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54家公司“披星戴帽”:有人提前跑路、有人退市前夕才割肉

又有54家公司“披星戴帽”:有人提前跑路、有人退市前夕才割肉
2024年05月26日 19:19 第一财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仍有部分机构资金在“主动买套”ST个股

  越来越多A股公司被“披星戴月”,仅5月6日至21日短短16天内,即有54家上市公司被“戴帽”——27家由未被实施任何风险警示到被ST、8家由ST调整为*ST、19家由无风险警示一步恶化为*ST。

  截至5月24日,市场ST和*ST公司数量突破180家,其中不乏公募重仓股。面对重仓股退市危机,有机构“先知先觉”提前跑路退出,也有机构“后知后觉”,股票被ST后一字跌停才“慌不择路”选择退出,更有机构在公司连续跌停期间主动买套,选择“赌一把”。

  有机构“先知先觉”提前跑路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上述“戴帽”的54只个股中,国瑞科技、中泰化学、世龙实业等27家上市公司由未被实施任何风险警示到被ST。包括亚星客车、龙宇股份、银江技术在内的19家上市公司由无风险警示进一步恶化为*ST。

  这些个股不乏“机构重仓股”。

  以ST中泰(维权)为例,根据新疆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存在“年报虚假记载”等信披违规问题。

  5月18日,中泰化学发布股票停牌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股票20日开市起停牌1天,21日开市起复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中泰化学”变更为“ST中泰”。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ST中泰合计被221家机构持仓,共计持有11.05亿股,占其总股本的42.65%。其中,214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ST中泰1.58亿股,占其总股本的6.1%。

  上述持仓机构中,有公募基金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成功离场。ST中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此前在列的两只基金——富国兴远优选12个月持有期混合和广发高端制造,已不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截至2023年末,上述两只公募产品分别持仓ST中泰1522.76万股和1855.15万股,位列公司第十大和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富国兴享回报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富国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这两只产品依旧坚守ST中泰,分别持仓60.63万股和27万股。

  提前跑路的不止部分ST中泰机构股东,有些机构资金同样“先知先觉”,在上市公司“戴帽”前就主动离场。

  例如,九芝堂近期因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更名为ST九芝(维权)。公司去年多个季度内均有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机构资金只剩下一家。

  有机构“后知后觉”退出面临严重亏损

  有机构在风险来临前提前退出,也有机构当重仓股被“戴帽”后才慌不择路选择退出。

  例如,5月24日,ST爱康股价再度跌停,因股价低于面值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5月初,由于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同时被出具了保留意见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说明段的审计报告等原因,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突发风险引发资金夺路而逃,以至于ST爱康连续无量跌停。

  以5月8日为例,卖出前三名全部都是机构专用席位,当天分别净卖出153.71万元、116.08万元和109.2万元。此外,有机构投资者在21日当天净卖出ST爱康3581.39万元。

  从ST爱康今年一季报披露的股东变动情况来看,南方、华夏等基金均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同样情况还发生在*ST保力机构股东身上。5月16日晚间,*ST保力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17日起停牌。

  此前,在经历连续9个“20CM”的跌停后,*ST保力15日以0.09元/股的价格报收,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有个股的收盘价低于0.1元。

  14日盘后,一家机构投资者净卖出*ST保力905.17万元,占其总市值的1.86%,与该股的第四大股东、鑫沅资管旗下产品鑫沅资产金梅花35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持股比例一模一样。

  这只资管产品于2021年第三季度新进该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彼时股价区间在2.2元~3元之间,回过头来看,正处于近三年来的最高位。

  此后三年,*ST保力股价连续震荡阴跌,直至现在锁定退市。这只资管产品一直长期持有,持仓没有任何变动。

  即使按照彼时价格区间最低价的2.2元/股建仓,该只资管产品买入金额也超1.81亿元。假如如今割肉,无疑面临严重亏损。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大型公募的合规与风控层面已针对新“国九条”要求,加大对存在ST潜在风险个股的筛选力度。

  “若持有的个股被ST,基金公司风控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强制清仓。”一位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仍旧有部分机构资金在“主动买套”ST个股。

  例如高鸿股份公布年报后被实施ST,更名为ST高鸿,股价5月6日、7日连续两日缩量一字跌停,截至7日收盘,跌停板封单有142.89万手(折合金额5.85亿元),占其总市值的12.34%。

  即使ST高鸿此后连续跌停,但仍有不少机构小幅买入。例如7日盘后买1至买5均被机构资金占据,分别净买入119.79万元、46.61万元、44.24万元、28.83万元和23.59万元。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旭

中泰 跌停 机构资金 退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