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欢迎跑路的年轻人

职场不欢迎跑路的年轻人
2024年06月29日 16:15 市场投研资讯

中国年轻人对一份工作的耐性正逐渐变得更加有限。因为尊重自我感受、道德感和薪资要求等方面的考虑,新一代年轻人不愿将就,一些人选择通过抛弃令自己不满的工作,寻找新工作来改善自身的就业环境。

这也催生了一批“连续跑路”的职场人。当连续跑路数次之后,他们发现,职场对自己竖起了一道隐形的藩篱,在就业承压的当下,找到一份不错工作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

职场婉拒跑路年轻人

“看到你这份简历,我们很担心。”常柏珊又被婉拒了,展会公司的老板看着常柏珊的简历对她说,“工作更换得太频繁了。”

正式进入职场第三年,常柏珊正在找职业生涯的第8份工作。过去两年,常柏珊最久的一份工作做了8个月,而且工种、行业都有所不同。很多公司虽然接受新人,会在行业新人上岗前安排培训,但是面对类似和常柏珊一样简历的年轻人,用人公司还是会担心:要是培训完了,人跑了,怎么办?

5月底,她从上一份工作离职,经常要外出参加面试,加上吃穿用度和房租,一个多月过去后她的银行卡余额只剩数十元。她计划着,实在不行,就从公积金账户里申领每月抵扣房租的金额,作生活用。

用常柏珊的话来说,她毕业3年,依然在“重开”。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在游戏的世界里有“重开”的说法,重新开一把游戏,上一把的积累无论好坏都清零重来,后来互联网把这个词作为“从头再来”的意思使用。

因为频繁换工作,常柏珊在职场历练3年仍少有积累。每次换工作,她都需要先从基础的岗位做起。而且,起薪越来越低,刚毕业时她能找到底薪8000元每月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她认同用人方对自己频繁跳槽这一系列的担忧,所以如今,她只有底气去投递一些月薪6000元左右的工作,希望通过降低报酬,来提高中选的机会。

“提桶跑路”最先用来描述工厂员工把日常用品放在桶里提着便离职的场景,后来,“提桶跑路”应用于各行各业,用来表现迅速离职的行为,连续提桶跑路的情况,发生在各行各业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对一份工作的耐心正在持续减少。有调研机构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随代际显著递减的趋势,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干了超过4年才更换,80后为3年半,而90后减少为19个月,95后平均在职仅仅7个月就选择辞职。

“为什么会有7个月的空窗期?”“这么长时间没有工作,你是在做什么?”面试时,于珊总是要面对考官这样的疑问。

于珊是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4年多,她有过5次裸辞的经历。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她于半年内陆续换了3份工作,最久的一份做了1个半月,最短的一份工作只持续了1天。那半年来,她的3份工作加起来都不满两个月,于是后来求职,她抹去了那半年的就业经历,在简历上来留下了7个月的空窗期。

换工作期间,于珊在网上看过很多求职经验,其中,一个经验被反复强调:连续“跑路”的经历需要粉饰。因为在用人单位眼中,连续跑路的年轻人,是一个脆弱的、不能够胜任职场节奏的形象。她理解了,为什么做第一份工作时,和大她两、三岁的同事提起要辞职的事,对方会劝她不要做不到一年就辞职。

事实证明,频繁换工作的经历,如今对于珊求职造成了诸多阻碍。

蹲在重庆市区青旅找工作的第20天,西夏还是一无所获。她是重庆一所本科学校2023年的应届毕业生。毕业近一年,她在1年内换了7份工作。频繁换工作的影响在数月后显现,她没有积攒足够垂直的行业经验,每次离职后只能降薪寻找新工作。加上频繁中断收入,她逐渐陷入了贫穷的窘迫境地。这个年还没过完,年初六,西夏就离开县城的家人到重庆市区找工作,但老家的亲戚长辈们都回城上班了,她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这天,她给在餐厅做后厨的二姨打了个电话,想问问能否去她所在的饭店当服务员。她想通过主动放弃白领类工作,从事相对简单的工种来换取工作,月薪数千元对她来说也不算少。但西夏的二姨婉拒了她:你这一年老换工作,来了可能也做不长,这家饭店还是想要稳定点的员工。

