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分红背后,“0001号农商行”压力不小

4亿分红背后,“0001号农商行”压力不小
2024年06月29日 20:17 子弹财经

作为A股市场上的“分红大户”,上市银行近期密集进行2024年度中期分红。

被业内称之为“0001号”农商行的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家港行也在此阵营中,日前该行宣布分红总额约为4.34亿元。

张家港行的前身为张家港市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是全国首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的地区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在深交所A股市场挂牌上市。

作为金融许可证为“0001号”的农商行,张家港行承担着中国农村金融“先行者”的角色。

2023年,张家港行迎来新任掌门,“70后”孙伟出任该行董事长一职。管理层 “大变阵”,目前呈“一正五副”格局,年轻化趋势明显。新任高管团队上任后,张家港行制定了新三年发展规划,2024年是该规划的开局之年。

不过,从张家港行“迟到“的年报来看,该行营业收入六年来首次下滑,净利润增速较前两年大幅下滑;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均抬头。

由此看来,提升业绩、资产质量仍是摆在新任管理层面前的首要问题。

1

股价低迷,

25亿可转债转股比例偏低

张家港行此次分红总额约为4.34亿元,分红比例24.3%。

张家港行公告显示,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2024年6月5日)收市后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0元人民币现金。预计派发现金红利433931014.6元(含税),本年度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因派送现金股利使公司股东权益发生了变化,张家港行将“张行转债”转股价格由4.33元/股调整为4.13元/股;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4年6月6日。

“张行转债”发行于2018年。年报显示,经证监会核准张家港行于2018年11月公开发行6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25亿元。债券简称“张行转债”,债券代码“128048”,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19年5月起进入转股期。

“张行转债”发行价为6.06元/股,此后该行逐年下调转股价。

年报显示,2019年6月,“张行转债”转股价格调整为5.91元/股,此后的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下调为每股5.76元、5.6元、4.53元及4.33元。

尽管多次下调,但目前“张行转债”未转股比例颇高。自2019年5月至今累计转股数51.5万股,转股数量占转股开始日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比例仅为0.03%。

图 / 2023年年报图 / 2023年年报

通常而言,可转债顺利转股可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但若未能顺利转股,或导致其到期后资本充足率承压,根据年报披露,2023年张家港行未转股金额占发行总金融比例高达99.88%。

业内观点认为,当前上市银行可转债遇冷,很大因素是由于投资者担忧转股后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对银行未来股价前景不乐观。

张家港行于2017年1月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发行价为4.37元/股。上市三个月后,该行股价曾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点24.34元/股。此后股价一路下跌,长期在3、4元/股上下徘徊,再难回巅峰时刻。

截至6月27日收盘,张家港行的股价为3.96元/股,总市值为85.92亿元。

2

总资产突破2000亿,

营收六年来首次下滑

今年4月底,张家港行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从这两份“迟到”的业绩报告来看,张家港行业绩中隐忧尚存。

截至今年3月末,张家港行资产总额2164.6亿元,较年初新增93.33亿元;存款总额1686.45亿元,较年初新增120.94亿元;贷款总额1337.67亿元,较年初新增66.67亿元。

截至2023年末,张家港行资产总额及存、贷款总额较年初增幅分别为10.45%、12.16%、10.49%。

尽管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存贷款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营业收入遭遇连续5年增长后的首次下滑。

年报显示,张家港行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41亿元,同比下降5.93%。

拉长时间线来看,近年来张家港行营收增速下滑。具体来看,2020年-2023年间,分别实现营收41.95亿元、46.16亿元、48.27亿元和45.4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87%、10.05%、4.57%及-5.93%。

从年报来看,张家港行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收入降幅较大。

具体来看,利息净收入是张家港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23年该行利息净收入38.64亿元,占比85.09%,同比下降1.3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27亿元占比0.59%,同比下降42.3%,主要原因系手续费收入增幅低于手续费支出增幅所致。

投资收益收入4.66亿元,占比10.26%,同比下降31.91%,主要原因系债券交易账户规模减少,新增规模主要以获取票息收入的债权投资为主所致。

净利润方面,2023年张家港行实现归属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增长6.24%,较前两年增速大幅下滑。

2020年-2022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亿元、13.04亿元、16.8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7%、30.3%、29%。

需要注意的是,张家港行2023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信用减值损失的下降。2023年,其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01亿元,较上年同期为14.29亿元下调36.94%。

3

不良贷款率抬头,

拨备覆盖率大幅下滑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大幅减少,加之不良贷款余额的攀升,致使张家港行2023年末拨备覆盖率大幅下滑。

2023年,张家港行拨备覆盖率为424.23%,相较2022年末年减少了97个百分点。而这一指标在2021年、2022年分别为475.35%、521.09%。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拨备覆盖率越高,说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而降低拨备覆盖率可释放利润,但通过减少提拨备来增加净利润也非长久之计。

不良方面,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双升。

2023年,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为0.94%,较上年末的0.89%有明显增加,而此前其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下降6年。

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三年上涨,2023年张家港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6.7%,2021、2022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9.44亿元、10.22亿元。

根据贷款五级分类,银行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2023年,该行次级类、损失类贷款余额相比去年末分别增加了0.08、0.06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下降0.09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59%,相比去年末增加了0.0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张家港行重组贷款一项大幅攀升。

截至2023年末,该行原认定为重组贷款的余额分别为7448.12万元,而在上年末重组贷款的余额3432.53万元,同比增长117%。

重组贷款是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为促使债务人偿还债务,对债务合同作出有利于债务人调整的金融资产,或对债务人现有债务提供再融资,包括借新还旧、新增债务融资等。

尽管重组贷款暂时不会被认定为逾期,但如若重组贷款规模增长较快,不良率则存在潜在隐患。

4

新掌门再搭档老部下,

能否如愿推进战略转型?

在业务层面的变化之外,「界面新闻·子弹财经」留意到,自去年以来,江苏省银行系统高层人事调整密集出现,包括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苏州银行等,均出现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等高层变更。

2023年6月,张家港行迎来新任“掌门”。

掌舵该行多年的原董事长季颖到龄转岗,改任该行督导员。江阴银行原董事长孙伟接棒季颖出任董事长一职。

年报显示,在董事会换届后,张家港行的领导班子逐渐形成“一正五副”格局:吴开为行长,陈金龙、陶怡、王辉、吴明园、朱宇峰为副行长。

值得关注是,新董事长孙伟曾掌舵江阴银行9年多,而行长吴开与孙伟一样,也曾任江阴银行副行长3年。新掌门再次搭档老部下,这一组合让业内抱有期待。

此外,高管团队年轻化趋势明显,吴开、陈金龙、朱宇峰均为“75后”,陶怡、王辉、吴明园三人均为“80后”。

新任高管团队上任后,在延续前期战略精髓的基础上,2023年下半年张家港行制定了2024-2026年的“11183”新三年发展规划。

图 / 2023年年报图 / 2023年年报

总体来看,2024年张家港行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迎来了落地执行期。今年一季度,该行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不良率进一步优化。

接下来,张家港行能否发挥“0001号农商行”创新改革的天然基因,全面推进战略转型?「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家港行 股价 张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