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几年后美国人会不会抱怨“都怪俄乌战争”?

一周军评:几年后美国人会不会抱怨“都怪俄乌战争”?
2024年06月30日 09:57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美国两个重要的战略级项目传出坏消息,一个是“哨兵”洲际导弹项目负责人被解职,同时项目因超支受到国会严厉审查。另一个是美国空军对“下一代绝对空优”(NGAD)项目,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六代机项目的态度出现逆转,据称可能正在“重新考虑”项目前途。

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附带消息,那就是美国批准了对台出售无人机,然而区区几百架小型无人机的售价竟达到几亿美元之巨,令人震惊。

综合上述信息,给人一种感觉,似乎美国的国防工业,尤其是新质战斗力、新技术发展领域出了大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呢?本期军评咱们来盘一盘这几件事。

“哨兵”洲际导弹是美国空军新一代陆基洲际导弹项目。尽管美国的核威慑自冷战结束后的大头就是“俄亥俄”级核潜艇上面的“三叉戟”导弹,但陆基导弹仍有着重要地位,陆基洲际导弹在核大战条件下承担的任务一是作为先发制人的打击手段,二是作为吸引敌人核攻击的“诱饵”。

哨兵导弹到现在也只有这个图稍稍有点意义,就是它比“民兵3”要大,但是比“和平卫士”要小

虽然地位重要,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的投入并不多,马放南山了。

迄今,这些导弹仍使用着上世纪70年代开发的机械式陀螺仪惯性导航组件。至于它们的指挥控制系统就更是老旧,一件被广为报道的事情是,其计算机系统直到几年前才换掉了5寸软盘,改成了现代的固态硬盘。

在新一代LGM-35“哨兵”导弹——此前叫GBSD(陆基战略威慑)项目的论证阶段,共和党强烈支持开发新导弹,民主党则不太喜欢,一直要求研究能否延寿民兵3对付过去算了。作为妥协,就是新的“哨兵”导弹要沿用民兵3的发射井,以降低成本,这才终于开始竞标。

外界普遍认为,对于美国来说开发新型的陆基洲际导弹不会是难事。毕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三叉戟”海基导弹技术水平可以说达到世界洲际导弹领域的高峰,甚至海军已经规划将这种导弹延寿改装后装在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核潜艇上,要一直用到2084年。那把“三叉戟”相关技术拿来开发一个陆基版“三叉戟”,有什么困难吗?既然俄罗斯能把“亚尔斯”导弹直径改大,长度缩短,装进核潜艇里变成“圆锤”,对于美国来说,把三叉戟导弹直径改小,长度加大,塞进陆基发射井里,应该也没什么难的吧?

也许技术上确实不是不行,但人家洛马压根不接这个茬,只表示作为子承包商可以承接部分子系统的研制生产。毕竟三叉戟人家吃的好好的,没必要再增加成本来搞GBSD。

就这样一直拖到2020年,项目才算落实到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身上,波音公司在早项目竞标阶段就骂骂咧咧退出了。因为诺斯罗普收购了“轨道ATK”公司,这家公司同时也为波音提供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换言之,即使波音中标,他们也得求着诺格为他们开发火箭发动机。

诺斯罗普已经开始进行LGM-35A导弹的部分测试工作,图为准备进行测试的第二级火箭发动机诺斯罗普已经开始进行LGM-35A导弹的部分测试工作,图为准备进行测试的第二级火箭发动机

诺格虽然拿到了项目,但其推进速度还是大大落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开发过这种高性能固体大火箭了。虽然三叉戟导弹的火箭推进器也是他们开发,但那也是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此间轨道ATK公司(如今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创新部门”)干的最多的事情,是翻新老导弹以及在老导弹基础上改改凑个新火箭或导弹,比如用侏儒小型洲际导弹技术开发GBI反导拦截弹,但这种修修补补、排列组合与全新开发一种新导弹完全是两回事。

经过几十年马放南山,结果那可不就是一切要从头开始吗?

所以2023年,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就表示目前对于GBSD项目来说最难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unkown unkowns),以及“重新制定标准”。

而到了今年,又爆出新问题,即发现民兵3导弹的发射井就地作为新导弹的发射井还不行,那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发射井了,别的不说,光是老化问题就很头痛。

目前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发射井重新浇筑混凝土,重新布线——其实就是就地重建;但就地重建还得算“拆旧”费,发射井这种连核弹攻击都能扛的东西,要“拆旧”的难度可不是开玩笑,也得花大钱。甚至据报道称,现在这个项目还涉及将当年老旧的连接各个发射井和控制系统的电缆换成光纤的问题,而这些深埋的电缆系统要挖出来重新铺光缆,涉及到征地,光这一项成本就非常惊人。