洗简历

2021年上半年,经历过连续跑路,于珊又想辞职另找工作。她请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朋友帮自己“优化”简历。看过她历份工作的时间线后,朋友打了一串省略号表示她的情况让人为难。

这个简历肯定不行——朋友告诉于珊——换工作频率太高,用人单位会怀疑她的稳定性,对方建议于珊,如果可以在当时的公司待得足够久,还有可能消除一些看起来“不稳定”的嫌疑。于珊听了朋友的劝告,留了下来。

“这都是为了填之前自己挖的坑。”于珊说。

此后,她在想走却不敢走的状态里焦灼了一年多,每天人坐在工位,脑子却在想要不要离职。她的领导是一个喜欢主动包揽其他部门工作给下属做的人。于珊说,很多次,公司老板开会分任务,自家领导会把别部门的工作接过来,交给组员,导致她和同组同事需要超额加班。很多时候,写字楼整层楼的人都走了,于珊部门还亮着灯。领导对部门成员说,他以前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部门的,他全都揽回来全都干,久了之后,老板就记得他了,他也因此升职。

这像是一种自我感动的励志鸡汤。有一次,其他部门的同事跟于珊说:“你们部门真的是不要太卷了,卷到我们了。”于珊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好几个组员,也因为不满领导的行为而辞职。

看起来,连续“跑路”的于珊,其选择也和大环境的氛围有关。四周人员流动频繁,随时撩拨于珊的思绪。

2023年下半年的一个晚上,于珊和同事们聚餐欢送一位被裁的同事,饭桌上,他对于珊后悔道:应该在一年前就跑才对,现在走环境不好,不好找工作,没做出什么能写到简历上的成就,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几乎无用。他告诫于珊,真的要走还是趁早比较好,不然的话就是蹉跎。于珊对这话很受触动:这两年,于珊看到这位同事所在的部门不断被拆分重组,削减预算,个人难有拿得出手的经验,在职业生涯上,算是虚度了两年。

对职场不合理因素抵触的情绪没能及时疏导,也影响着如同于珊这样年轻的职场白领。

因为反感领导的作风又不能出声反对,她开始消极怠工,拒绝领导分配的任务、顶撞领导。在公司“修履历”的最后一年,她精神萎靡,易怒和抑郁情绪陆续显现。加上工作只有单休,周末一个懒觉睡到上午10点,起来吃过饭,下午出去溜达一下,第二天就又要工作了。疲倦的磨损逐年累计,也影响到了她的身体状况,离职前半年时,于珊开始经常感到胸痛,检查出了结节,月经也不规律。

最终,于珊在这个岗位上成功待了近3年。去年年底,她感觉忍耐到极限,再次询问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勉勉强强可以了”,得到这样的回复,于珊当即决定辞职休整一段时间,再利用这份工作消除了“不稳定”滤镜的新机会,重新物色一份能够长久做下去的健康工作。

美化简历,成了连续跑路的职场年轻人找工作的一条必经之路。大学毕业后,西夏在一家工厂做检测,两个月后,由于不满同事勾心斗角,也觉得薪资太低,她换了工作。她把两个月的工作经历如实写到简历中,加上实习期一共5个月的工作经验。面试时,面试官说:“感觉你的实习和工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这样不行”,她吸取教训,在简历上隐藏了上一份工作,直接将之前3个月的实习经历写长至8个月,继续投递简历,很快有公司录用了她。

在后来多次求职中,她的每份简历都会把工作经历简化,例如今年过完年投递运营岗时,她会只写在公司做小红书运营的那份工作,并将两个多月的工作时长写成八个月,其他实在太短又很相关的工作经历,她会写成副业或兼职,每段工作经历的时间都会改,“谁会如实地写上去”,总之“让他(面试官)知道我有这个技能就行了”。她所延长的工作经历从未被背调出来,她也不怕被发现,“先进去了再说。”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造假”不一定会被发现,而对用人方来说,对于稳定性的考量不仅仅看简历。

