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黄金时代之后: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

【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黄金时代之后: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
2024年11月20日 08:02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东北证券研究所)

日本经济的增长中枢在1970年代初由1960年代的10%下降至5%,在内外压力作用下,高度成长期结束,安定成长期开始。国内普遍存在一种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出口的认识误区,但实际上

其主要动因是一种以内需为主导经济增长机制。这一机制以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为引擎,以城市化和耐用品消费为动力来源,构成供给-需求间的正向循环。但是到1970年代初,随着日本城市化进程的结束和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接近100%,高度成长期的经济增长机制也因此中止。

日本经济内需动能减弱的同时,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国内经济形成巨大冲击,日本经济在1974年迎来战后首次负增长。能源价格高企使得日本通胀水平迅速抬升,而为了抑制不断上行的通胀,日央行又采取了激进的紧缩政策。这使得设备投资和居民消费都受到极大的抑制,日本经济于1974年出现战后首次GDP负增长。日本此时的产业结构重心是重化工业,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第一次石油危机对日本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较大冲击。

虽然日本经济的旧动能在石油危机中受挫严重,但石油危机同时也孕育出了1970年代后期开始主导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动能。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技术集中型产业优位度不断提升。生产结构上,新兴的组装加工产业不断扩张。出口结构上,以机械设备为代表的技术集中型产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其背后是以电子消费品为代表的新需求的迅速扩张,相比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日本及时调整了生产结构,抢先占领了这一新兴市场。

日本在1970年代能够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二次突围,核心原因便在于顺利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科研投入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设备投资的持续扩大。二者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日本劳动生产率,结合日本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使得日本先进制造行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日本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是由内而外,通过在国内市场磨练技术水平,打造规模优势,在趋于成熟后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彩电、汽车及半导体等行业的发展大都依循这一路径。日本在1970年代相关行业的比较优势大幅提升,对美、欧及发展中国家出口迅速长,相关产业成为驱动日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本经济也开始逐渐由内需导向转变为出口导向。

但日本在诸多新兴产业的压倒性领先优势也使得其从1970年代末开始面临美国和欧洲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汽车、彩电、半导体等产业都经历了过因贸易摩擦导致的外需下降。日本政府为了应对这一外需受挫的局面,也开始逐步通过推动金融自由化和放松房地产政策来驱动内需发展,这成为了19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兴起的重要背景。

风险提示:年代久远,数据统计口径与当下存在一定偏差。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2024-11-15;张陈证书编号S0550522110002)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
  • 11-22 英思特 301622 --
  • 11-18 胜业电气 920128 9.12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11.2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