里外里一算,所谓“沿用”老民兵的发射井最后比另择地点新建发射井贵多了。

但也没办法,国会老爷说了要沿用老井就得沿用。前面说了,这是政治问题,已经没人管最初决定沿用老井是为了省钱……结果可不就是严重超支和项目拖延嘛!2015年糊弄国会老爷的时候说只要600亿美元,到了2024年的现在,已经上涨到1300亿美元。

老发射井改造计划,白色部分是改建新增设施,灰色为沿用老井设施

不过“哨兵”项目的反对声音很有意思,由几位参议员提出,他们要求对“哨兵”项目“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进行“公平、诚实的审查”——其实看一下这几位仁兄的背景就会发现——说白了这是波音公司和民主党的反攻倒算啊。

因为“民兵3”导弹是波音的,如果取消“哨兵”项目,就只能选择“民兵3”再延寿;波音公司早在退出“哨兵”项目时就向国会提交了抗议,其中附上了民兵3延寿项目方案:陀螺仪换成三叉戟同款的激光陀螺仪,全弹电子系统全面更新,固体燃料挖掉重新浇注,发动机也换掉,增加射程,解决不能带3弹头覆盖中俄全境的问题。至于指挥控制系统的电缆就干脆摆烂,不换了,只换计算机,发射井也就不必重建了,修缮一下就行……你看我波音的B-52轰炸机,空军要用一百年,想来也不差这400多枚民兵3了吧?

当初大家都觉得波音提出这个方案也就是挽尊,只要诺格这边哨兵导弹开发顺利,波音就不大可能真正获得逆袭的机会,但你看,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民兵3”导弹过于老旧,在1998-2009年间不得不进行了翻新以确保能用到2030年,不过没做多少技术修改

至于NGAD项目,前几年大家看美国人折腾的也很热闹,提出“新世代百式战机”计划,要开发一系列快速迭代的概念验证机来推进项目进展,并且还通过各种“泄密”渠道明里暗里宣称其中的一些概念验证机已经开始试飞,今天给你看个CG渲染图,明天给你一个PPT,后天在网上发个模糊照片,总之那叫一个热闹。

但问题是NGAD项目的参与方不让人省心,目前的竞标方还是上面洲际导弹项目中提到的老面孔,洛克希德和波音……

怎么说呢?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的。

最近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对,还是他)在接受《航空周刊》杂志和“防务一号”网站等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虽说目前我们还没有作出决定,但是我们正在考虑做出一些十分艰难的选择”。

本来呢,按计划NGAD项目今年就要决定花落谁家,选哪家都不存在“十分艰难”的问题;这十分艰难的选择,无非是还有第三种选项,就是项目黄了。

此前波音一直都非常热心推进NGAD项目,尤其是之前他们还和海军一起搞了FA-XX项目,后来海空军几经谈判才同意先集中力量搞NGAD,之后再说海军战斗机。

据“防务一号”的报道称,目前对于NGAD项目,波音的问题在于,美国空军现在不大敢相信波音,毕竟现在美国空军最头疼的就是波音的问题,你客机名声扫地也就罢了,你F-15EX能交得出几架?KC-46加油机问题解决了吗?T-7教练机搞定了吗?

反正按照美国空军官员的话来说:“迄今为止,波音公司未能替换他们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高级管理层,即使公司其实已经决定了必须换掉他们……”

这话听起来很搞笑,但这居然是事实……

也就是说美国空军现在对于让波音干NGAD这件事是很不放心的。

波音现在,总让人有些不放心

波音你信不过,那洛克希德如何呢?

“洛克希德没兴趣”……

好吧,你是不是觉得这句话在关于哨兵的情况里听到过?

“因为洛克希德在F-35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所以每次和他们提起NGAD,洛马就告诉你他们的F-35 BLOCK 4会有多少新的强大功能”……

说真的,以前看历史书的时候,对于英国一战后的海军发展特别不能理解,你说你堂堂世界第一海军,怎么主力还是一大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船呢?你的“前卫”级怎么还用那破14寸主炮呢?为什么航母还用双翼“箭鱼”呢?

现在看来,美国空军遇到的问题和当年英国皇家海军还真的是……历史重演啊。

洛克希德:“F-35 block4就是六代机”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NGAD项目可能会取消。至于为什么取消,美国空军可能会找个技术原因。毕竟人家已经开始找台阶下了。

“防务一号”网站的报道是这样说的:“前瞻国际”公司的航空分析师表示,虽然现在讨论NGAD项目是否真的会取消还为时过早,但美国空军领导层最近的信号是一个突然的转变,原因可能是经费,也可能是技术,因为目前来看,很多新技术发展,比如最近的俄乌冲突,可能让美国重新考虑是否还需要一种有人战斗机,从最近俄乌战争来看,有很多新技术可能取代有人战斗机,比如CCA(就是忠诚僚机的新缩写)、B-21、以及新型的制导弹药。”

怎么说呢,这转折是不是太突兀了点?这也能赖俄乌战争?

