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对话晶科能源李仙德:我们发动的是不停站的直达车

能说会道|对话晶科能源李仙德:我们发动的是不停站的直达车
2024年05月23日 19: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在今年5月的母亲节前夕,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发了一篇“小作文”,借着母亲节的时间点,谈了“创新”和“过剩”这两个关键词。

晶科能源董事长 李仙德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晶科能源董事长 李仙德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这也是今年光伏产业最热的两个词汇。一方面,继去年业内开启N/P型技术升级元年后,今年各类N型技术均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突破,叠加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导入,这使得光伏的创新讨论持续升温;另一方面,光伏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下跌,依然在反映着供需不平衡的压力,业内却将此视作新旧产能更替、转化的契机,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李仙德眼中,至少从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晶科能源的表现是“优秀”的。他再次强调了,“过剩只能是因为不够优质,不够最优质。”

然而,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中国光伏产业除了延续“内卷”之外,来自外部的“产能过剩论”亦让外部市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这是他们自身产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借口。”李仙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能源产能过剩论”的讨论已经脱离了产业本身。

不过他也承认,出海有风险,不出海风险更大。

“TOPCon红利还能维持2-3年”

光伏产业链价格的大动荡,使得今年一季度行业的盈利格局“变天”。

以A股光伏公司为例,约三分之一的光伏企业在今年一季度亏损,三分之二净利润同比下滑。而产业链的残酷竞争也使得部分光伏龙头企业遭遇盈利压力。因此,业内便有了一季度光伏企业“不亏损即是赢”的评论。

“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价格下降是导致行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有些公司产品力不足,过度内耗导致订单量不足,开工率低、产能利用率低。”李仙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晶科能源而言,其盈利依然会受到整体行业状况的影响,“但影响幅度会低一点。”

暂不论与去年同期的对比,晶科能源今年一季度的营收排在A股光伏板块第二位,为230.84亿元,紧随特变电工;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排在第四位,为11.76亿元,在同类光伏组件企业中,晶科能源的业绩相对突出。

对于原因,李仙德将其归结为,晶科能源N型产品的竞争力让其得以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晶科N型占比高,分销市场比重大,不过分依赖少数市场。”

今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链价格尚未止住跌势。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下游装机市场增量乏力。于是,能与去年维持相似新增装机水平的预测已属于较为乐观的期待。

李仙德认为,行业的盈利有望在今年第三、四季度“好一点”。但组件价格何时能够走出低位运行的态势,仍与供需关系和库存出清速度有关。“特别是P型产能出清速度。”

对于晶科能源一季度的表现,李仙德是满意的。他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不仅仅是一季度维持高增长和合理正利润,更重要的是公司手握订单饱满,为后三个季度业绩表现打下基础。”

并且,在李仙德看来,一季度晶科能源的业绩表现还是一种“最好的证据”。它证明了,过剩的只能是落后的、非优质产能。

事实上,在当前N型TOPCon产能快速扩大的背景下,业内也在关注这一技术的红利期还能维持多久。

“按照晶科的技术路线,2~3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在生产端达到它的理论极限,这两三年里,特别是现在这样的成本承压下,超车的机会更少。”李仙德认为。“2~3年以后,就直接去钙钛矿。”

据介绍,随着TOPCon量产工艺和制造经验的不断进步,晶科能源最新组件量产效率超过24%,功率650W。

既要颠覆式创新也要连续式创新

面对“新质生产力”这一热词,李仙德觉得无需去争论“这是新概念还是新语境”。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还是创新”。李仙德将创新分解为两种:一种是追随式创新,那就要比之前的原型更好或更便宜;一种是颠覆式创新,颠覆式创新需要颠覆式投入。

李仙德治下的晶科能源“两者都有也两者都要”。特别是,连续的颠覆式创新更需要连续的颠覆式投入。

谈及对于TOPCon技术路线选择,李仙德表示,在这一轮的技术研发中,晶科能源基于自身的制造能力以及基础导向型生态链主的影响力,快速形成N型TOPCon产业链和多元化客户群。

“目前,晶科能源TOPCon组件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3.8%,并且已经出货,且未来量产效率还将持续提升。”李仙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效率提升直接导致单瓦成本下降,再加上0BB这些工艺设计的优化。

0BB技术在TOPCon上的导入进展,目前备受外界关注。晶科能源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也曾向投资者透露,“今年公司已完成了激光辅助烧结技术的全部导入,0BB技术完成了前期测试,可较显著提高功率和降低成本,将按照公司规划逐步导入。”该公司还称,“今年年底通过0BB技术和特殊网板技术的组合使用,有望降低银浆用料至80mg/片左右。银包铜和电镀铜技术已同步在验证,预计未来两年有机会应用到生产中。”

那么,晶科能源的TOPCon技术是否还会有下一阶段?

李仙德回答记者称,TOPCon之后直接去实现钙钛矿叠层。“晶科的钙钛矿叠层,在去年三、四季度已经可做到33%的效率了。所以这是清晰的路线,是不停站的直达车。”

由于其钙钛矿技术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因此其目前尚未谈及该流程的具体特征。但晶科能源已经在不同技术论坛的场合透露钙钛矿是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而不是TOPCon的改进或迭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晶科能源曾官宣将部分N型TOPCon相关专利的使用权授予一家光伏龙头企业。

“确切说不仅仅是一家。”李仙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晶科能源之所以开放部分TOPCon专利,其考量是通过开放技术,让行业重视专利,也提醒一些企业增强专利意识。“可以使用,让大家共享技术红利,减少重复研发,但必须合理合法使用,是我们的初衷。”

实际上,凭借强大的研发技术,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链主角色。但其在海外市场面临着不少风险和压力。例如目前欧美国家鼓吹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能过剩论”。

“在一个公平自由市场机制下,优质产能和先进的技术永远不过剩。”李仙德认为,“产能过剩论”已经脱离了产业本身的讨论,它是欧美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理由。

但李仙德认为这些都是中国光伏产业出海过程中的插曲。“碳足迹要求才是光伏企业未来在出海过程中真正要集体面对的问题。”

《能说会道》栏目,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的能源领域访谈栏目。该栏目将围绕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创新举措等方面,对话企业高管、机构投资人、专家学者,共话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栏目内容将在21财经APP、21能闻(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能源类矩阵号)等内部平台以及头条号等外部平台发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李仙德 晶科能源 能说会道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