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消息,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3.4分、叶酸每片3分、氯化钾注射液每支0.16元.……日前结束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多个中选药品因价格过低引发热议。
随后密接召开的地方两会期间,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问题受到多地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
梳理发现,此次关于集采的争议集中在:3.4分一片的药能吃吗?药企能否覆盖成本?药品集采将走向何方?
顶端新闻记者对话参加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某药企相关负责人崔统勋(化名),从一家药企的角度,讲述本次集采药品大幅降价的原因、药企成本构成、3.4分一片的药是否能放心吃、多次药品集采的变化、中国医药(10.840, -0.02, -0.18%)行业的发展等问题。
3分钱一片的价格
“已经低于合理的工业成本”
顶端新闻:你参加2024年12月的第十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时,所在公司竞标了哪些药品?是否中选?
崔统勋:我们参加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集采,没有中选。
顶端新闻: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集采中选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选企业共7家,中选价格在3.4分/片—4.8分/片。其中最低价格是3.4分/片,很多人认为这个价格过低,你怎么看?
崔统勋:这个价格是非理性的,已经低于合理的工业成本。我们核算过,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际成本约4.5分/片,低于这个价格就是不赚钱或赔钱的。
顶端新闻: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成本包括哪些?是否是透明和可以量化的?
崔统勋:首先是原料、辅料、包装成本;其次是制造车间的人工、水电气;再加上药品的过程检验、成品检验;设备设施的折旧、研发投入的摊销;财务、供应链、行政等关联部门的摊销;还有后期上市以后的人工储运、物流配送等,所有环节都要摊到药品价格中。
经过测算,我们认为中选价低于4.5分,药企至少不会盈利,3.4分的报价,就单个品种来计算,应该会有亏损。
顶端新闻:是否不同药企的成本控制有所区别,有的企业能把成本降到很低,可以承受住低价?
崔统勋:行业内的人都很清楚,这些刚性成本很容易计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药片的直接成本是原料加辅料,不管哪个厂做,原料都来自新华药业,价格是65元/公斤,每片100毫克,就算不损耗也得6厘5。再加上肠溶的辅料,单片药的原辅料成本要超过7厘。
加上刚才提到的人工、水电气、检验、铝膜压片、盒子、箱子等成本,肯定要平摊到每一片药上去,这些很容易计算出来。即使不同企业之间有差异,也不会偏离4.5分/片太多。
相信报出低价的药厂,
即使亏损也不敢弄虚作假
顶端新闻:既然成本是基本固定的,药企有可能亏损,为什么还有药企报价这么低?是在“赔本赚吆喝”吗?
崔统勋:每片3分4的价钱,没有把所有成本计算在内。很多企业为了中选,只计算原辅料的成本以及车间的人工成本,实际上是为了中标而中标。
企业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市公司是为了市值管理。举例来说,曾经有龙头企业因某个重要药品在集采中落选等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市值蒸发上千亿元。其实大部分制药上市公司都被定位为仿制药企业,一旦其主流产品在集采中落选,对市值造成的影响很大。所以为了保证市值,部分企业会在集采中牺牲单个产品的成本核算。
第二是B证企业(指研发药品后委托其他药厂生产的药企)报低价中选,是为了减少损失。我相信上市公司能撑过去,但是B证企业如果报价过低,很可能支撑不下去。他们的心态是,反正我研发也投了,不中选一分钱也赚不回来,中选了至少能减少一些损失。
这是通用的规律,我参加过很多次集采,有很多熟悉的企业,也有很多参加集采的负责人是朋友,大家的心态我比较了解。
顶端新闻:近期有不少人关注,如此低价的药品,是否能保证相应的质量和治疗效果?3.4分钱一片的药能吃吗?
崔统勋: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国家药监部门的监管力度。药品是特殊商品,谁也不敢随便改变已经获批的生产工艺。制造伪劣药的违法成本很高,我相信只要是药厂,既然报出了这个价钱,即使企业亏损,也不敢弄虚作假。
顶端新闻:集采前后,药监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对中选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约束和监管?
崔统勋:药品审批时要报到国家药品监管局,药企需要做生物等效性实验,在药学规定、有效成分的含量、杂质含量等方面都有国家标准,和原研药的标准都是一致的。
即使是集采中选后,国家药监局也会对中选产品进行“飞检”,过程不会向省局和药厂打招呼,是突击检查。“飞检”会检查中选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不达标会吊销药企的生产许可证。
这种情况下,低价中选的企业很难偷工减料,大概率只能“哑巴吃黄连”,承受低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低价药频出,
是因为本次集采竞争惨烈
顶端新闻:除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本次集采中选药品中还有0.16元一支的氯化钾注射液、3分钱一片的叶酸等,同样引起广泛关注。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全国药品集采实施以来,价格降幅最大的一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崔统勋:确实这次是全国药品集采以来药品价格降幅最大的一次,核心原因是本次集采的竞争比较惨烈。
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一是药企都想推进仿制药占领市场份额,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竞争的企业太多了,同一品种至少七八家企业竞争,导致价格被压到很低。二是入选的规则收严,同等条件下中选的企业减少。
加上本次集采中,B证企业在多种情形下视为同一申报企业,造成很多产品申报中B证企业入选数量减少。比如3个B证企业同时委托某一药厂加工,这3个企业申报时仅算一家。
顶端新闻: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2024年11月22日下发的“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文件”中,取消了50%以上降幅可中选的规则,同时保留了1.8倍熔断机制。该规则的变化带来哪些影响?
