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持续调整 机构称仍具比较优势

港股持续调整 机构称仍具比较优势
2024年06月24日 03:56 媒体滚动

  记者 张小洁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香港交易所电子显示屏。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5月下旬以来港股持续调整,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上周有所上涨。同花顺数据显示,6月17日至21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0.48%,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02%,恒生科技指数则下跌0.17%。从二季度整体表现看,恒生指数依然领涨全球主要股指。

  展望后市,有机构认为港股仍具比较优势,当前市场情绪修复多半,盈利是开启市场更大空间的关键。具体配置方向上,红利资产依然集聚投资者目光,科技类成长股也受到更多关注。

  恒指上周重拾涨势

  上周,恒生指数重拾涨势,收于18028.52点。

  消息面上,6月19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国新”)官网披露,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与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市场头部机构合作推出的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日前正式开始发行,国新投资于6月19日认购了上述ETF首发份额,此举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同时也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

  稍早之前的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并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同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修订后的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降低沪深港通ETF的纳入规模要求以及下调沪深港通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

  在此之前,恒生指数于5月20日触及19706.12点后出现回调。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21日至6月14日,恒生指数累计下跌8.63%,回落至18000点下方。

  “5月下旬阶段性见顶以来,港股交易情绪降温或已较充分。”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4月中旬以来市场涨势主要受资金面和风险偏好改善驱动,在基本面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这一资金性质和反弹驱动特征会使市场在短期超买后面临一定获利回吐压力。该机构认为除非出现极端情形,市场不至于回吐全部涨幅,“毕竟政策边际变化、海外资金回流以及估值修复都是切实的改善”。

  二季度领涨全球

  尽管经历了一个月的调整,港股市场二季度表现依然令人瞩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二季度以来恒生指数涨幅达8.99%,恒生国企指数涨逾10%。期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上涨8.00%和4.00%,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3.59%,道琼斯工业平均、法国CAC40、德国DAX、日经225等指数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资金面上,截至6月21日,南向资金二季度以来净买入超2200亿港元,创2021年二季度以来的单季净买入额最高值。外资方面,华泰证券策略团队分析称,6月以来港股主被动外资净流出规模均收窄。建银国际研究表示,南向资金流入及外资交易型资金回流是本次上涨的主要动力,部分长线做多资金也开始试探性买入。未来,随着市场对港股风险回报预期进一步改善,更多欧美长线资金有望回流。

  国泰君安国际策略分析师黄凯鸿表示,近期港股市场的资金流入和投资者结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六年来外资在港股的持股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8年的51%下降至2024年6月的33%,而内资(包括中资中介和港股通)的持股占比上升,由2018年的19%上升至34%,中国香港本地资金持股占比则维持在30%至35%的区间。截至2024年6月14日,外资、香港本地资金、内资在港股的持股比例大约各占三分之一。互联互通机制开放以来,内地资金不断流入港股,在丰富投资者多样性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几年港股走势较为波折,在近期港股大幅上涨后,市场对本轮港股上涨的持续性看法出现一定的分歧。”国泰君安策略方奕团队分析称,与2023年港股反弹不同,2023年港股市场主旋律是强预期多次在弱现实中下修。而2024年是港股过度悲观定价持续修复,风险事件逐步出清。目前港股市场偏低的估值已充分计价各种风险。随着中国在经济、政策领域不确定性的降低,海外流动性转宽松的趋势更加明显,偏低的估值和能见度更高的预期回报将吸引外资重新关注港股市场,为港股市场提供上涨的持续性。

  此外,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指出,2024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踊跃,也是港股市场资金面的重要支撑。截至6月14日,年内共有174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较去年同期增加70家;回购金额合计约10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

  高股息资产依然吸睛

  经过年初以来的快速反弹后,港股市场还有多少空间?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称,在驱动市场的三个主要动力中,风险溢价已经修复大半,本轮反弹后已基本接近2023年市场高点时水平,无风险利率的腾挪空间也有限,增长是打开更大空间的钥匙,而增长的关键仍在于开启信用周期。

  “不过,我们认为港股相比A股依然具有优势。”该机构表示,具体体现在,一是估值偏低,不论是高分红还是科技成长;二是港股对流动性更敏感,且海外资金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三是盈利较好的周期和互联网等板块在港股中占比更多。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认为,总体来看,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情绪已部分修复,叠加下半年地缘因素等不确定性扰动,风险溢价回落空间或将受限。港股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估值相对较低,对于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更大。港股从阶段性反弹过渡到反转更多需要国内基本面的数据支撑。当前国内处于房地产周期去库存、新动能增长的转型期,在稳增长政策加持下,国内经济有望延续修复态势。

  具体配置方向上,高股息资产持续受到机构关注。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对于长期和稳定资金而言,仍需要一个稳定回报资产满足负债端需求。当前国内各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稳定回报下高分红策略相对收益逐渐凸显。除了电信、能源和公用事业等传统高分红板块以外,部分互联网、耐用消费品和日常消费品等标的现金流稳定,股东收益较高,有望成为“高分红概念”的替代板块。

  “我们正处于红利的时代,投资者回报提升是投资主线。”长江策略戴清团队认为,在动荡的环境下寻找稳定的资产,与“耐心资本”一起做时间的朋友,是港股投资策略的最佳选择。

  建银国际研究建议,下半年维持区间交易和哑铃型配置策略,但逐步转向成长,一方面继续持有高股息蓝筹和贵金属矿业股,另一方面可精选互联网、科技、消费及制造业出海龙头,主题可关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制造业出海、设备更新改造、以旧换新、消费复苏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韦子蓉

港股 恒生指数 国企指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