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电影论坛热闹了:“中国IP出海要有好莱坞参与”“先想清楚核心观众是谁”…

这场电影论坛热闹了:“中国IP出海要有好莱坞参与”“先想清楚核心观众是谁”…
2024年06月21日 17:57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热闹的一件事莫过于,前不久刚宣布电影版《三体》将于明年开机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金爵电影论坛开幕的当天,又抛出一个重量级消息——这部科幻巨制将由“国师”张艺谋执导。连日来,关于《三体》IP全球影视化的讨论不绝于耳。

在一场题为“IP全球多元化开发的潜力与想象”的金爵电影论坛上,来自国内外IP影视化开发和运营领域的代表,围绕“三体”IP开发实践,探讨了“中国故事”在全球市场中的不同打开方式,共同畅想了未来“三体宇宙”的无限可能。

论坛现场,出现了两个有趣的观点碰撞。对于《三体》电影的开发,华纳兄弟探索院线(亚太区)发行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认为,中国是全世界《三体》读者和粉丝最多的地方,影版开发就应牢牢把握住国内市场,“现在有些美国电影过多关注国际市场,却忘了自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则认为,一些中国电影过于在乎国内市场,欠缺国际化表达,再加上中国公司还没有在全球院线形成一套发行体系,会进一步造成出海困难,“包括像《流浪地球》这些在国内四五十亿元人民币票房的大片,在北美、全球市场的票房连1000万美元都不到”。他建议,影版《三体》应寻求与已经在全球建起成熟发行体系的好莱坞大公司合作。

(上海电影节供图)(上海电影节供图)

什么样的IP具有全球影视化潜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IP具有开发的潜力?华纳兄弟探索院线(亚太区)发行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给出了自己的观察。他发现,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作品往往在出海时会遇到困难,反倒是一些由零诞生的奇幻或科幻作品,拿来做跨文化开发要容易得多,因为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政治、历史等因素。

“总体来说,我觉得不论是华纳,还是迪士尼,最好的IP都不是基于历史、宗教或文学相关的作品。比如说《哈利·波特》,它是奇幻题材,原著是英语的,但又不是那么深入根植于当地文化的,这个IP在全球范围都非常的成功。”瑞德总结道。

回到《三体》这部作品本身,他认为,小说《三体》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这在文学上已经给它奠定了很好的全球传播基础,所以它的改编影视作品一定会得到全球观众的期待。瑞德还补充说,除此以外,中国几千年的神话历史,也能够形成很大的IP效应,在欧美市场进行传播。

这一点和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想法不谋而合。后者在论坛上透露,除了电影版《三体》之外,目前光线传媒正在着手进行一项“中国神话宇宙”的大型IP开发。“我们整理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神话传说,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世界观、一个跨越几千年的神话系统,希望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漫威那样的真人电影。”

王长田称,中国目前“没有”或“很少”真正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IP,开发一个具有跨代际和跨地域传播力的IP非常困难,他预计大约需要二三十年,才能看到这项规划的第一阶段成果。

论坛上他未就这一内容展开具体说明。不过上个月,王长田曾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吹风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将于今年上映,此外《姜子牙2》等作品正在创作中。

当时他还提到,光线动画品牌开发的中国神话宇宙计划进展顺利,规划中的几十部动画电影作品,目前正在创作中的有五部,包括神话宇宙《开局第一战:涿鹿之战》,神妖第一战《大圣闹天宫》等。

在IP潜力这个问题上,来者娱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许智豪还提出了另一个视角。他认为,好的IP还要等到一个合适的创作者,这样才能找到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许智豪曾在好莱坞的传奇影业任职多年。他说,光线等张艺谋答应掌镜影版《三体》等了好几年,这让他想起他自己当年参与制作好莱坞科幻电影《沙丘》时的情况。

他回忆道,他的前任老板早在2012年就购买了《沙丘》的影视改编权,但当时几乎好莱坞所有一线导演都拒绝了这个项目,没有人愿意踩这个连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双峰》)都翻车的“神坑”。直到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一次访问中说,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拍摄一版《沙丘》,这才有人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尽管拍摄期间面临疫情、补拍等挑战,好在最终影片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破除了《沙丘》影视化的“必败诅咒”。“我们当时都没有想到,我觉得都是老天爷赏饭吃。”

“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不然两头都顾不上”

近两年,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IP,在文化“出海”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看来,中国影视公司将IP开发的触角伸向海外地区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已在全球建起成熟发行体系的好莱坞大型公司合作。他说,中国不缺好故事,但是全球化的表达,全球观众都能接受的叙事形态,能够带动中国电影在世界上赢得更多观众。

在介绍全球发行机制时,他以中美影视团队联合打造的《巨齿鲨》系列电影为例。

《巨齿鲨》改编自美国作家史蒂夫·艾尔顿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史前巨兽巨齿鲨意外逃离深海,重现人间大开杀戒,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深海潜水专家乔纳斯·泰勒(杰森·斯坦森 饰)联手中国科学家张苏茵(李冰冰 饰),化解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去年暑期档上映的《巨齿鲨2:深渊》则延续前作设定,改由吴京饰演的科学家张九溟与乔纳斯·泰勒开启深海探险。

