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天津11月1日电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日前在上海落幕,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医学院本硕博学生共同组成的“‘灵犀意通’介入式脑机接口”项目团队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金奖。
南开大学“‘灵犀意通’介入式脑机接口”项目团队,由医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人工智能学院讲师李文宇、郑月阳指导,博士生王文智作为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刘淦、李思宁、谭莹,硕士生段雅涵、杜颖,本科生王亚鑫作为参赛成员,经过多轮角逐后,挺进全国总决赛并夺得金奖。
团队负责人王文智说,脑机接口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伤害高,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信号精度低,而介入式脑机接口可实现安全、高效、持续地采集脑电信号。当前国内介入式脑机接口存在三大难点:电极支架难以精准到达指定脑区;传统尺寸电极无法安全通过脑血管回路;体内留置电源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且支架无法安全取出。
团队锚定脑机接口技术,在国内首创支架全程显影技术,规避了血管显影盲区,手术精度提高30%。这项技术就像在血管内安装了北斗导航,使手术定位更准,效率更高,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南开大学“灵犀意通”团队立足人工智能学院、医学院、天津市介入脑机与智能康复重点实验室。2013年以来,在段峰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秉持“科学研究国际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了“产学研”的技术创新体系,开辟了介入式脑机接口新范式,研发了可在脑血管内采集脑电信号的介入式电极传感器,并于2023年牵头完成了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成功实现猴脑控机械臂自主喂食,验证了介入式脑机接口实现人机交互的可行性。
今年8月,团队牵头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进一步保障了介入式脑机接口的安全性。成果获得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专栏报道,以及新华网、《光明日报》等百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并与“朱雀二号”“中国天眼”“中国空间站”等八项成果共同入选《人民日报》评选的“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就”,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并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世界机器人大赛最佳论文奖、亚太服务机器人冠军、日本机器人大赛三连冠、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赛一等奖、上海感觉医疗器械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大赛奖项。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全、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顶级创新创业赛事,旨在为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是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坚实纽带。
本次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084万人次报名参赛。(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南开大学提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