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炜 见习记者 王海平 南京摄影报道
第三届南京新赛道大会在7月18日召开,将“布局产业新赛道、争当阵地主攻手”作为主题。
前瞻布局新赛道已成为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南京积极抢先布局的6大未来产业,到2023年底实现营收约1920亿元,同比增长28%。
“我感受到活力。”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在大会讲话时表示。18日早上,陈之常与参会的部分企业家代表进行了简单的餐叙,发出了真挚的招商邀请。
陈之常指出,在发展新赛道上,尽管技术创新会存在不确定性,但地方政府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产业生态创新体系,利用产业发展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平衡产业创新中的不确定性。
用新机制培育新赛道
南京是较早在新赛道上发力且取得实际成效的城市之一。
到2023年底,南京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等6大未来产业新赛道规模突破140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02.46亿元,同比增长7.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1%,同比增长2.6%。
对新赛道进行研究呈现两大特点:新经济主体加速聚集、高端创新平台成效明显。
仍以南京为例,一方面,2023年南京共有12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208.4亿美元,分布在集成电路、创新药、智慧出行等前沿新赛道领域;另一方面,高端实验室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突破,如在新型网络架构、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我们研究认为,这些重大的技术突破将很快进入到产业化阶段,这是南京抢先布局新赛道的具体表现。”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比如,仅用1年时间就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实现了碳化硅电力电子芯片的国产替代,目前已批量应用于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确保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供应链安全。
对发展新赛道,南京的规划较为明晰,将高新区作为最重要的载体和主阵地,即执行15个高新园区“一园区一赛道”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3年来,南京陆续下发了诸多文件,如在2023年6月发布的《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就提出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进一步明确要抢占引领突破六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在构建新赛道培育体系上,南京突破了之前的产业发展模式,而是刚开始就明确了市区协同联动,这样就确保了政策的一致性。”准备在南京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的一位企业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市级层面,以市未来产业促进中心为牵引,在全市层面做好新赛道统筹赋能,并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新赛道培育和促进工作;区(开发区)层面,则以高新园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赛道。如此,就建立了“新技术-新赛道-未来产业”培育机制,以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而从实践中看,15个高新园区确实展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如航空航天装备及新材料成为六合高新园区的特色,鼓楼高新园区的双碳材料领先,而建邺高新园区的互联网应用则吸引了行业诸多的龙头企业入驻。
为了更好布局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南京江宁国家高新园还在18日正式公布了“五个一”新赛道培育机制,这展现了南京在新赛道培育工作上,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和落地实践的不断探索。
“在五个一中,我们建立了1个赛道基金,只用来支持未来产业的发展。”南京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群在简要解读时表示,要用新的机制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从南京上升到江苏省级层面,则将积极布局新赛道作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工作。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5.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万家、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均居全国第一。这些工作进展为江苏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省级又如何提供引导和支持?江苏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全省《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5个100”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正式实施,提出在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着力实施“5个100”行动,即突破100项前沿技术、培育100家示范企业、建强100个科创园区、打造100个应用场景、形成100项标准规范,打造“技术策源—应用牵引—企业孵化—产业集聚”的未来产业培育体系。
新赛道新变化
以南京为例,15个发展新赛道的不同高新园区,都展现出了各自在未来产业发展上的不同特点。那么,在过去的1年来,中国的新赛道体系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产业咨询总监郝坤在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2024》,2024新赛道体系含6大方向、27个主赛道和101个新赛道。其中,智能动力、数字人、机器人、低空经济4个为新增的主赛道;同时,新增AI算力、AI大模型、生成式AI、虚拟人、RPA、新能源重卡、智能底盘、智能座舱、动力电池、电池再生利用、补能设施、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水域机器人、新能源飞机、合成生物制造、商业核聚变、功能薄膜材料、银发康养等19个新赛道。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可阻挡,前景广阔。”独角兽企业、上海某飞航空公司执行总裁谢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大型物流飞行器和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目前已实现吨级eVTOL航空器首次在4F级机场(机场等级中最高的一种)进行转换飞行。
谢先生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和地方城市积极洽谈,构建各种应用场景。
对地方政府来说,一系列的变化也体现到企业的招引上。
“我们之前都是和各地的石化生产企业打交道,说白了就是行业内,但这次江宁区主动联系邀请我们来考察调研,希望设立生产基地。”北京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邵先生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助力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工厂建设,在相关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90%,“在南京投资是进入长三角的第一站,从这里建立生产基地可以辐射长三角,将京津冀与长三角串联起来。”
另一家在集成电路赛道上创业的潜在独角兽企业创始人黄先生则表示,从事的行业是高端创新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是细分领域,技术在全球具备竞争力,与行业内的多家头部企业都进行了合作。
“这次在两个园区考察,主要是地方的基金将注入即将落地的新公司,目前正在谈具体细节,这会让我们在新赛道上跑得更快。”黄先生对此解释。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尽管各个城市在发展新赛道布局未来产业上各有特色,但以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对科创领域的重视正在发挥积累的作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