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联动实现高速增长,粉笔半年报“稳”字当先

线上线下联动实现高速增长,粉笔半年报“稳”字当先
2023年10月07日 08:10 独角兽早知道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成立8年的“后浪”粉笔,或将反超成立24年的中公。

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公教育(以下简称“中公”)的营收和粉笔科技(以下简称“粉笔”)营收达到“史上最小差距”,仅4600万:中公达到17.28亿元,粉笔达到16.82亿元。

双方营收越来越接近的背后,是“一升一降”的营收增速:粉笔同比增长15.9%,而中公同比下降22.38%。不仅如此,粉笔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2%,达2.88亿元。中公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20%,为8198.17万元,不及粉笔的表现。

双方差距越来越小。

面对“协议班退费负债”冲击下的行业低谷期,中公“坠落”仍未见底,粉笔开始走上坡路。从中报来看,尽管中公实现了盈利转正和高毛利率,这背后经过大幅度裁员、关店等“壮士断腕”的举措。与之相比,粉笔的负债和现金流渐趋健康。粉笔经短期波动后,稳住线上传统优势,线下业务超预期增长。粉笔冲击中公的“公考霸主”之战,或进入决战时刻。

公考双巨头2023下半场战争,已经打响。

作者 | 尚祺  编辑 | Echo

中公阵痛,粉笔反超只差“1个小目标”

八月最后两天,职业考试培训行业两巨头陆续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

中期财报显示,这是两家巨头营收最接近的一次。

上半年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仅4600万:2023年上半年,中公营收17.28亿元,同比下降22.38%;粉笔营收1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

若对2023年全年作预测,保守估计二者年营收差距最多仅1亿“一个小目标”,粉笔超越中公或将不远。

两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双双实现盈利。

具体来说,中公的归母净利润8198.17万元,同比增长109.20%;粉笔的净利润为8147.6万元,经调整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201.2%。

中公的营收、净利润等情况
粉笔的营收、利润等情况
粉笔的营收、利润等情况粉笔的营收、利润等情况

详细分析两家财报数据,数字背后的业绩“含金量”才能清晰。

从毛利率来说,上半年,中公达56.20%,同比增加28.5个百分点;粉笔整体毛利率达50.9%,这其中包含了毛利较低的图书销售部分。如果只看培训业务,粉笔的毛利率达到了53.9%(在线培训业务毛利率61%,线下是46.3%),和中公差距微小。

在这背后,粉笔盈利主要靠“增收”,而中公靠“降本”。

中公毛利率的提升,依靠大幅降低成本实现。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2.97%,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投入、财务费用分别为3.52亿、2.66亿、1.49亿、6810万元,同比下降49.85%、43.66%、52.26%、54.64%。在此基础上,毛利率同比增加了28.5%。

为“降本”,中公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截至6月底,中公员工数约1.3万人,同比大幅减少42.61%。

通过营收数据的持续变化,能更为直观地看到二者差距在逐渐缩小:

2021年以来,中公的营收:

2021年,营收69.1亿元,同比减少38.3%

2022年,营收48.25亿元,同比下降 30.19%

2023年上半年,营收17.28亿元,同比减少22.38%

与此同时,粉笔正在冲击中公的地位:

2021年,营收34.28亿元,同比增长60.8%

2022年,营收28.1亿元,同比减少约18%

2023年上半年,营收1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

相比于中公在线下投入的“重资产”模式,粉笔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属性。当行业处于低谷期时,业务形态更具韧性。同时,这让粉笔存在一个独有优势,即获客成本比较低。这和粉笔优势领域线上板块的高转化有关。

据华西证券研究表明,在获客成本方面,2022年上半年,粉笔单人获客成本仅61.4元,而中公高达381元。

基于线上业务的高转化率,粉笔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稳定付费客群。

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粉笔的培训课程及线上产品的总付费人次为410万人次。

粉笔招股书数据粉笔招股书数据

照此步伐,今年或不久的将来,粉笔将成为盈利能力最强的职业考试培训企业。有媒体报道,粉笔希望达到30%的市占率,这意味着粉笔志在每年服务约200万备考人群。

第三方行研机构作出了相同的预判。6月28日,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从行业来看,招录报名人数增长及参培率提升有望不断驱动规模增长,粉笔作为我国在线招录类考试龙头,未来有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在总规模达到千亿元的中国职业考试培训市场,粉笔以4.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从2023年中报数据可以看出,粉笔的未来或更加乐观。

机遇仍在,“稳”字当先

据了解,当下职业考试培训的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中国职业考试培训市场规模为691亿元,2021-2026年,该市场有望以14%的复合增速增长至1102亿元;中国职业考试培训人次将从1620万提升至2240万,招录类考试培训渗透率有望从2021年的27.1%提升至2026年的31.4%。

这极大提振了处在低谷期各大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与此同时,大环境的持续向好也让整个行业反思,下一步的策略制定应该何去何从,以及如何在此时抓住机会成为头部玩家。

“稳”成为业内不少企业的新共识。有媒体报道称,粉笔内部人士披露称,行业中长期不会有太大下降,也不会有爆发增长,整体是缓慢的稳定增长。

夯实“护城河”是走稳健路线的第一步。中信证券相关报告显示,目前伴随线上云课堂、自适应题库等线上培训系统逐步成熟,线上培训可以为学员提供课件回看、实时弹幕互动、自适应练习题搭配等线下场景难以实现的功能,形成独特的培训体验。

以在线培训起家的粉笔,2023年上半年,粉笔在线培训业务录得营收7.3亿元,营收占比43.4%,仍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年,这一数字是50.4%。

另一方面,对于中公来说,线上培训营收并非优势领域。今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同比下滑24.2%,达到6.43亿元,低于粉笔。

中公的业务基本盘在线下领域。2022年底,中公教育线下营收占比高达59.71%。受到退费债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公面授培训同比下降22.05%。上半年,培训人次约141.70万人,同比下降23.06%。

值得注意的是,粉笔也在积极拓展线下市场。2023年上半年,粉笔线下培训业务录得营收6.93亿元,同比增长32.3%。线下营收的占比与在线培训业务收入进一步缩小。

线上市场护城河稳固,线下市场实现高增速。至少从现阶段来看,粉笔在业务的稳定性方面于行业领先,真正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粉笔开创的线上+线下联动的OMO业务模式,也为业内所普遍应用。这一策略尤其带动了营销转化效率。以粉笔为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报告,93.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向他人推荐粉笔的产品及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购买粉笔线下课程的学员中,约67.5%由在线产品付费学员转化而来,而这些线下学员中约71%继续付费购买在线产品。

今年上半年,粉笔线上平台平均月活用户数已达920万,排在全行业第一。这对OMO业务模式的“飞轮”转动提供了基础。

当业务模式实现良性稳健成长,投入资金修炼内功,是每个目光长远的企业必然选择。

在AI大模型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年,粉笔在AI领域投入4000万。有分析指出,“粉笔有可能成为教育行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

“稳”字当先。2023年粉笔财报数据,是对“稳”的最好注解。而反观中公,要重获能量再出发,或许还需经历一段阵痛的爬坡期。

成立短短几年的粉笔能否反超中公,创造职业考试培训的奇迹?从长期看,这取决于粉笔;但短期内,则取决于中公能否“稳”住。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毛利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2 思泉新材 301489 --
  • 10-12 天元智能 603273 --
  • 10-11 阿为特 873693 6.36
  • 10-09 浙江国祥 603361 68.07
  • 10-09 卓兆点胶 873726 2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