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inakd20240628s/528/w490h38/20240628/2dfd-4d0c72f293ebde0405662286c8f88fde.png)
有一则极为重磅的消息在金融业界引起热议。
那就是央企“退金令”发布。
本月国资委召开会议,要求所有的中央企业全面退出金融行业。并且提出“两不”要求:
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退金令”虽然是刚明确,但其实从去年底,众多国资央企就纷纷开始着手清理其在金融机构中的股权。
鞍钢集团旗下的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在2023年12月11日公开挂牌转让了所持有的本溪银行1.08亿股股份。
还有大唐集团财务公司也在去年12月挂牌转让了富滇银行的股份。而这几天的消息是马钢集团退掉徽商银行股份。
“退金令”很容易让人想起2020年的央企“退房令”。
“退房令”一出,紧接着就是给房产商划定三道红线,然后是“房住不炒”政策,到了2023年开发商纷纷暴雷。
山东高速这家国企就撤回了给恒大的200多亿的投资,加速了恒大的坍塌。
那么“退金令”会不会也引发金融业的大地震呢?
“退金令”和“退房令”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相似的地方用一个词可以概括——“切割”。
不同的地方在于“退房令”的切割是对房地产商那一方下手,而“退金令”的切割更多的是保护和规制央企这一方。
也就是说,“退房令”是在抑制房产泡沫继续膨胀,而“退金令”是保护央企、聚焦实业,避免受金融风险的冲击。
一方面,“退金令”要求央企回归本位,不要再想着插手金融业、想着赚快钱,要把精力放在本业、放在实体产业上。
比如生产酒的就别跑去玩保险,能源企业就不要参股银行业。类似中煤集团持有中信信托的股份,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持有西藏银行的股份这种,这对主营业务不会带来任何帮助。
央企要承担社会责任,搞技术创新,国资委已经先后设立两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
另一方面,“退金令”也是对金融和实业做适当切割,特别强调要赶紧退出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
什么是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呢?要看监管机构的评级,还要看其风控指标。有一些信托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中小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其隐藏的风险都不小。
不少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就是房地产,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在急速攀升,一旦暴雷,就会殃及到参股的央企。
“退房令”推出后,房地产行业迅速出清,开发商纷纷暴雷,所以大众对“退金令”的担忧也是不无道理的。
但这里有个误区,不是“退房令”导致房地产业的大地震,而是房地产泡沫本就处在崩溃的悬崖边缘,“退房令”连轻轻推一把都算不上。
同样,“退金令”也只是在摘除“坏果子”,避免金融风险的蔓延。
另外,对于大众来说,确实要对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类理财、信托、保险产品提高警惕。
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再“抱大腿”了,宣传背景有多强毫无意义,产品该暴雷还是会暴雷。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苍天饶过谁”。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