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五矿证券研究)
全球碳市场机制正式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6.4条)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标志着全球碳市场机制正式启动。如果全球碳市场真正开始交易,将有助于国内绿色项目开发成碳信用获取国际资金。但多方认为,全球碳市场离真正交易仍有一定距离,目前各国在碳信用对实际减排的贡献、碳信用标准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按照以往6.4条缓慢的谈判进展以及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等问题看,我们认为全球碳市场不会太快发生实质性进展,双边或多边合作更有希望取得突破,气候未来创始人汪军称全球碳市场开始交易最快要到2028年。
全国碳市场履约期临近,CEA成交量和成交额暴涨,潮汐现象明显。2024年11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月度总成交量6083.72万吨,环比增长359.30%,月度总成交额59.30亿元,环比增长357.75%。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66.85万吨,成交额7.97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7.00%、89.81%;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5316.88万吨,成交额51.33亿元,环比分别增长481.40%、486.32%,全月收盘价均维持100元/吨以上。截至11月30日,CEA累计成交量5.55亿吨,累计成交额356.47亿元。此外,湖北碳市场成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交易总额首个突破百亿的市场。
2019-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碳基线与信用额度计划市场价值呈现上升趋势,社区类碳信用项目更受市场青睐。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碳基线与信用额度计划市场价值为4.03亿美元,其中CDM项目和自愿碳信用市场价值分别为3200万美元、3.99亿美元。2019-2023年间,最不发达国家自愿碳市场社区类碳信用项目数量和价格均上涨,碳信用数量从2019年的4.47百万吨涨至2023年的30.70百万吨,成为自愿碳市场数量占比最高的项目类型;价格从2019年的3.84$/tCO2e涨至2023年的7.70$/tCO2e。在所有项目类型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碳信用价格在2019-2023年间均保持最高价,且呈现上涨趋势,2023年达到9.72$/tCO2e。
/ 政策动态 /
1. 国际政策动态
1.1.1 COP29关于全球碳市场的进展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第六条第四款机制(6.4条)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标志着全球碳市场机制正式启动。
11月14日,COP29会议上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EDB) 为第六条碳信用项目启动新补贴,旨在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和刺激更多碳项目的开发和投资。申请该补贴的碳项目开发商须满足曾成功开发过高质量碳信用项目且新加坡组建碳项目开发团队等条件,碳信用项目须符合《巴黎协定》第6条规定和新加坡国际碳信用(ICC)框架等要求。符合条件的国际碳信用从2024年起用于履行部分碳税义务,抵消比例上限为5%。新加坡碳税2024-2025年为每吨25新元,2026年及以后为每吨45新元。
11月18日,COP29会议上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开始实施巴黎气候协定第6.2条碳交易构架下的相互承认协议(MRA),成为世界第一个两国双边碳交易系统。根据协议,印度尼西亚未来三年每年发行超过2亿吨CO2的碳信用额度,并设定每份碳信用额度价格为10美元。
11月19日,COP29会议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东盟五大碳市场协会正式建立历史性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合作备忘录(MoC),其目的是支持东盟共同碳框架 (AACF) 的发展,为该地区碳信用交易制定标准和指导方针,包括方法学互认、区域人才和能力建设。
1.1.2 专家解读全球碳市场建立
全球碳市场机制是为促进碳减排国际合作,各国通过市场化交易碳信用额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主要为碳信用项目开发商向联合国监督机构申请碳信用注册项目,以获取联合国认可的、可在国家、企业或个人之间通过双边、多边或单边协议交易的碳信用额。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目前达成的共识与全球碳市场的真正建立还有很大距离。全球碳市场的建立面临诸多挑战,尚有许多不确定性,建立全球统一的价格机制,国际间核证自愿减排量(CER)认证、范围,以及资金使用和监管等问题都是难点。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全球碳市场机制的前景是积极与不确定性共存。积极在于:一是COP29新达成的相关共识将有力推动制定和强化新的减排规则;二是这一机制可以更高效地将资源引向发展中国家,节约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三是解决了机制建设中的焦点——双重计算问题,确保碳减排量不被重复计算或认领,增强了全球减排事业的完整性。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各国目前在碳信用对实际减排的贡献、碳信用标准等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协商和合作。
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中国在2017年官宣启动全国碳市场,在2021年7月才完成第一笔交易。碳信用交易的前提是有注册签发机构和方法学,明确哪些项目类别可以参与交易、项目评估要求等细节。6.4机制下的全球碳市场尚不具备这些条件,离开始交易还很远,估计最快也要到2028年。
1.2 国内政策动态
1.2.1 国家层面政策
11月1日,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适用于长流程企业、短流程企业,设置基础指标和引领指标两类指标,基础指标包含守法经营、生产装备、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安全管理、质量保障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引领指标包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5项通用型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鼓励钢铁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CFP)、环境产品声明(EPD)、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及ESG等工作。