你想不到的俄乌战训:能对付小摩托就行了,要什么六代机?

说到这儿我突然有种预感,几年后,等到对美国而言真正的重大军事失败降临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和这两年抱怨“一切都赖治安战,都是治安战带偏了美军的发展方向”一样,转而大谈“一切都怪俄乌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菜鸡互啄带歪了美军发展方向!”

治安战也好,俄乌也好,说到底都是借口,事情的本质还是美国本身在技术和工业实力上相对其他国家绝对优势的衰落。

当然,具体到NGAD和GBSD,我们还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切都是体制的错啊”,“太伟大了,哈耶克!”

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带来的结果就是垄断,其实上面战斗机和导弹开发中波音、洛马、诺斯罗普的摆烂现状简直都是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直接搬出来的案例。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垄断地位,不再追求产品技术上的改良,而是赤裸裸地使用老旧甚至不合格产品赚取超额利润。

最近美国批准的对台军售无人机也是一个典型案例。

目前,美国批准对台出售的无人机有两种,价格总计6.6亿美元。但美国人批准的这两种无人机机型及其价格让人十分无语。

第一种无人机是在乌克兰被批评为“电子垃圾”的“弹簧刀300”,这种无人机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小螺旋桨无人机,数据链控制,全重2.5公斤,能携带相当于一个手榴弹的载荷。

这种电子垃圾要3.6万美元一发,你敢信?

这玩意美国人提供给乌克兰700架,基本上是转眼没,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卓越战果。毕竟这玩意灵活性不如四轴FPV,战斗部也不比它大,价格据称6000美元一架,还有价值3万美元的控制系统,也远比乌克兰自己用民用四轴无人机手搓贵得多,那玩意最多几百美元,然后你这“弹簧刀”数量还很有限。目前俄乌冲突中双方基本上一天就有几百架无人机互相对轰,700枚是糊弄谁呢?

没办法,“弹簧刀”无人机诞生于2010年,正好是当代无人机技术爆炸的前夜,典型的“时代的眼泪”。

当时几千美元能把一个手榴弹用无人机发射出去10公里,还能做到类似FPV的第一人称控制,确实很厉害。但2024年,这玩意就是妥妥的“电子垃圾”了。

而美国人居然还能用这玩意赚大钱,这是我们想到的。

因为这次批准的对台出售的“弹簧刀300”总共720架无人机和101套控制系统,打包价6300万美元……按照上面提到的,6000美元一架无人机、3万美元一套控制系统的价格算一下,总共不到1000万美元的东西,现在要卖6300万。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之前就说过,美国对台出售武器,只要是价格在国际通常价格10倍以下,就算是良心价……哦,这么看来“弹簧刀300”的价格只翻了6倍,“你人还怪好的咧”。

另一种无人机,是“阿特斯600MV”,291架,3亿美元,这才是真正的杀猪刀啊!

这玩意一百万美元一发!更过分!

这玩意看起来是个大号“弹簧刀”,却是2020年才开始测试的新一代产品,属于美国新一代战术侦察无人机,航程444千米,重量9-12公斤,续航4小时,能携带1-3公斤的光电载荷,当然如果少带光电载荷,就可以带个一两公斤的战斗部了。尺寸规格同航天科技的CH-901类似,技术上,这玩意确实是有点东西的,同样是电动无人机,在同等载荷和高度、速度下,其航程和留空时间可以达到CH-901的两倍。当然,造价就远不止两倍了。

这个无人机是在“空射无人机”项目下开发出来的,因此在2020年进行了从UH-60、C-130、AC-130炮艇机、P-3巡逻机等机型上发射的试验,后来还从MQ-1C、XQ-58A等无人机上进行了发射试验。美军的设想是未来可以由作战飞机和无人机携带这种小型无人机进行大量投放,形成蜂群,进行战术侦察任务。

虽然载荷小了点,但一定要说的话,这种不算光电载荷可能也就万把美元的无人机,拿去当巡飞弹,美国人也是能承受的。比如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阿特斯600,就是作为“巡飞弹”援助的。只不过和俄军使用的“小摩托”比较一下的话,弹头还是太小了点,而且美国人给的数量也不算多,在战场上没闹出什么动静来。

当然对台湾来说,“阿特斯”600最大的威力是价格,300架3亿美元。9公斤的无人机售价达到近百万美元,比它理论价格翻了近百倍,这可比“弹簧刀”的售价黑太多了——今日纽约金价7.485万美元/公斤,9公斤也才67.365万美元啊。真是高贵的美国武器,厉害厉害,为你鼓掌。

