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 江道万里通五洲

南京港: 江道万里通五洲
2024年08月27日 17:56 江苏经济报

位于长江三角洲下游、自然岸线长208公里的南京港,被誉为“黄金水道上的明珠”,更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内连腹地、外通海洋的江海型港口。一座座自动化智慧港口拔地而起,一艘艘万吨巨轮来往如织,如今,长江干线有30余条航线及众多支线船舶在南京港作业,港口辐射面在国内遍及苏、沪、浙、闽、皖、鄂、湘、鲁、冀、赣、川、辽、粤等省(直辖市);在国外,已达亚洲、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而这一切的成功,都缘起于南京港打造机械化煤码头、逐步实现对外开放、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等点点滴滴的努力。

机械革新 跻身大港

自1949年以来,南京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作为煤炭水陆衔接运输的中转站,在“一五”时期,通过浦口陆水中转的煤炭就已经达到600余万吨。到了“二五”时期,南京港更是被当时的交通运输部列为“二五”时期全国12个扩建的重点港口之一。1958年,南京港吞吐量急剧上升,虽然昼夜作业,仍然发生港口堵塞。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通过浦口的煤炭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按当时的货源预测和港口条件,从1959年开始,每年将有100万吨的煤炭无法通过,必须新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煤码头,才能使能力与任务相适应。

在南京港建设机械化程度较高,卸车、堆存、取料、装船、平舱不用人力或少用人力的大型煤码头,是国家交通运输布局和工业布局的需要。但是彼时彼刻,按原计划装置大型机械时间来不及,购置或请求调拨成套装卸机械又非常困难,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1958年7月起,南京港开始探索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使港口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装卸,到1958年年底第二作业区先后制出了“木轮老虎车、竹轨平板车、栈桥漏斗”等8种小型工具。1957年时,全港大小机械只有24台,到1960年年底便增加到268台,其中,以连续输送机类发展最快,净增175台;其次是各类卷扬机,共增加了47台,主要用于牵引煤炭卸车的机械铲。由于机械大量增加,加上煤斗车等工具的配合,到1960年年底,南京港的装卸工人基本放下了箩筐、杠子等原始工具,劳动强度大为降低。

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中,工程技术人员起到了骨干作用。为解决机械化煤码头翻车机房沉井建设中地质条件出现的问题,青年技术员伍德明提出抬高翻车机沉井,在原地基上加高填层并建设沉井,在卸车工艺上首创用铁牛顶车皮,用卷扬机带动铁牛顶车爬坡,送车进入翻车机房,此项工艺被当时的交通运输部授予科技创新奖。

1964年,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煤码头续建工程(即第二期工程)开始了工程准备,第二期工程由锰钢桩、铁路支线等18项主要工程组成,同时对已装好的设备又进行了10多项重大改动。1965年12月15日,码头全面试车投产。机械化煤码头在长江各港中机械化程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大。它的全部建成,标志着南京港已完成了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卸的过渡,同时也确立了南京港在长江干线煤炭大港的地位。

扬帆远航 立足开放

新的时代带来新的考验。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对外贸易急速增长,因此,国家决定在长江下游建设深水港区并确定南京、镇江、南通3个港先行布点并建设,以分流长江沿线各省运往上海中转的物资,同时减轻海港和沪宁铁路的压力。1974年,南京港向当时的交通部上报初步规划并将新生圩港区作为首选港址。整个港区建设分两期进行,从1981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到1990年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历时9年。港区建成后,可一次性停靠万吨轮14艘,并具有2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

在港区建设期间,随着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南京港经过分流外贸物资、对外开办贸易和对外轮开放3个阶段,逐步发挥了外贸港口功能。据了解,再1977年之前,进出南京港的外贸物资必须自上海等口岸港转运,要增加江轮驳运环节,外贸物资吞吐量甚小,1976年仅2万余吨。1977年,由于沿海港口堵塞压船现象严重,国家决定装运外贸物资的中国远洋货轮到南京港分流,主要是将原来由上海中转的国外进口矿粉直接由海轮运至南京港卸载,客观上为南京港向外贸港口发展创造了条件。

很快,1980年2月25日,江苏省第一艘外贸货轮3000吨级的“雨花”号安全停靠南京港务管理局第二作业区,装运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五羊牌水泥,首航香港,标志着浦口从此具备了接卸此类船舶的资质和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到1985年年底,南京港已具备了接待外国商船来港的必要条件。1986年3月20日,南京港宣布正式对外开放。同年3月23日,开始接待外轮,第一艘船是巴拿马籍“星辉”号远洋货轮,停泊在南京港新生圩港区,装载的是来自朝鲜的矿砂17000吨。自此,南京港成为长江流域面向国际市场的又一扇大门,南京港也从能源运输大港向能源运输与外贸物资运输并举的港口发展,主枢纽港的地位日益显现。实现对外开放当年,全港共接待远洋轮499艘次,其中外国籍船舶48艘次。

港口对外开放后,不仅港口自身增加了经济效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值得关注。据当时的南京市口岸委员会统计,港口开放不到一年,南京口岸单位已上交税利7658万元,而本地区通过港口出运的外贸物资共创汇7306万元,南京港为船方、货主及外贸部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港口开放后,南京炼油厂成品油直接从南京港出口,每吨可多创汇10美元,仅此一项1986年就多创外汇144.4万美元。

从江到海 向“新”发力

江港变身海港,南京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江海直达新时代,南京市加快了大型深水码头的建设。2018年5月8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试运行,对国内外船舶开放航行,新生圩港区是深水航道的终点。南京一跃成为最深入内陆的国际性深水海港,变成长江中上游最直接、最快捷的出海口,也使长江口至南京的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从2016年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到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再到如今实现深吃水船舶常态化靠泊,南京港不断刷新开埠以来进出港最大吃水船舶纪录。

作为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南京港承担了全市100%的集装箱港口运输重任,现拥有始发近洋航线、外贸内支线、内贸沿海干线、中转航线、宁沪快航等每周超200班,形成通达国际主要城市、连接长江主要港口、打通运河各个端点的集装箱航线网络。其中,集装箱近洋航线、外贸内支线航线密度保持长江流域第一。2021年4月,南京港龙潭港区专用铁路整列集装箱成功首发,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内河港口第一,“连长江、通欧亚、对接沿海、辐射中西部”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立足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世界,南京港已成为中国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江海型主枢纽港。目前,南京港主要包括龙潭、新生圩、仪征和七坝4个主要港区,共有码头泊位153个,最大靠泊能力8万吨级海轮。航线有近洋航线、外贸内支线、内贸干线、长江中转支线,以及内河航线。2023年,实现货物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量346万TEU,通过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了一体化全程物流供应链进行辅助作业。据悉,下一步,南京港将持续聚焦服务“交通强国”和“水运江苏”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锚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抓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重大机遇,着力打造南京都市圈“最佳出海口”,为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港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市档案馆宣传教育处处长王伟表示,档案见证了南京港口的时代变迁,以及在港口吞吐量、港口建设、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长足发展。作为国际性、多功能、综合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南京港将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继续航行,保持南京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京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