块调整,消费电子整体业绩不佳,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高企和需求回落担忧也引发盈利下修压力,4月底市场仍将面临一季报考验。

  3)国内疫情影响:上海等城市日新增病例近期回落但仍在高位,区域复工复产仍有难度,上海和吉林的整车货运物流指数同比维持-80%左右,江苏省和全国同比仍下滑30%和20%以上,汽车、半导体等制造业的供应链正常运转面临较大考验同时也关注江苏、北京等地区的疫情进展。

  4)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制度设立有助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也有助于为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

  5)海外方面:上周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可能在5月货币政策例会上加息50个基点[1],并强调实现“软着陆”非常具有挑战性;近期多国儿童患不明原因肝炎,世卫组织发出警报并有学者初步研究发现可能与新冠病毒有关[2]

  [1]http://www.news.cn/world/2022-04/22/c_1128585539.htm

  [2]http://stcn.com/xw/sd/202204/t20220422_4404075.html

  业建议稳增长主线仍有配置价值,根据全球通胀形势进展关注成长风格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

  1)在市场“磨底”阶段,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如传统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地产、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等;

  2)前期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

  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但转机在于“滞胀”风险、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

  近期关注:

  1)上市公司业绩披露;2)国内疫情;3)国内政策定调;4)海外地缘局势和美国货币政策。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
  • 04-26 铭科精技 001319 --
  • 04-25 科创新材 833580 4.6
  • 04-20 嘉环科技 603206 14.53
  • 04-20 永泰运 001228 30.4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