11月6日,工信部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简称《指南》)。《指南》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针对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关联性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开展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扩大产品覆盖范围。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简称《报告》)。《报告》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要求,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积极参与、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23年以来的进展,并表明对COP29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包括坚定坚持《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实质性推进实施手段支持、切实加强国际团结合作和务实推进公正绿色转型。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印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我国在甲烷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统计监测基础较为薄弱、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技术和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行动方案》从MRV体系建设、能源和农业领域、垃圾和污水处理、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创新和甲烷排放控制监管、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全球甲烷治理与合作等8个方面提出甲烷排放控制的20条发展措施。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简称《能源法》),是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法》提出,国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
11月29日,住建部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标准》适用于城乡建设领域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群)新改扩建和改造,以及既有项目(群)运行的碳排放计量与核算,核算项目边界内物料、施工、运行直接和间接的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1.2.2 地方层面政策
11月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对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年度排放报告核查、配额分配与清缴、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附件《浙江省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达标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浙江省重点排放单位碳市场达标管理要求,包括组织管理、企业申报、评审评定、表彰激励等,并制定《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碳市场达标评价表(发电行业)》。附件《浙江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核查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碳市场技术核查机构和人员及其所开展活动的管理,并制定《浙江省全国碳市场技术核查机构综合考评细则》,包括内部质量管理、公正性管理、核查工作的及时性、核查工作质量等4大类14条细则,并规定技术核查机构如存在将核查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外包、在核查中弄虚作假等行为直接定为不合格。
11月4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碳普惠方法学立项名单》,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碳普惠方法学、再生低碳木枋碳普惠方法学、无纸化金融场景碳普惠方法学、二手电子产品(手机)交易碳普惠方法学、合乘出行场景碳普惠方法学等5个方法学。
11月6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广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广州市餐饮外卖行业无需餐具碳普惠方法学(2024年试行版)》,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方法学适用于广州市行政辖区内注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或零售商,其拥有可识别、记录广州市境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出行的监控平台或系统,用户购买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载货运输的项目活动。餐饮外卖行业无需餐具方法学适用于用户在外卖平台购买外卖时,收货地址在广州市辖区内且选择无需餐具的情景。
11月13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印发《深圳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污水处理甲烷减排、固废处理甲烷减排、天然气系统甲烷减排、交通运输甲烷减排、农业农村甲烷减排、农业碳汇提升行动、建全甲烷监测体系、完善MRV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经济激励政策创新等10项重点任务,旨在到2025年实现“深圳市符合条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面开展甲烷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甲烷排放实现有效管控,2025年前全市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等目标。
11月14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发布全国首个航运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内河船舶应用绿色能源碳减排方法学》,该方法学适用于在内河或江海直达航线使用电力、氢等绿色能源的绿色能源船舶产生的减排量。
11月21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南》)。《指南》明确了组织碳排放绩效评价方法和成熟度等级判定方法。碳排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0个)两个层次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所处的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定量评价包括组织的年碳排放量、年产品产量、产值或服务量等数据。成熟度评价结果根据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分值判定,包括三星、二星、一星3个等级。
11月22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对于履约存在缺口且确需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的重点排放单位可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其余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