“《巨齿鲨》是华纳兄弟和华人文化共同开发的一个IP,它有一个全球的发行体系。《巨齿鲨》第一部的全球票房差不多在5亿多美金,它不但在中国是成功的,在北美以外的其他全球市场大致都是在1.5亿美金上下,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全球票房分布。”

冯伟说,这几年中国本土电影出海的成绩都不算好,这些电影有时过于看重本土市场,而且由于中国公司还没有在全球院线的发行市场形成一套发行体系,即便是像《流浪地球2》这类能在国内拿下四五十亿元人民币票房的大片,它们在北美、国际市场的票房可能连一亿元人民币都不到,占比相当小。

《流浪地球2》北美票房(imdb网站)

因此他认为,如果没有好莱坞公司参与影片的全球发行环节,影版《三体》未来的海外发行之路恐将困难重重。

“感觉还是挺难的。这和《巨齿鲨》不一样,《巨齿鲨》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故事,后来的很多与中国有关的设定,是为了中国市场而做出的调整。但《三体》是一部非常本土化的中国科幻巨制,同时也是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大IP。”

冯伟一边向同为嘉宾的华纳高管瑞德喊话,“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希望类似华纳兄弟之类的好莱坞公司,能参与《三体》的全球发行里来。毕竟我们中国的公司,还没在全球形成一套发行体系。”

被现场“点名”的瑞德,则在之前的讨论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指出,按王长田的说法,《三体》首先是一部中国电影,原著小说的最主要粉丝群体也在中国,因此影版《三体》的首要任务就是服务好中国市场这一本土市场。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试着在全球发行方面做尽可能多的探索,包括院线和线上流媒体等不同渠道。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怎样去做好自己的功课。现在有些美国电影过于或过早地关注国际市场,却忘了自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最后也没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他补充道,“张艺谋是世界著名导演,他也有非常优秀的电影经验,可以预想这部电影在欧美、亚洲各地上映时能取得好成绩。但首先我们要把在中国的工作做到位。总的来说,还是要想清楚制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不然有可能两头都没顾上。”

他也同样提到《巨齿鲨》。瑞德说,华纳兄弟作为出品方之一,对《巨齿鲨》系列从一开始考虑的就是要做混合式发行,因此影片中既含有中国元素和中国影人,同时又以英语戏份为主,而且由于这类影片对叙事要求比较低,主创会更关注它能否通过动作戏、视觉效果等方面展现更有乐趣的一面。

但在瑞德看来,《三体》则完全不一样。“《三体》是更智慧的,更需要观众深入思考的,再加上它有这么大的原著粉丝群体,所以它的标准要更高。”

《巨齿鲨2:深渊》截图《巨齿鲨2:深渊》截图

《超新星纪元》=《饥饿游戏》+《头号玩家》+《星际穿越》?

作为为数不多可以走向全球的中国超级IP,不难理解粉丝们既希望《三体》保留国产IP的本土风格与精神内核,又希望它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特质和传播影响力。

三体宇宙公司是《三体》内容开发及商业衍生的全球独家版权方,CEO赵骥龙在论坛上表示,本土IP出海的核心基础是详尽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以决定在不同市场上应该呈现的产品类型和文化气质。

根据他们的调查摸底,发现在美国、日本或欧洲一些重点国家,读者对《三体》气质、精神的理解各有不同;虽然海外读者群体在不断壮大,但其中一些读者对原著精神的理解比较粗浅,这就决定了必须差异化打造《三体》IP的开发。

不过赵骥龙也表示,随着《三体》在海外影响力的不断积累和加深,对于未来开发全球化电影来说,《三体》已经具备了全球范围内用户对原著价值的理解。新电影会更加尊重原著,尊重导演和主创的改编方向,再一次强化三体精神价值。

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赵骥龙还强调,三体宇宙开发中最核心的一步工作,就是在庞大的文本想象中提炼出“三体精神”,即“面对全球危机,人类运用平衡、共存、不屈的中国哲思和智慧,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他说,从结果来看,充满中国式想象力、哲学观的三体精神,能够超越文明、跨越地域,赢得全球共鸣。

论坛的最后,赵骥龙还透露,三体宇宙在接下来长达二十年的开发计划中,计划每年呈现1—2部热门作品。此外,在未来的3—5年,他们还将努力寻找一个或几个和《三体》一样值得进行全产业链开发的IP,打造全新“IP宇宙”。

《沙丘》联合制片人、《大侦探皮卡丘》制作总监许智豪就提到,他正与三体宇宙就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超新星纪元》的开发进行合作。

“我觉得现在中国科幻电影基本都是重在视效,比如《流浪地球2》,包括未来影版的《三体》肯定也是。而《超新星纪元》会是一部偏青少年向的科幻电影。”他总结道,“会有点像《饥饿游戏》和《头号玩家》,再加一点点《星际穿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三体 好莱坞 神话 院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