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人寿成A股举牌之王!一石多鸟应对财务健康困局

长城人寿成A股举牌之王!一石多鸟应对财务健康困局
2024年06月14日 11:28 机构之家

6月12日,赣粤高速公告表示,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8.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80%。长城人寿原已持有公司股份1.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21%,与本次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的股份合计共持有公司5.0001%股份,精准触及了举牌线。

长城人寿的这一举措,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又一次精准出击。自2023年以来,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度一定程度提升,共有5家保险公司举牌了11家上市公司,涉及3家H股和8家A股公司。长城人寿以7家上市公司的举牌记录,无疑成为了这一趋势的领跑者。

长城人寿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精准而有力,从去年6月对浙江交科中原高速的举牌,到今年1月无锡银行,公司不断展现其对市场动向的敏感把握。进入今年5月,其举牌策略更是显著加速,举牌标的包括城发环境江南水务,同时扩展至港股市场,对秦港股份进行举牌。包括此次赣粤高速在内,其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板块,且这些公司在今年的股价表现普遍优于上证指数,显示出长城人寿在选择投资标的时的独到眼光。

然而,这一集中的投资策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公共事业板块长期增长潜力的坚定看好,但在深层次上也反映了其对利差损风险的焦虑和对未来投资收益的迫切追求。一方面,长城人寿面临着偿付能力下滑和亏损压力的双重困境;另一方面,新单保费的锐减和续期保费的飙升,暗示着公司可能承受着较高的业务成本结构。长城人寿的广泛举牌动作,或许是一种对当前困境的无奈选择。

增资补血后偿付能力滑坡,亏损依旧

长城人寿的财务状况揭示了一个与其在股市举牌行为迥异的局面:公司正面临偿付能力连续下降和亏损额不断增加的双重困境,突显出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积极布局与其内部财务健康之间的紧张关系。

2023年长城人寿净亏损3.67亿元,亏损原因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影响,部分权益类资产出现浮亏;二是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下行导致增提准备金一定程度压缩了利润空间。然而,这一亏损趋势并未在2024年得到缓解,一季度末,公司的净亏损3.55亿元,几乎与上一财年全年的亏损额持平,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司经营压力的持续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投资方面,据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长城人寿投资收益率为3.64%,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根据2023年长城人寿合并利润表显示,2023年长城人寿投资收益略有下降,实现20.69亿元,同比降幅为4.4%。具体到项目层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和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亏损,分别达到2.05亿元和0.29亿元,成为拖累整体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

在长期股权投资领域,金融街控股作为长城人寿的联营企业,其亏损和股价的持续下跌对长城人寿的财务状况产生了直接影响。截至2023年12月31日,长城人寿对金融街控股的投资已累计计提了高达2.49亿元的减值损失。但挑战并未就此结束。金融街控股在2024年一季度的亏损达到2.8亿元,而其股价截至6月13日已累计下挫27.55%,这预示着在2024年,长城人寿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减值损失风险。

在偿付能力这一关键指标上,长城人寿的最新数据揭示了一丝不容忽视的隐忧。尽管公司在去年12月实施了高达10.9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下滑至75.66%,以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回落至151.3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14.95个百分点和8.9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令人警觉。

尽管目前公司的偿付能力仍符合监管要求,75.66%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距离监管规定的最低限额50%已经相当接近,这无疑给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抵御能力敲响了警钟。

举牌背后的高成本业务结构隐忧

截至2024年3月31日,长城人寿签单保费收入达到12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18%,这一显著的下滑反映出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变化。其中,新单规模保费累计仅达成49.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这一断崖式的下跌,凸显了公司在新业务拓展上的困境。与此同时,续期保费累计达成74.21亿元,却意外地实现了102.21%的同比增长,不过这一表面上看似积极的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近日,据业内消息,多家寿险公司计划在6月30日下架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并可能推出利率为2.5%或2.75%的新产品。这一策略调整,可能是对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的适应,同时也反映出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上的谨慎态度。

去年7月底之前,所有3.5%预定利率的产品已停售,年金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3%,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超过2.5%,而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更是被限制在2%以内。这些调整不仅是对市场利率变动的响应,也是监管部门对保险行业稳健发展的要求。

此外,今年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进一步调降,监管部门指导人身险公司严格落实成本收益匹配原则,中小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下调至3.3%,大型险企则下调至3.1%,并要求分红险参照执行。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引导保险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管理,降低潜在的利差损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长城人寿续期保费的大量增长并非全然是好消息。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产品利率较高,在去年利率换挡前的炒停售行为,虽然带来了短期的业务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成本的业务逐渐转化为续期保费,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负担。对于长城人寿而言,必须在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投资端无法有效覆盖这些高成本业务,将面临日益增长的利差损风险。

频频举牌,寻找投资突破口

在面临偿付能力的压力和利差损风险等挑战下,长城人寿的投资策略无疑成为了公司稳健经营的关键,其频繁的举牌行为是覆盖高成本业务、应对利润表亏损和权益投资波动而不得已的选择,堪称是“一石多鸟””式地应对财务健康困局之良策。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一旦持股比例超过5%并能够派驻董事,保险公司便可以对上市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将此类投资以权益法核算为长期股权投资。在这种核算方式下,只要被投资的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保险公司就可以根据其持股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这种机制使得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挂钩,而与市值波动相对脱敏。

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长城人寿显示出对盈利能力强、分红稳定的公共事业公司的青睐。这种选择不仅基于对这些公司基本面的信心,更可能是对市场深层次动态的敏锐洞察。险资的举牌策略,表面上是对价值投资和长期稳定回报的追求,但在更深层次上,却反映出对公共资源潜在涨价红利的精准捕捉。

公共事业领域的价格调整,如燃气、高铁票价、自来水价格的变动,可能预示着未来收益的增长。长城人寿通过举牌这些公司,不仅能够分享到稳定的分红收益,还可能从资源价格上涨中获得额外的资本增值。

从投资比例来看,长城人寿选择将持股比例维持在5%左右。通过这一比例,公司不仅有效避免了对单一投资的过度集中,确保了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广泛分散,还减轻了因全面控制公司而带来的管理复杂性和成本负担。此外,保持这一低持股水平避免了因增持股份而可能引发的市场收购猜测,这种猜测可能导致股价上涨,进而增加进一步收购的成本。

然而,尽管长城人寿的举牌动作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且部分标的年初至今的涨幅表现不俗,但举牌的时机选择似乎并不总是最佳。以浙江交科和城发环境为例,自公告举牌之日起至今,股价已累计下跌超过9%,而江南水务与中原高速也未能幸免,分别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或许正如公司所宣称,这些举牌行为是其长期投资理念的体现,意在回避短期的股票差价炒作,而是致力于推进上市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同于以往险资举牌的黑历史,长城人寿或将展现出保险资金特有的耐心资本特质,不追逐短期利益,而是放眼长远,寻求与投资企业共同成长的机会。

然而,长城人寿的这种投资理念并非没有挑战,它要求公司必须具备超凡的洞察力,以识别那些真正具有长期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同时,这也意味着公司需要具备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投资组合的稳健性,即使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和经济波动时也能保持沉着。理念的实践总是充满挑战,长城人寿是否能够将其投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长期价值创造,仍需通过时间和市场的双重检验。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长城人寿 利率 资本市场 A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