崔统勋:以前药企入选的规则中,在药品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只要降50%以上,就可以作为入围的条件之一。取消“50%以上降幅可中选”,相当于药企不管降多少,都不再具有直接参考价值。集采竞标时,会根据各个企业的报价,从低往高依次排序,最终报价最低的几家中选。这个变化更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顶端新闻:当时集采现场的氛围是怎么样的?
崔统勋:出现一款药两毛多一支,包括后续多种药降幅过大时,大家都是沉默,要么是惊讶,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价格。这次集采竞争惨烈,导致出现普遍的非理性报价。
比如在10批集采之前,国产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平均市场价约4毛钱一片。第十批集采最高限价是2毛钱,中选价格直接降到3.4分到4.8分之间。最低中选价仅是原来市场价的不到10%,降幅达90%多。
长期“压价过狠”
不利于中国仿制药的发展
顶端新闻:你之前参加过全国药品集采吗?这几年的集采整体变化是什么?
崔统勋:我从业几十年,参加过多次全国药品集采。整体的变化就是最高限价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充分、药企报价越来越低、中选价越来越低。
顶端新闻:有人认为,集采药品“压价过狠”,会减少药企营收,间接影响企业在创新上的投入和积极性。但也有人认为,集采压价会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对此,你怎么看?
崔统勋:真正做创新药的药企,都需要资本、人才、技术积累的过程。如果药价低到企业没有利润,就难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更不会有资金去做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升级。这一定程度上能让医疗企业更集中化,但总体来讲,长期“压价过狠”可能会阻碍中国仿制药的发展。
有能力做创新药的企业毕竟是极少数,我国很多头部药企的创新药还没有带来正向收益。因为创新药它的投入特别大,一个创新药的投入至少8年,投入资金应该不低于10亿元,沉没成本很高。
顶端新闻:但是集采药大部分都是仿制药。集采带来的低价,能和创新药的发展直接挂钩吗?
崔统勋:不能直接挂钩,但是在一家药企中,仿制药和创新药是一个池子。仿制药是中短期规划,保证正常收入;创新药是中长期规划,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如果连正常的收入都没有,更没有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况且,即使是仿制药,也需要投入成本。
实际上,国际上的制药巨头的发展历程,多是从仿制药过渡到改良创新,再到原创性创新。
顶端新闻:有专家认为,中国的药企数量太多,集采有利于推动行业优胜劣汰,提高集中度。你怎么看?
崔统勋:有一点道理,因为中国的药企太多了,能够拿到一致性评价的药企,都已经是相对优秀的制药企业。很多企业连一致性评价的钱都拿不出来,那些企业确实该淘汰,因为它们太落后了。
如何平衡“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和“推动产业发展”?
顶端新闻:对医药产业来说,药品集采的“带量采购”一定程度上说是用有形的手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整体上来说,这种模式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崔统勋: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救命的、治病救人的。完全市场化也不对,完全行政干预也不行。如果药企长期不赚钱,就不会继续做下去。比如这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很多企业没钱赚,以后可能会转向生产别的药。以前的一些罕见病药、急救药为什么会短缺?就是因为没有毛利润,很多药厂放弃生产了。
疫情期间,很多欧美国家缺药,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生物药的毛利润高,资本倾向于做生物药,一些毛利润低甚至不赚钱的基础化学药没人做。所以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候,他们买不到药。但是中国生产这些药,能满足自我需求。
顶端新闻:根据第十批全国药品集采文件描述,要“坚定不移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你认为,如何平衡“推动产业发展”和“降低群众用药负担”的关系?