11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等国家标准;2026年起全面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开展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实施方案》从碳排放双控基础、重点行业碳排放预警管理、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产品碳足迹应用体系、碳排放双控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21条发展措施。
11月29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产品优势明显、降碳潜力大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推进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和碳足迹标识体系建设,并于2025年12月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行情动态/
2.1 国际碳市场行情
2.1.1 欧盟碳市场行情
2024年11月,欧盟EUA期货成交量9.34亿吨,环比增长3.27%,总持仓量161.97亿吨,环比下降5.83%;活跃合约成交量6.82亿吨,环比下降3.67%,持仓量76.32亿吨,环比下降11.46%,活跃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结算价68.40€/tCO2e,环比增长5.92%,最高价69.99€/tCO2e,最低价63.76€/tCO2e。
2024年11月,欧盟EUA现货成交量180.90万吨,环比增长12.01%,最后一个交易日结算价68.28€/tCO2e,环比增长6.26%,最高价69.79€/tCO2e,最低价63.49€/tCO2e。
2.1.2 最不发达国家碳信用市场
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碳基线与信用额度计划市场价值为4.03亿美元,其中CDM项目市场价值为3200万美元,占比0.79%,自愿碳信用市场价值为3.99亿美元,占比99.21%。
2019-2023年间,最不发达国家CDM项目数量和价格在2021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8.72百万吨CO2e、1.57美元/tCO2e,市场价值为29.40百万美元。
2019-2023年间,最不发达国家自愿碳市场社区类碳信用项目数量持续上涨,2019年4.47百万吨涨至2023年的30.70百万吨,成为自愿碳市场数量占比最高的项目类型,2023年占比高达62.8%,价格也从2019年的3.84$/tCO2e涨至2023年的7.70$/tCO2e。在所有项目类型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碳信用价格在2019-2023年间均保持最高价,且呈现上涨趋势,2023年达到9.72$/tCO2e,其数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有所回落,2023年为15.96百万吨。
2.2 国内碳市场行情
2.2.1 全国碳市场行情
全国碳市场履约期临近,CEA成交量和成交额暴涨。2024年11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月度总成交量6083.72万吨,环比增长359.30%,月度总成交额59.30亿元,环比增长357.75%。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66.85万吨,成交额7.97亿元,环比分别增长87.00%、89.81%;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5316.88万吨,成交额51.33亿元,环比分别增长481.40%、486.32%。2024年11月,CEA平均成交均价97.48元/吨,环比下降0.34%,月度最高价106.02元/吨,月度最低价100.53元/吨,全月收盘价均维持100元/吨以上。截至11月30日,CEA累计成交量5.55亿吨,累计成交额356.47亿元。
2.2.2 地方碳市场行情
2024年11月,地方碳市场总体活跃度有所下降,上海、天津、北京和重庆碳市场成交量环比上涨。截至11月25日,湖北碳市场从开市以来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09亿吨、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是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交易总额首个突破百亿的市场。11月,地方碳市场总成交量为310.91万吨,环比下降30.75%,成交额为1.49亿元,环比下降13.44%。
具体来看,地方碳市场每日成交情况:
2024年11月,上海碳排放权配额(SHEA)成交量3.75万吨,环比增长24.45%,成交额262.58万元,环比增长22.31%,成交均价70.00元/吨,最高成交价74.72元/吨,最低成交价67.03元/吨。
2024年11月,天津碳排放权配额(TJEA)成交量14.85万吨,环比增长299.01%,成交额474.64万元,环比增长276.72%,成交均价31.96元/吨,最高成交价33.00元/吨,最低成交价31.00元/吨。
2024年11月,深圳碳排放权配额(SZEA)成交量3.39万吨,环比下降88.43%,成交额149.58万元,环比下降89.56%,成交均价44.09元/吨,最高成交价49.50元/吨,最低成交价41.84元/吨。
北京碳排放配额履约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履约截止日期前后交易量发生明显变化。2024年11月,北京碳排放权(BEA)成交量37.93万吨,环比增长29.47%,成交额4368.79万元,环比增长32.36%,成交均价115.18元/吨,最高成交价124.00元/吨,最低成交价100.15元/吨。
2024年11月,广东碳排放权配额(GDEA)成交量8.91万吨,环比下降3.84%,成交额353.69万元,环比下降3.09%,成交均价39.69元/吨,最高成交价43.94元/吨,最低成交价38.09元/吨。
湖北碳排放配额履约截止日期为11月29日,履约截止日期前交易量相对活跃。2024年11月,湖北碳排放权配额(HBEA)成交量156.08万吨,环比下降19.47%,成交额6829.91万元,环比下降16.13%,成交均价43.76元/吨,最高成交价44.94元/吨,最低成交价41.79元/吨。
2024年11月,福建碳排放权配额(FJEA)成交量25.51万吨,环比下降85.87%,成交额744.39万元,环比下降79.76%,成交均价29.18元/吨,最高成交价36.20元/吨,最低成交价26.69元/吨。
2024年11月,重庆碳排放权配额(CQEA)成交量5.84万吨,环比增长7070.55%,成交额267.63万元,环比增长7714.81%,成交均价45.79元/吨。
2.2.3 CCER市场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仍未有已登记的CCER项目。公示结束项目46个,公示中项目5个。绿金e碳数据显示,2024年11月CCER的成交价介于85-110元/吨。
2024年11月,在地方碳市场交易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量为180.94万吨,其中,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交量174.93万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成交量6.09万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成交量68.22万吨。【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024年11月,上海碳普惠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SHCERCIR1)成交量为3021吨,成交额21.21万元,平均成交价为70.20元/吨。截至11月末,SHCERCIR1累计成交9803吨,成交额66.86万元。【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2024年11月,北京认证自愿减排量(PCER)无成交量。截至11月末, PCER累计成交量21993吨,累计成交额188.91万元。【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3 绿色电力证书