HR Emma供职于一家外企。在她看来,年轻人是否“稳定”,不只看简历。就她自己而言,毕业第一年,她在不同行业换了3-4份工作才稳定下来,她认为从年轻人的角度看,有时候换工作频繁点,从具体的情况分析,是正常以及明智的行为。通过换工作,初入职场的人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追求更好的薪资、满意的工作环境、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

她会在面试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切入考虑对方的稳定性。她曾面试过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通过几回合的问答得知候选人换工作是为了提升经济基础,根据经验,她认为对方存在不稳定因素:如果工作不久后,有公司开出了更高薪资的offer,对方可能会很快跳槽。同时,她也提醒,如果候选人的能力得到认可,公司可能不会过多考虑所谓连续跑路带来的不稳定性担忧。

最近Emma的公司发出了一份offer,得到这封offer的应聘者坦诚写出了最近3段工作一直在跳槽,最长的一份工作经历不超过6个月,Emma在面试交流中感觉到他的项目经验完全符合公司需求,而且思虑周全,认真严肃。Emma认可他的真诚,虽然清楚自己的简历不好看,依然会紧张地表示,如果此有顾虑,会详细解释,并将离职原因如实相告。Emma觉得他是一个真诚,很有能力,但内耗的人,他的不稳定来源于各种因素导致他不得不跳槽。

面试时,常柏珊见招拆招。面对展会公司老板对她履历的质疑,她坦率回应:“对,我就是之前职业规划不稳定,但我现在希望稳定下来,后续想找一个可以做很久的工作。”

老板继续问:“你对我们公司有了解吗?”常柏珊回答说:“我不能说我了解得特别多,毕竟我也只是在网上简单看了一下。但是我觉得咱们公司领导的创业经历特别的好,我真的非常欣赏,我觉得很有冲劲,就是我想来的公司。”

这个回答让老板很满意。老板含有敲打意味地总结说:“首先筛选你的简历的话,我是根本不可能让你来面试的,但是我看到你本人了,我觉得你挺不错的,所以咱们也是有缘分,我们考虑一下要不要用你。”很快,她收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

强调稳定性,也可能只是公司筛选人的一个借口——从一个特殊的角度,Emma给出了观点:“因为应聘者能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和稳定性并不挂钩。”Emma解释说,公司需要的,是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她建议,如果简历太繁复,可以少写一点工作,突出和岗位要求相关的经历和成果、经验。

你瞒我瞒

西夏的简历和面试润色得心安理得:他们也是骗,我怎么就不可以骗了。

求职时西夏也遇到过很多公司的套路。今年5月份,她去面试一家公司的人事专员,招聘页面写了五千元到九千元的月薪,见面谈时缩水成了2500元。一次她去面试娱乐公司的主播,公司要她参加舞蹈培训,承诺不用交费,但要求后续从薪资里扣除培训成本。西夏说,有的公司会在面试时摆出一系列没有写在招聘里的条件:无工资试岗7天,一年之后再买五险,单休,会加班等等,她都遇到过。

老是在换工作这件事,西夏不仅要瞒用人单位,还要瞒自己的爸妈。换到第四份工作开始,西夏不再告诉父母自己工作产生了变动,企图给他们留下自己一直在上班的认知。即便如此,父母依然感知到西夏在外浮萍一样的状态。有次微信日常聊天,妈妈直接问她:“你在外面饿死了没有?”毕业后的这一年,西夏的妈妈断断续续地支持了她五六千。有时母亲会打来电话,问西夏工作怎么样,西夏说挺好的,母亲嘱咐她:不要节约,吃好点。

她父母的工作稳定。西夏的爸爸在海鲜市场送货,妈妈在学校做保洁,都已经做了快10年。他们相信,只要好好工作,付出跟回报成正比。在西夏看来,这并不是现在自己的求职环境:“现在根本就是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给你一个人的工资。”