崔统勋:我的理解,一是对临床疗效比较确切、老百姓必须要用的药,要保证制药工业的合理利润。比如既然设置了最高限价,同样也应该对极低的不合理报价予以剔除。长期的低价,不利于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建议适当缩短集采后的采购周期。目前全国药品集采后,中选药企的采购周期最长接近四年。缩短采购周期后,一是不合理的价格能及时调回来;二是能让其他的优秀企业也参与进来。
所有的创新都像大海一样,体量足够大、足够有活力,才会成长出有价值的创新药。希望中国的老百姓生病时都能买到好药,中国的医药工业越来越好,像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器、芯片等行业一样,达到应该有的更高水平。
原标题:3分钱一片的药能吃吗?对话集采现场药企负责人 | 顶端100℃
编辑:高鑫 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2025-02-22 07:46:21
在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表示,以模仿学习为主的端到端技术面临挑战,一方面高质量场景数据稀缺,驾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模仿学习存在性能瓶颈。他还透露,商汤下一代与世界模型协同交互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将在4月车展发布,此外,日日新大模型6.0也将在今年发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4:06:31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7:22
【年内公募基金斥资超33亿元参与定增】财联社2月22日电,今年,定增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在业内看来,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给定增项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来源,为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大。东方财富(sz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定增认购总额达33.29亿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6:13
三、美股大跌 中概股上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纳指跌2.2%,本周累跌2.51%,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标普500指数跌1.71%,本周累跌1.66%,创1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跌幅;道指跌1.69%,本周累跌2.51%,创去年10月下旬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英伟达、英特尔跌超4%,奈飞、谷歌、亚马逊跌逾2%,微软、Meta跌超1%,苹果小幅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5%,本周累涨1.57%,连涨六周,逼近去年10月份高点。阿里巴巴、拼多多涨超5%,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涨逾4%,京东涨3%,百度、蔚来涨近2%。美股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2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疲弱,引发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但这些数据跟我们关系不大,无非就是降不降息的问题,但昨晚中概股、富时A50都是上涨的,特别是本轮领涨龙头阿里大涨超过5%,所以,下周大盘低开高走的概率是很大的,错过了周五加仓的朋友,下周一应该有机会。 -
趋势领涨2025-02-22 02:06:04
美股大跌 中概股上涨 晚间三大消息昨天是非常激情的一天,大盘指数迎来了突破,个股更是上演了疯狂,导.火.索就是阿里财报超预期,激发了科技股的疯狂,美股有英伟达,A股有寒武纪(sh688256),现在又出了一个阿里,乱世出英雄,国内科技英雄层出不穷,这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今年A股和港股不能牛冠全球,那确实对不起投资者了,不过今年以来,港股已经是牛冠全球,现在就看A股了!前天我们发布文章提示,这两天会有一个急跌,但昨天市场出现了利好,市场选择了向上,但向上就没有急跌吗?我们认为这个概率不大,向上只是改变了方向,但一天的量能不能决定任何事情,下周如果大盘不能继续放量,想大盘连续大涨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昨晚美股出现了大跌,下周A股低开不可避免,这个低开回踩应该就是机会。一、证监会:加快培育耐心资本 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DeepSeek的成功激发了各方的信心,杭州“六小龙”之一群核科技也要到港股上市,但这些科技公司起步都是需要大量烧钱的,DeepSeek通过量化赚了很多钱,才有了现在的DeepSeek,但现在光靠量化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前期爆出了要融资,当然市场还有很多潜在的“DeepSeek”,这些公司都需要上市,证监会提出了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其意思说明A股融资要加速了,对市场是利空。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正常的市场就应该是优胜劣汰,A股垃圾公司太多,才引发了现在的肥胖,港股近期之所以走势很强,就是因为港股有腾讯、阿里等很多优秀的公司,所以,A股放开IPO,只要是好公司,对市场不是坏事,重点是要加速淘汰垃圾公司。二、国资委部署深化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这次AI,民企先行,攻克了第一个堡垒,剩下就看国企了,国企不能拖后腿,难怪昨天中联通、中电信涨停,三大运营商作为AI的最前沿,这波科技贡献是不是太小了?所以,后期要加把劲了!三大运营商能稳定,科技板块就还有机会。不过,我们要提醒的是,2018年炒作的大消费;2020年炒作的新能源;去年炒作的ChatGPT,随后都回到了起点。科技股这波抱团比较猛,行情没有走完,但炒作完要注意撤离。 -
趋势领涨2025-02-22 01:41:19
【年内公募基金斥资超33亿元参与定增】今年,定增市场发展迎来新机遇。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在业内看来,允许公募基金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给定增项目带来更丰富的资金来源,为定增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推动定增市场规模的扩大。东方财富(sz300059)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定增认购总额达33.29亿元。 -
趋势领涨2025-02-22 00:54:15
大家早上好!趋势为王,做股海的领航者,新的一天,新的战斗,欢迎你来到本直播室!新进的朋友请注意点赞,收藏本直播室,以方便你下次观看,谢谢大家的支持!【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2025-02-21 10:54:37
证监会发布会,注意两个要点: 1、资本市场是数亿老百姓(sh603883)投资的重要渠道,这个应该是第一次说,说明开始重视2亿多散户。 2、证监会坚持重拳出击,切实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以前都是“保护”,现在变成了“维护”。 -
数字江恩2025-02-21 09:48:38
所以下周还会有一次回踩,第一支撑10周线,第二支撑15分钟图轮峰线。只要支撑不跌破,那么宽幅震荡完成之后,大盘会继续向上运行。 -
数字江恩2025-02-21 09:48:33
30分钟图来看,之前的行情展望已经说过,可以突破三角形顶点,也可以突破红色轮谷线。本周收盘在顶点之上,刚好收盘在红色轮谷线,还不算站上红色轮谷线。从30分钟图的三角形来看,蓝色轮峰线突破后变为支撑,这个位置和10周线的支撑是完全吻合的。【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