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84%;生物质发电1.09亿个,占8.83%;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378万个,占0.31%。
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其中,风电13.23亿个,占37.25%;太阳能发电6.81亿个,占19.18%;常规水电12.77亿个,占35.97%;生物质发电2.64亿个,占7.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567万个,占0.16%。
2024年10月,全国交易绿证2542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980万个);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84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95亿个)。
/ 新闻动态 /
11月初,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市蓝碳家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蓝碳金融创新合作签约,落地深圳首笔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11月初,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京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落地首笔“BEA+CCER”碳资产交易挂钩贷款。结合京能碳资产公司账期错配的资金窗口,通过质押部分BEA和CCER,工行北京分行为京能碳资产公司提供5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期限不超过1年,利率低于同期央行1年期LPR利率。
11月4日,国家能源集团完成首个煤化工产品聚丙烯的碳足迹全面核算——每生产1吨聚丙烯产生约9tCO2。
11月8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携手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我国首个依据生态环境部认可的方法学开发的红树林碳减排项目保险,标的资产为漳州九龙江口(龙海)红树林CCER项目。
11月15日,浙江湖州发布工业碳效码3.0。工业碳效码3.0嵌入主要工业领域评价技术标准、认证实施规则及核算模型,同时完成金属制品、轮胎、化工原材料等70余套产品碳足迹计算模型设计搭建,能够实现企业碳足迹数据采集、计算、核查、报告生成、三方认证、信息披露等功能。
11月20日,蓝碳“深圳模式”全国推广第一单——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保护碳汇以336元/吨由深圳市中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竞得,该笔成交总金额1986768元创全国红树林保护碳汇单次拍卖新高。
11月29日,国家能源局统筹、中电联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首次明确了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到2025年将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到2035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
/ 风险提示 /
1、全球碳市场机制进展缓慢;
2、碳市场政策实施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五矿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碳市场趋势跟踪(202411):全球碳市场开启新征程》,对外发布时间:2024/12/11,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张鹏(分析师) 登记编码:S0950523070001
联系方式:zhangpeng1@wkzq.com.cn
蔡紫豪(分析师) 登记编码:S0950523070002
联系方式:caizihao@wkzq.com.cn
胡晓玲(联系人)
联系方式:huxl1@wkzq.com.cn
一般声明
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10730000。本报告仅供五矿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即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作者是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本研究报告。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范围内,与本报告中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法律法规要求披露或采取限制、静默措施的利益冲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或将产生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五矿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五矿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法律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为五矿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五矿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五矿证券研究”,或含有与五矿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五矿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2、本订阅号不是五矿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五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五矿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3、本订阅号仅面向五矿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五矿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4、本公众号仅面向五矿证券中国内地客户,无意通过本公众号向中国内地之外的海外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资讯。敬请订阅者在订阅前自行评估订阅的适当性。(This WeChat account serves only mainland Chinese clients of MINMETALS SECURITIES CO., LTD, and does NOT serve as an information provider for overseas investors or clients outside of mainland.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is account should determine on their own, prior to their subscription, whether their subscription is appropriate.)5、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五矿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6、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五矿证券所有,五矿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五矿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