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2024年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轫的第26年。自诞生以来,我国基金业从零起步,在市场风浪中不断成长,如今总规模已超过32万亿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32.07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2万只,创历史新高。同期,私募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产品数量达到14.76万只。
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资本市场回暖,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脚步,被动投资快速崛起等一系列新变化的发生,基金行业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市场的不确定性、监管政策的调整以及技术变革的快速迭代,都将对基金行业的专业能力、风险管理及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2月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特别支持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4年会——21世纪基金业年会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基金焕‘新’擘画资本长期之基”为主题。
本次基金业年会下设闭门研讨会一场、主题发言三场、圆桌论坛两场,同时包含21世纪金牌投顾项目、智库成果发布等诸多个性化环节。
30余家头部基金业机构高管或主要负责人与会,围绕年内基金业热点与趋势性话题汇聚畅言。
年会的闭门研讨环节,以“证券基金行业创新发展实践”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股份制银行部原主任赵江平等出席,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联席)刘晓艳、博时基金总经理张东等10余家机构负责人参会。
闭门环节,与会嘉宾对行业创新发展的话题进行了研讨,亦围绕主动投资、被动管理在基金业大趋势下各自的发展生态与机制建设分享了见解与建议。
共话基金投资新范式
穿越全球资本市场的震荡,站在辞旧迎新之际,基金业又迎来了新周期、新动能。从公募到私募,我国各类基金业机构主体,在当前对行业趋势和资产配置机遇分别有着怎样的观察?
在主题发言环节,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分享了宏观资产管理行业在香港发展的态势,以及香港公募基金市场整体表现的诸多特征。
黄王慈明提到,近两年来,内地资管机构对香港资管行业的参与正呈现出愈发深入的特征,香港零售公募基金的销售表现亦不断修复。随香港基金投资者对海外资产和多元配置的需求不断提升,为投资者提供一篮子不同地区、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及方案,将成为香港基金业拓展的关键支撑。
面向2025年的趋势性先机,“万亿公募”和“百亿私募”也纷纷建言一线配置思路。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以“变革时代的成长投资”为题,分享了他对半导体、AI两大赛道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逻辑的思考。在梁辉看来,当前半导体行业存在三种机会:以制造业为主的周期性机会,以设计、设备、材料为主的成长性机会,以及高阶制程的主题性机会。
AI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同样丰富,且渗透率拐点将会出现。“之前我们看到的AI都是处在大模型阶段,还没有转向应用层面。但应用可能在未来会出现非常快地增长,并带来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梁辉称。
嘉实基金副总经理姚志鹏则在主题发言中表示,站在当前时点,无论是资本市场人士还是产业人士,都不应该低估国内政策的“累积效应”。他指出,政策在三方面驱动着市场中长期向好:一是系列稳增长政策,对需求扩张和供给优化具有正面托举作用;二是地方财政压力有所缓解,广义财政大概率扩张;三是政策端资本市场支持政策发力,中长期资金入市动力较高。
在投资方向上,姚志鹏则认为新质生产力主题将景气向上、具备投资价值,未来估值扩张和业绩弹性都较高。具体来看可以关注五大细分投资机会——AI、固态电池、自动驾驶、机器人和低空经济。
建言中长期资金入市
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提出并强调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性,强调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作为普惠金融的主力之一,公募基金多年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但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国内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空间有多大?有哪些可能的堵点?不同公募又该如何结合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实践中寻找有效举措?
