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世代」大模型商业化竞争加剧,零一万物务实调整,李开复称要尽快盈利才不会被淘汰

「AI新世代」大模型商业化竞争加剧,零一万物务实调整,李开复称要尽快盈利才不会被淘汰
2025年01月09日 14:37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大模型公司融资快、烧钱也快,因此也更快会迎来商业化的灵魂拷问:有没有能赚钱的商业模式?这一切都已经加速到来。作为一家大模型公司,要尽可能快地走过收入规模增长、亏损收窄、实现盈利的路径,这样才不会在商业化决胜的2025年掉队、被淘汰。”1月8日,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零一万物就公司人员和业务做出了一些更务实的战略调整:预训练和Infra团队中愿意继续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加入该公司和阿里云成立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继续加大在B端业务的布局,部分业务拆分独立。在业内人士看来,从理论上分析,这些调整都在合理范畴,但因为有行业内的前车之鉴,AI商业化的道路恐怕并不好走。

大小模型的取舍

近日,网上流传出“阿里收购零一万物”的传闻,1月7日,零一万物迅速公开辟谣,称传闻不实。

“收购”是假的,但合作是真的。1月2日,零一万物宣布与阿里云正式达成模型平台业务的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联手加速大模型从技术到应用的落地,进一步扩大产业大模型的生态整合,这一“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包含技术、业务、人才等板块。

只是在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没人能想到,背后隐藏的信息,其实是零一万物一部分团队成员已经被阿里“收编”。李开复对记者表示,零一万物预训练和Infra团队中愿意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与阿里云团队实际上完成了一次双向选择,由于超大模型的训练是由阿里云主导,在联合实验室中进行,所以这些成员大部分加入了阿里云联合实验室,成为阿里的员工。

做出这个决定,在于李开复认为,只有大厂能够烧超大模型。“大模型公司融资快、烧钱也快,从现阶段来看,零一万物不会在超大参数模型训练上投入过多资源和精力,会聚焦在更适合商业应用、适中规模的轻量化模型上。创业公司去与大厂拼超大参数的模型,是不务实的选择。”

有趣的是,去年10月,曾有传闻称“AI六小虎”中最少有两家要放弃预训练,零一万物是被猜测的对象之一。当时李开复称,零一万物绝不放弃预训练,且以“AI六小虎”的融资规模来看,做预训练完全不成问题。

“这个转变并不突然,半年前我们就开始尝试聚焦新方向,同步进行测试和验证,最终发现可以跑通。2024年5月零一万物发布千亿参数模型 Yi-Large ,在国际权威盲测榜单LMSYS总榜中取得世界第七、中国第一的好成绩(2024年5月21日数据),但当时就已经察觉到继续沿着Scaling Law,赌上巨量资源去训练超大参数规模的模型,和资源占优的大厂竞争,肯定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我们选择转变思路,训练了混合专家模型Yi-Lightning。”李开复说。

去年10月发布的Yi-Lightning模型在LMSYS权威盲测中超越了硅谷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GPT-4o(2024年5月版),取得当时世界第六、中国第一的成绩,再加上预训练成本仅为300多万美元左右,坚定了零一万物向轻量化模型聚焦的决心。

李开复称,零一万物依然会进行模型预训练。“但是对于超大参数模型,我们选择与阿里云成立联合实验室,由阿里云主导超大参数模型的训练,后续时机合适的时候,零一万物也可以利用联合实验室的资源,由阿里的超大模型来作为Yi模型的‘教师模型’。”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直言:“这样的选择是合理的。小公司做大模型很难:一是太费钱,烧不起,训练超级大模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计算资源和时间,对于零一万物这样的初创企业来说,资源相对有限,继续投入可能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二是玩不起,太激烈,超级大模型领域竞争激烈,国内外都已经有科技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小公司没有竞争优势。”

“在这样前提下,专注于小参数、适中的行业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其能够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 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然而能否在细分市场中找到机会并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也不太明朗,这是小参数们要接受的新考验。

业务重心的调整

除了在大小模型上的取舍,零一万物也对旗下的业务做出了新的梳理和规划。

零一万物当前的业务布局基本是海外以to C业务为主,国内以to B业务为主。但实际上,去年上半年,零一万物还是以C端为主,下半年才面向B端开始战略转型。

在大模型企业中,零一万物做B端业务的时间不算长。去年3月,智谱AI曾公布一份ChatGLM发布一周年之际的商业化成绩单:收获超2000家生态合作伙伴,实现超1000个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而那个时候,零一万物还将重心放在海外的C端业务上。

不过在张孝荣看来,当前,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B 端市场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虽然专注于B端的企业也不少,但是大家都处于起步探索期,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李开复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零一万物已与一批包含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大模型to B解决方案也获得了中国移动、阿里云、华为、百胜中国等头部企业的认可,合作场景涉及零售、智算中心、物流、医疗、3C等多个领域。

至于C端,李开复表示,零一万物仍然会积极在海外探索to C应用,但在用户留存情况不稳定、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会盲目烧钱去获客。“目前零一万物的一款海外生产力应用已经基本上处于打平的状态,后续有机会能实现盈利。我们也已经在AI搜索等场景下做出探索,在有足够差异化特色的情况下也会考虑回归国内。”

李开复近日在朋友圈透露,零一万物2024年的确认收入超过1亿元,订单更多,2025年会成倍增长。

此外,据媒体报道,零一万物还打算将旗下一些业务进行拆分,比如游戏、金融等AI业务,拆分后可进行独立运营和融资。

说到底,这些取舍和调整都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商业化,毕竟这些创业公司当前还需要靠投资人的钱过活,而且在AI 2.0时代的几家代表性创业公司中,零一万物的融资规模并不是最大的。不过,零一万物回应称,该公司在2024年7月融资数亿美元,资金充沛。

在张孝荣看来,目前整体融资环境欠佳,商业化是理性的选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商业化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零一万物明确以商业化为主,表明其更加注重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通过加快商业化进程,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利润,缓解资金压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商业化道路艰难,国内尚未有一家AI初创企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条路能否走得通,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开复 阿里云 AI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6 亚联机械 001395 --
  • 01-16 海博思创 688411 --
  • 01-14 富岭股份 001356 --
  • 01-13 兴福电子 688545 --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