西夏有很多同龄朋友,害怕辞职后因不稳定性找不到工作,所以仍在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天天喊离职,月月都满勤”。一个一本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朋友,毕业后在保险公司做后勤,单休,后勤杂事多,有时还要加班,工资只有3000,毕业一年来,坚持没有换。

去年过年前,西夏想要歇一歇。那时她已经换了4份工作。

做了决定后,她一个人去了云南旅游,期间她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可以去一个城市打一段时间工、每个城市都待段时间或许也不错。她管这叫“流浪全国做牛马”,而且差点就真的因此到处去流浪。

“反正挣不到钱,还不如发疯自由自在。”她的想法也代表了一部分同龄人的心态。

但旅途后半段,她钱包里没钱了,反而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再坚持一下做牛马,因为反过来想,她觉得这让她看起来是不负责的人。

后来,西夏也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她看到了一点希望。

如今,她担任一家宴席酒店连锁酒店的摄影摄像。一周前,西夏主动跟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又换工作了,但这份工作自己喜欢,虽然工资不高,但在这里有机会积累自己的摄像客源,是个好平台。她早就想攒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开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这次我绝对会坚持。”她在电话里向妈妈保证。

图 | 西夏在酒店摄影工作期间图 | 西夏在酒店摄影工作期间

2021年1月份中旬,于珊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叫她赶紧回家找份工作算了,不要再在外面漂了。母亲说:“别人在你这个年纪什么都有了,你呢?”那时于珊正因为没有工作面临求职压力,在上一份工作中遇挫,对自己很不自信,听到这话她又气又悲,回呛道:“那是不是我冲到马路上被车撞死你就满意了”。这是于珊和母亲发生的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对求职者和打工人来说,过年是喘息口。尽管和妈妈吵了一架,于珊还是觉得找工作的事先算了,回家过完年再说。

回家后,于珊的母亲煞有介事地给她在镇上找了个算命师傅,算命师傅对于珊说,她就适合在家乡发展,虽然想在外面发展自己,但是外面不适合她;而且于珊还必须早点结婚,现在这个年纪刚刚好,结婚后于珊的事业就会有成了,就定下来了。“如果你听我的话,结了婚然后回家发展,你以后拖家带口地感谢我。”算命师傅笑着说。这把于珊气得差点骂人,她觉得自己还没有在广州闯出一片天地,于是铁了心要出来。年后,身无分文的于珊离开了家乡,靠着花呗的额度,租房,找工作,重启广漂。

三年过去,2024年又是于珊一个求职季的春节,最后一份干了近三年的工作似乎并没有为她的简历多拉回些印象分,在“金三银四”的两个月里,于珊投出的简历大多已读不回,剩下的留言几个工作日之内通知,此后再无回音。作为求职者,于珊无法确定自己的简历是否因为过于频繁换工作的经历被拦截,但她觉得这依然是自己求职失败的一个很大因素。

过完年回来之后,于珊去寺庙里面求了一个文昌符,保佑工作可以顺利一点;她还在另一个道观算了命,发现自己这个年份出生的人今年工作会比较不顺,于是坦然接受了在“金三银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境遇。很焦虑迷茫时,于珊每天都在想着去找个大师看一下运势,算算预计什么时候找到工作,但是妈妈告诫她不能在外面乱算,遂放弃。

目前,常柏珊收到了两家展会公司的offer,她都拒绝了。其中一份她感到公司发展前景太差,做了10多年下来,依然是个小微企业,“10年一个人都长挺大个了。”后续职业发展前景一般,有不稳定的风险;另一个公司的老板在面试时说希望她回到东北,去和当地的国企领导们喝酒,谈业务。面试前,她特意询问过人事,对方允诺这将按照她的意愿,但面试中听到老板这么说,常柏珊觉得如果入职,大概率还是会被派到东北去。她不爱喝酒,也不想去东北。

如今,她对工作的要求很朴素:在上海,有一份听起来正常合理的工资,五险一金正常缴纳,早9晚6,周末双休,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

现在,她还在每天面试赶场的路上,马不停蹄地奔波,寻找一个可以稳稳停立的枝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简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