对此,工银瑞信基金首席营销官张波、建信基金副总裁陈正宪、鹏扬基金副总经理李净、蚂蚁集团财富保险事业群机构合作部副总经理陈猛,围绕“以机制吸引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这一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工银瑞信基金首席营销官张波表示,养老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都有不同的特点,对不同资产的投资约束也不一样,在操作层面有很多工作需要相互衔接和打通。
“以保险为例,在‘偿二代’制度下,保险机构需要更加精细地识别、计量和管理各类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和业务结构,以满足监管要求。受约束的不仅仅是保险机构,还有保险产品的投资经理,对其有产品端、组合端、负债端等考核和要求。”张波进一步指出。
建信基金副总裁陈正宪指出,中长期资金入市则一般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权益市场的波动率较高,投资体感“颠簸”,不利于投资者拉长持有期;其次,机构投资者的考核期较短,部分以1年为期,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也倾向于波动操作而非长期持有。
而在解决方案上,陈正宪提出了“结合衍生品平滑波动”的路径。据其介绍,建信基金是公募基金行业较早的交易所期权策略践行者,多年来已通过各项数据证明,使用交易所期权可以有效平抑波动。
在产品创新方面,鹏扬基金副总经理李净还提到可以包括宏观对冲策略的公募基金,并建议考虑重新放开这类产品的审批。据了解,这类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类型,可以使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更好的管理组合风险,在公募行业也曾经有过试点。
此外,李净还建议给予个人参与第三支柱给与更大的优惠,并对服务机构评价多考虑投资者获得感,降低机构规模的评价权重。同时建议引导投顾机构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优化基金投顾生态中的费用结构,加强对投顾人才体系的建设,夯实投研基础,制定标准化服务体系,并不断提高投顾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蚂蚁集团财富保险事业群机构合作部副总经理陈猛则表示,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蚂蚁基金会更多从投资者的视角看问题。
“从蚂蚁基金用户收益研究来看,影响投资者收益的三大因素分别是‘选品’、‘配置’和‘用户行为’,影响比重分别是1:4:5。这意味着配置和用户行为非常重要,如果用户有不合理配置,例如短炒、追热等不理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基金中的部分资金丧失了长期资金的作用。”陈猛称。在其看来,通过用户耕耘陪伴和投教,帮助用户建立理性的配置观念至关重要。
探索“指数大时代”新打法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指数ETF规模已经突破3.5万亿元。同时,指数ETF的持有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主动权益基金,“全民指数大时代”未来已来。
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大时代?对此,东方证券金融产品总部执行董事李欣、京东财富副总经理冯永昌、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徐幼华和交银施罗德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蔡铮,也在此次基金业年会中进行了专场交流。
谈及指数ETF和其他主动权益基金的准入标准差异,东方证券金融产品总部执行董事李欣指出,主动基金更多看基金业绩,但ETF更多看基金所在机构的规模、行业地位、影响力,具体到基金层面则主要看基金的流动性、跟踪误差以及ETF所在行业在当下的市场背景下是否值得被推荐。
李欣认为,2024年是继2018年后指数基金的第二次大爆发,而这一现象背后有几大原因:一是指数基金比较透明,投资者不用考虑选股和基金经理风格漂移问题;二是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相比主动基金更低;三是指数基金的客诉压力和服务压力相比主动基金更小。
京东财富副总经理冯永昌提到,在今年新一轮指数ETF爆发期中,包括京东金融在内的机构销售数据出现较大增长,从负债端的角度来看,整个市场呈现机构化的特征也在加速。
随着整个宏观大周期的切换,传统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发生变化。冯永昌分享指出,从京东金融对投资收益构成研究结果来看,客户收益的结构50%是客户行为收益,40%是Beta或者资产配置收益,10%是选品超额收益。要对客户产生影响,需要加大买方投顾的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客户的行为收益。
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徐幼华,进一步谈到了纯被动指数和指增产品之间“相互补充”的逻辑。她表示,虽然Alpha的趋势是基本向上,但波动的幅度也会和跟踪误差有关。因此如果投资者选择长时间持有产品,指数增强基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反之,投资决策相对更频繁的投资者则比较适合ETF。
作为一家做指数增强业务起家的资管公司,富国基金积累了大量来自量化研究的投研经验,目前也正将其用在纯被动指数产品的发展与布局上。徐幼华表示,市场时刻发生的变化,需要管理人有一定的左侧思维与专业的投研判断,提前把握未来行业发展与产品布局时点。
交银施罗德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蔡铮则在会中分享了如何利用公司基金特色产品来追求稳健收益。他指出,第一种方式是结合定投以及网格交易策略,尽量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第二种方式,是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指数产品构建组合,从而分散组合风险,例如近年被提及较多的“哑铃”策略,即是将创50指数和红利低波100指数进行搭配配置。
在谈到公司指数产品策略时,蔡铮表示,交银施罗德基金的定位不是做大而全的指数超市,而更多是想做承载设计师产品的“精品买手店”,公司将其命名为“交银指数芯”。据介绍,“交银指数芯”以资产配置为导向,带动精品化的指数产品体系,并结合资产配置衍生出“三芯”驱动的模式和概念,即“芯配置”、“芯机遇”和“芯服务”。
多项个性化环节同步呈现
本届21世纪基金业年会还同期公布了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国内首个买方投顾项目“21世纪金牌投顾”的优秀案例,并召开基金投顾联盟成立仪式。
据悉,本次“21世纪金牌投顾”共有来自14家机构的18个优秀案例入围。其中基金投顾优秀案例中,设有优秀基金投顾示范机构、优秀基金投顾示范品牌、成长基金投顾示范机构。21世纪金牌投顾团队系列中,则设有21世纪金牌投顾团队、21世纪金牌投顾、21世纪优秀投顾服务机构等不同案例类别。
项目负责人指出,未来,投顾课题组还将发布基金投顾研究报告,为市场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洞察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搭建投顾新闻专题,联合各广州投顾学院等相关力量,发起优秀案例调研走访,不断丰富宣传报道形式,讲好买方投顾故事。
此外,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行业力量、在2024年推出的多项智库研究阶段性成果,也在基金业年会中得以揭晓,包含《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2024》《中国个人养老金发展报告》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