以如此高昂的价格购买这些电子垃圾水平的无人机,台湾当局的脑子是进了水吗?恐怕除了其中必然会有的贪腐问题,更重要的是继续“装样子”吧,给那些“台独”分子提供吹牛的理由:“美国无人机!在乌克兰炸烂了俄国坦克!厉害不厉害!”。

此前美国说要让台湾成为“刺猬岛”,台湾就买了400枚标枪,2000枚毒刺,后来又买400枚鱼叉,这些数量远远达不到“刺猬”水平。因为对于台湾这样一个未来将面临远超俄乌水平的高烈度军事行动的地区来说,几百枚,小几千枚导弹,都是完全不够用的,基本上也就是一天两天内就要打光的程度。

所以台军现在的状态就是“装死”,反正美国人都摆烂了,台军装装死混过去也没问题嘛。假装重视美国的各种建议,花大价钱象征性买点破烂,美国人和台湾政客都高兴就完了。反正仗打起来之前,那些“台独”分子只要有点因头能自己嗨起来。

说起来也挺没劲的,在技术优势破产后,美军正在一路“滑坡”,现在已经到了要把这些“廉价”无人机当灵丹妙药的程度了,还张嘴就说“俄乌”。前几年刚刚起步的几个“面向同等战略对手”的战略级项目都弄得一塌糊涂,只顾着乐呵呵地到处去卖“天价廉价无人机”……

廉价无人机最大的威力就是廉价啊,只要很低的价格就能出几千几万,所以不怕损失,拿无人机当炮弹打就是了。但你把廉价无人机卖出天价,虽然从赚钱角度说确实是大赚特赚,但真“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代价或许就是美帝国信用的彻底破产,到底是赚是赔,现在美国人似乎也已经无力做出正常判断了。

美国人真正要面对的问题难道不是“同等战略对手”的“对等技术”武装起来的真正高科技大军么?俄乌到底哪里可以和未来的海峡相提并论了?美军现在也只能继续滑坡,反正到时两手一拍:“哎呀,都是乌克兰害了我们啊!”

其实前几年治安战的时候美军难道不知道治安战就是个坑,“斯特瑞克”旅根本应付不了俄罗斯坦克吗?当然人家是知道的,但是造斯特瑞克、造防雷车能赚钱啊,美国传统汽车产业的最后辉煌就是造这些防不了反坦克地雷的防雷车,至于从阿富汗撤军之后直接扔给巴基斯坦多少,你管呢。

这几年念叨“都是治安战害了美军”,那过几年就得念叨“都怪俄乌战争打的太拉了”

无人机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美军不知道小型无人机未来战场上必须靠茫茫多的数量吗?美军不知道陆基洲际导弹需要更新吗?美军不知道他们的F-35打不过歼-20吗?那恐怕你太小看美军了。问题是你大头兵的命重要,还是垄断资本家赚钱重要?事情就很容易解释了吧。

对于台湾当局,到是无所谓了,毕竟连他们的最高级政治人物都已经纷纷开始安排后路,现在的军购也无非是最后捞一笔的狂欢了,所以价超黄金的廉价无人机,这算得了什么?

说了这么多,美国军事力量就那么拉胯吗?美国军事工业就真的完蛋了吗?

那还是得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苏联解体都四十年了,今天还能从故纸堆里时不时翻出一些高价值的东西来,美国难道比苏联还不如吗?这也是太不重视对手了。

与其关心小型无人机,不如多想想怎么对付远程火箭炮,毕竟美国人自己的火箭炮好像挺好使的

其实和相关行业的朋友聊天经常能听到很多“强美”故事,比如同样的炮弹,美国人的炮弹装药比我们多,反过来说它的制造工艺也会更复杂,造价更昂贵,最后每年产量还远不如我们,但这不改变它确实在技术上比我们先进。至于其他水声电子、航空发动机、先进材料技术、芯片等很多其他领域,美国积累的技术都是让我们非常眼红的。

所以制造能力衰落和技术领先这事儿并不矛盾,可能听起来挺抽象的,但事实如此。

最后的落点还是老话,虽然今天的强敌看起来已是日影西斜,还拿着我们明确已经知道没什么意思的俄乌“战训”当“滑坡”的“理论依据”,确实有其可笑之处;但我们还是要看到,即使在乌克兰战况发展到如今这种状况,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仍保留了相当实力。尽管近期又出现了“航母空窗”,但终究不是常态。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还是做好充足准备,才能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雷霆万钧,一击制敌,毕竟趋势归趋势,历史总是存在偶然因素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导弹 洲际导弹 战争 俄乌 美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